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天才学校的方法(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符号模拟
符号模拟使用的是一些符号(文字、字母、短语、数字、图片等——不是物体。)
改进:我用它统称处理符号问题的一些方法。比如,我所教授的“非科学分割法”。这个方法是基于客体与其名称之间并不对等的原理。名称是随意的——它们的声音形式与所指称的客体之间通常并没有什么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客体——桌子——在德语中称"derTisch"、在俄语中称"stol"、在英语中称"table"。这种随意性给了动脑的人想象的自由。他们可以研究这些符号,而不是客体本身,然后再回到客体上。
我们天才学校的一位家长很兴奋地告诉我,她的小孩问她,“为什么政府中有这么多的minister(部长,词形由“最小的”+ster构成)而没有一个maxister(“最大的”+ster)呢?”从这个孩子的疑问中,可以看到非科学切割的影子,因为孩子把部长一词“非科学地”分割为“最小的”和“ster"两部分,然后像对比迷你裙和连衣裙一样,提出了“最小的”与“最大”的这个疑问。在报纸的卡通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丹尼斯问,“小孩子(kid)有肾(kid+ney),那么臭虫(bug)有bugney(bug+ney)吗?”
这种强劲的方法发挥到极限,就产生了语言启发法——借助语言在物质世界中发现新事物。
幻想模拟法
幻想模拟法通过魔法道具和魔法过程转移思考方式。比如,大多数人知道下面这些著名的魔法道具:阿拉丁的神灯、隐形帽子(一戴上人就看不见了)、飞毯(不用引擎或翅膀就会飞)等。所以,如果你需要改进一个物体或程序,设想它有魔法相助,会产生什么效果。
比如,魔法鞋带?我的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健康”鞋带的设想,当我们很吃惊地问他鞋带怎么会是健康的,他解释说:“当超重的胖子系上这个鞋带时,它就会自动解开,这个胖子就得不停地弯腰系鞋带,这样就锻炼了身体。”那么魔法袜子能做什么呢?另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用隐含的药治脚病。魔法方向盘呢?在司机犯困时突然颠簸一下。这些看似“魔法”的行为,应用于技术革新,真能产生新的发明。
改进:可能你还记得在训练BAMMA法时提到的理想的最终结果(IFR)。实际上,BAMMA中的理想的最终结果描述的就是一个魔法过程:功能的实现不能借助任何设备或仪器(或者降到最低点,如幻想模拟法)。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存在的,我指导学生们看到这一点。
我还经常把一些超凡的魔法特征加入到所需改进的客体上去。作为这个方法的改进版,难度更大:我要求学生们设计一台能魔法般的把观众送往事发现场的电视,也应是说,把运输的功能赋予一个没有轮子的物体。除了“一般的”魔法功能外,客体之间功能互换的效果更显得新颖:桌布——会吃饭;靴子——能弹跳七英里;地毯——会飞。
一览表
一览表是指列出的所有问题,创造学上最有名的一览表要属亚里克斯•F.奥斯本和亨利•庞加莱(法国数学家)设计的表。如果你需要改进一个客体或者发明新客体,一览表上的问题就会要求你把该客体分为各个部分:磁化;温度降至冰点。一览表绝对能给出一些启发。
假设你的任务是发明新的表述方法。一览表就会问:“能把你的表述分为各个部分吗?”也许可以,然后呢?不行,啊哈?下一个问题:“能磁化吗?”你会想,“嗯?也许挂黑板上一些磁化的张贴画效果不错——粘在黑板或墙上的东西……像轻飘飘的裙子贴在腿上……哇!何不让纸带上电,自己粘到任一表面上呢?啊哈!!!”
