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感觉比语言快十倍(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肢体语言是信息发送者要把发送的信息,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输送到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再通过信息接收者的视觉神经作用于大脑,从而引起积极反应,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一种表达方式。
肢体语言,是领导活动的信息载体,是语言的重要部分。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罗曼·罗兰曾说过:“很多世纪以来,以面部表情这种语言培养出来的成功,比从嘴里讲出来的更复杂的语言要多千百倍。”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发现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 = 7%的书面语 + 38%的音调 + 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语言信息表达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晕轮效应
肢体语言有助于形成第一印象。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晕轮效应”。这一理论认为,人们给予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他人对其作出判断的心理依据。心理学家雪莱·蔡根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在莫萨立特大学挑选了68个自愿实验者。这些应试者,在口才、外貌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上,无甚区别,但在风度仪表方面则差距明显。根据事先的安排,这68名应试者分别征求4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意见,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结果,风度翩翩者稳操胜券,仪态平平者则屈居人后。
常用的肢体语言有以下几种:
手势——传达信心的拳头
手势是指通过手和手指活动传递信息,它是态势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手势变化形态多,表达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结束电视演讲时,举起握拳的右手,然后伸出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以象征英文“胜利”(victory)一词的开头字母,结果引起全国欢呼。因为这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英国人民战胜法西斯的必胜决心和信心。
目光——会说话的眼睛
目光是通过眼睛来反映心理,表达情感。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线活动概括了70%的肢体语言表达领域。芬兰的心理学家还作过这样的实验:把表现演员不同情绪的目光照片,裁成只保留眼神部分的细条,然后让人分辨他们所表现的情感,结果正确率很高。这说明:人们都能解读目光语言。
如在上司与下属谈心时,应把亲切、自然的目光缓和地洒向下属,而不应该一遍又一遍闪电般地扫视对方,或者恶狠狠地盯住对方。
姿势语言——举手投足也是说话
姿势语言包括坐姿、站姿和卧姿语言。最为重要的是坐姿语言。男性伸开腿而坐,意为“自信”、“豁达”;女性并腿而坐,意为“庄重”、“矜持”。
面部表情
面部语言是指通过面部肌肉姿态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面部可以把高兴、悲哀、痛苦、畏惧、愤怒、失望、忧虑、烦恼、报复、疑惑等迅速、敏捷、充分地反映出来。面部表情是人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服饰语言
穿着打扮具有信息传播功能,它能显示人的职业、爱好、社会地位、性情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及风俗等。穿着打扮就等于是一幅活广告。穿着打扮能表现出“服饰语言”。服饰语言必须符合目前国际上公认的TPO衣着原则。“T”(Time)指时间;“P”(Place)代表地方、场所、位置、职位;“O”(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
1987年,美苏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签暑中程导弹条约时,两位第一夫人南希和赖莎的服装便是一次无声的“自我介绍”。两人不约而同地穿上了灰色的套装。赖莎为改变苏联妇女的“货车司机”形象,再外加了一件红色恤衫以突出上下身比例,令人耳目一新。而南希的套装双肩垫得太浮,收腰过于夸张,在这种庄重的外交场合似乎不太协调,新闻媒体普遍认为赖莎胜于南希。
你的身体会说话,因此,要想让你的身体帮助你说好话,你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除了要注意上述的“硬件”外,还要重视自身的“软件”建设,这个“软件”便是素养。一个没有毅力、没有自信、没有恒心、不会尊重他人、没有进取精神的人很难树立起其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