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偷换了战略目标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马谡兵败街亭的片断里,人们看到的马谡,和《三国演义》之中别的地方出现的马谡几乎很难令人相信是同一个人。马谡在街亭战斗中,犯下的错误非常的愚蠢和可笑,几乎不像是一个能给诸葛亮做参谋的人会犯的错误。
很多人认为,马谡之所以失败,核心原因就是他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当道扎营”的命令,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去做,也就是没有很好的执行“命令”。但是,难道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去做,就一定会胜利吗?或者说,诸葛亮就没有安排失误、需要发挥将领主动性的时候吗?
《三国演义》故事里,可能的确没有。这里的诸葛亮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神”,神机妙算,神乎其神。但是,从军事策略上而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古已有之,说的就是在外执行任务的将领,不一定非要听从君王的安排。马谡是否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去做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谡是否理解了自己的使命是“守住街亭”,而非“大败魏军”。不论马谡使用什么样的战术,即使和诸葛亮的战术完全相反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完成“守住街亭”的任务。可惜的是,马谡恰恰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了错误,他背离了自己的使命。从内心来说,他对自己来街亭的使命和目标,并没有高度认同。马谡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做法是否是在为“根本目标”服务。显然,马谡不是。马谡想的是建立自己不朽功业,而非为蜀军占据有利地势。
这样的故事,至今仍在上演。
2003年1月,中国最大的充电池生产商“比亚迪”被《The Asset》杂志评为香港股市2002年度“最佳中型企业上市项目”。然而,几天后由于该公司宣布以2.54亿港元收购生产“福莱尔”微型轿车的“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权,导致股价暴跌,两天内公司市值蒸发近27亿港元。
此前的比亚迪一直宣称要做全球最大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并逐渐多元化发展至可利用其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的现有优势的其他高增长领域。收购“秦川汽车”令投资者完全摸不着头脑,于是大量抛售股票。
公司总裁认为:“要找一个玩家少一点的、门槛高一点的、竞争程度相对低一点的行业进入。想来想去,只有汽车,现在是进入的最佳时机。而‘秦川’造的是老百姓买得起的微型汽车,一旦人们的购车欲望被释放出来,该市场就会像手机市场一样庞大,而目前国内的微型汽车市场还没有一个绝对领导者。”
但是,比亚迪公司在充电池行业的以手工操作降低成本的方式在“秦川”项目中不具有可复制性,此项收购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而且,电池商和汽车商,其成本、客户资源等都没有重叠性,这意味着“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没有任何优势。
比亚迪在香港股市上的遭遇,主要原因就是公司领导层的行为与公司的核心战略不符合,在收购上的逻辑和公司长远的战略不吻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公司领导层对自己“全球最大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这个核心目标,缺乏认同。换句话说,该企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信心不足,而且对如何发展一个企业,而不仅仅是一个挣钱的工具,缺乏系统性的思维。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看到了目前汽车行业高增长的速度和可能实现的利润,却没有看到,自己公司是否具备管理一个汽车企业的能力,也没有想好,在强手林立的未来,如何将电池业务与汽车业务相结合,就仓促而动。也许还希望自己的企业收购了汽车企业后,在股市上的表现会更加优秀。比亚迪的高层管理者和指望在街亭立下大功的马谡,真是隔着千年的岁月遥相呼应。
比亚迪的高层管理者,在不知不觉之间,把“建立一个世界最大的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从而获得高额稳定利润”这个核心目标,偷换了内容,变成了“快速进入高利润率行业,从而使公司获得高额稳定利润”。股民和投资者都不理解,股票被抛售是很自然的。就像马谡的军队也不理解,明明可以当道扎营,很轻松地镇守街亭,为什么非要到山上去扎营,“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样,马谡被士兵抛弃,比亚迪被股市抛弃,都是因为他们无意中更换了自己的核心目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