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1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小孩子还是淘气一点好,现在已经有许多家长注意到了这一点,不光是孩子的父母,当年用“听话”标准塑造孩子父母的父母也都这么说,其实是有道理的。淘气就是有活力,淘气就会有好奇心,有创造力。而听话的孩子不见得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并不一定有本事,不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从小就不安分,以致玩炸药炸掉了两个手指头……太听话就会什么都怕,什么都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长大了也不一定能改掉这种脾气。活得苦活得累,倒不如野一点无拘无束、潇潇洒洒。
不止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成年之后会发现,周围的一切竟是如此的平庸、无聊,师长们曾经许诺的荣誉和辉煌成为越来越模糊的影子。而许多同龄人中那些不听话的“野孩子”却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日益发达,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和鲜花——他们倒成了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实在是有点让师长们尴尬,让孩子们迷惘。
在传统中,我们一直以“好孩子”的准则规范着每一代的未成年人。“好孩子”意味着温良恭俭让,意味着服从柔顺、一丝不苟,意味着所有止于至善的美德。然而,生命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让我们试着换一种方式思考:在我们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的同时,是否淹没、窒息了他们的激情?当我们要求孩子一丝不苟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这也可能导致孩子的呆板?绝对的服从和柔顺是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的。
的确,“野孩子”们目无师长,惹人生厌,但是他们在上树下河,捉狭捣蛋的同时也就保留了一份人性本真。有时,一次胆大包天的失范行为或许就是一次英雄主义的冒险。在人生的生存竞争中,“野孩子”比“好孩子”有更强的精神,更旺盛的斗志,因为他们一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好孩子”不一定就是栋梁之材,“野孩子”也不一定就是一事无成。毕竟,事业的成功不再仅仅决定于某位老师赞许的目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对从父辈们那里继承过来一些金科玉律进行甄别、审视、调整的过程,有探索也有思考,有痛苦也有感悟。
因此,孩子还是要从两点一线中解脱出来,让孩子“野一点”。让他们在活泼愉快,静中有动,稳中加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吧!
管教时紧时松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习的大敌。可是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特别是在抓孩子的学习时,时紧时松、阵风阵雨,造成孩子学习情绪不稳,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一些家长经常抱怨:“我们的孩子学习不稳定,狠抓他一阵,成天督促他的学习,就好一阵,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不抓他,学习成绩就降下来了。”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通过查找心理学书籍和深入学生中去调查发现,原来,学生也很抱怨父母这种时紧时松的教育方法。
一个学生拿出了一份练习题诉苦道:“您看,我妈妈平时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可是不知她什么时候心血来潮,也不知她从哪里抄来这么难的习题,硬逼着我把它都做对。”问及这位学生对这份练习题怎么办,她诚实地说,只好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做。学生们还大胆地分析和解释为什么有的同学的学习忽上忽下、忽高忽低。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