改进:我理解一览表法其实是随意选词法的一种。只不过,这些句子都是事先给出的,能体现一种最广泛的思路。所以,如果我们已经从单词表进展到了问句表,何不再进一步,引进文本表呢?文本表在一篇文本中留出空白,让使用者根据所考虑的客体的情况填空。
书名法
这个方法是威廉•J.J.戈登提出的,要求参加者用两个不协调的词构成一个书名,然后对所思考的客体进行描述。比如,要求你对一个平常的物体,如:钢笔、铅笔、长筒袜等,给出一个奇怪的(又是吸引人的)书名,这些书名可能是这样的:简短的长(钢笔)、不洁的净(铅笔)、影响大的弱点(长筒袜)等。乔治•普林斯是共同研讨协会的前会长,也是戈登方法的倡导人,提供了下面一些例子:集中的欲望(目标)、平衡的困惑(混合)、目的不纯的入侵者(酸)、相连的中断(机关枪的扫射)等。
改进:我上面提到,书名法和符号模拟法的所有分支组成了一个借助符号(名称、标记等)而不是客体本身改变客体的一股洪流。各种变化形式数不胜数:三字书名、五字书名等。
符号学模型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一门科学,是由查尔斯•皮尔斯和查尔斯•莫利斯创设的。符号学模型是我用来统称各种符号/领域的改变。符号学模型可以使你从文本跳到可视道具,或从文本的一种风格跳到另一种风格。比如,学生们根据文本制作图画,就是一种符号学模型,因为他们把文本的实质模型化为另一种符号。如果学生们把一篇科普文本改造成了诗歌体,或把语法规则编成了歌——他们无疑把一个领域的符号改变成了另一个领域的符号,或者把映像进行了重塑。所以,由科普改编的神话故事、图画,或者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各种形式的符号学模型,反之亦然。
从战略意义上讲,符号学模型非常有用:它同时调动了左脑和右脑。在策略应用上,它迫使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客体,使他们的观点迅速产生变化。
这个方法著名的事例有:快速素描、课程图式及任一空间学习法。甚至制作表格以组织数据的方法也属于符号模型法。顺便提一下,形态法也属于这一领域。
动态法
动态法是指在众多参数中改动一个可测量的参数,看实质有无变化的想象过程。比如,任何物体都有众多可测量的参数,如:长度、宽度、高度、重量、颜色、温度等。动态法作为一种方法,要求在其他参数值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动其中一个参数。
以梳子为例,它有一定的物理特征,比如:长度。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梳齿——比如说20个。现在,假如只改动齿数而保持材料、重量等不变。如果齿数减至15个,它就变成了浓密的头发用的梳子。如果减至5个,你得到的就是一个耙子了。减至3个,你手里拿的就是一把三叉戟了。减至2个,就成干草叉了。减至一个,就是一个背上抓痒用的麻姑爪或是一支大牙签了。反过来,齿数从20个增至25个(梳齿的厚度不变),可以用于稀少的头发。增至30到40个,可能没法梳头了——成了画家手中的波浪形的划线板了。
这样,就可以看到数量参数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质。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飞跃很明显,物体之间的变化是一种奇怪的链接。
动态法对于检验问题的极限、训练两分法极为有用。这个方法可以产生许多改进原物体的想法。
改进:我们在课堂上主要用这个方法寻找事物的实质——你还记得天才具备看到事物实质的能力吧。当我们需要找出实质时,我们就用动态法。对其中两项或更多参数作出变动,或者改变其他规则,也是可行的。
拟人法
拟人法是指赋予无生命物体以某些生命特征,因而彻底改变物体形象的方法。比如,人或动物可以呼吸、进食、走动、排泻废物、繁殖后代等。所以,有一个物体,如:报纸,需要改进的话,不妨问:“报纸怎么呼吸?怎么进食?吃什么?怎么繁殖?”将报纸这样一个极为熟悉的事物作一下变动,就可以产生新的颇具创意的形象和形状。
拟人法是改变物体的外观,突显其内在潜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改进:我将拟人法解释为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诸法中一种科学的拟人化的手法。而且,我还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明白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异同和各自的优劣。这样,学生就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方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