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的市场经济专利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太古洋行也是过百年的老店,在香港经济起飞的阶段,太古懂得如何把握时机。第二次大战前,太古主要经营客货海运业务,老一辈的人都很熟悉蓝烟囱、黑烟囱。前者是太古往外国的客货船;后者则是沿中国海岸商埠的客货船。六十年代这些业务日渐式微,远洋散装货运船渐被货柜船所取代,旅客亦舍轮船而选择飞机。现时的太古上市公司,前身只是太古船坞,专做修船、造船的公司。这个行业亦因无法与日本、新加坡竞争而趋式微。七十年代当香港地产起飞时,太古洋行部署将船坞土地重新发展,项目是鲗鱼涌的船坞土地,而船坞则迁往青衣,该幅土地则发展成今天的太古城。赚取利润后,重新投资在收租物业及空运事业(即是国泰航空)。由于得到资金的支持,国泰在八十年代,能够扩充旗下的空运事业,买入很多新型的波音747长程飞机,积极扩充飞行网络,变身成为一家跨国性的航空公司。
物业投资方面,金钟的太古广场,鲗鱼涌的太古商厦,又一村的又一城,这些都是太古利用地产兴旺时出售发展物业,套取回来的资金再投资而成的。由于地点优越,设计一流,所以能够保持经济专利,在市场中保持一定地位。
1997年前,国泰航空绝对拥有经济专利,国泰代表香港的升降权,任何航空公司飞来香港竞争,都要有互惠的着陆权协议。但1997年后,政治环境变化,没有了英国米字旗的庇护,国泰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中国、美国及特区政府都在协议天空开放的问题,换句话,着陆权的专利逐渐消失。第五航权已经开放了,相信将来着陆权亦会全面开放,新竞争还包括新成立的廉价航空公司。新加坡方面积极鼓吹成为廉价航空公司的基地,所以今天的太古洋行,经济专利除了收租物业外,航空事业已经岌岌可危,投资者需加留意。天空的开放对国泰来说,可能重复电讯盈科的恶梦。
图8:和黄自1977—2004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