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于辣白菜(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申五性从来不认为自己属于聪明的那一类人,小学的时候经常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在黑板前罚站,到了大学成绩也是一般。不过,他对同学们不同的学习方法却很感兴趣,这让他很早就了解到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事态度和方法。当初在招聘会上,看到所有单位有无一例外要求应聘者要具有学士、硕士或者博士学历就很不理解,是不是学历不同就能代表能力不同?电视上不是说过大书法家启功没有学历、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没有学历么,但是谁能否认那么多没有学历的人是同行中顶尖的佼佼者呢?
申五性十分清楚自己,他知道自己虽然有点儿知识的人,但绝对还谈不上能达到有文化的程度,所以十分注意文化方面的修养。他说:“我的父母没读过大学,但是对于家庭教育却非常严格。做人诚实、做事踏实,要礼貌孝顺,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也要对得起良心。”
没卖辣白菜之前,申五性就和很多商贩打过交道。他不喜欢那些用挂冰的方法给海鲜增重的水产小贩,也不去和把旧芹菜外面包上新芹菜的商贩打交道。他觉得,做生意完全是凭着良心和热情去做,没了好人品就没有好商品,没了好商品谁还会和你做生意呢。一时多赚的钱根本抵补不上一个人损失的信誉。
他坚持用好的原材料,如果这几天碰巧没有让他满意的原材料那么就干脆不做。刚开始有的顾客还觉得,怎么鞠躬的辣菜今天有明天没有的,一些商贩朋友也告诫他:做生意千万不能“断顿”。申五性不管这些依然我行我素,如果顾客要买今天没有的咸菜,他就直接告诉人家这几天的什么什么材料不让人满意,所以我没做。开始的时候人们不以为然,后来才发现真的像申五性说的那样。还有,一些商贩经常缺斤短两,但申五性却坚持每次都给顾客多一些。他说:“我不是靠给大家多点招揽顾客,所以我不告诉她们我给得比实际要多。我只是希望不会有人因为自己家的称不准而误会鞠躬的辣菜少分量。尽管每天少赚几十块钱,可是我的信誉不会被误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认为申五性很傻?说实话,他真的和大多数商贩不一样,这不是做生意的方法不同,而是他始终能坚持一种美好的理想。
顾客也不是傻瓜。慢慢的,他的人和他的菜一样优秀的品质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只要让小孩去市场买鞠躬的辣白菜家长就非常放心,陌生人有拿不动的东西放到鞠躬的摊位也绝对没问题。有人知道了申五性是个大学生,言语中也流露出做小生意似乎是件让他丢脸面的事情。可申五性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学习环境和知识积累,才让他能更好地满足顾客而不仅仅是采用市场里大多数商户都通行的那些做法。
他从不用打折或者最后少收人家一两角钱的方法去讨好顾客,价钱多少就是多少。他相信没有好的货品就不可能有好的客户关系,也让顾客明白:哪怕是小小的咸菜,好的质量也是靠好的投入才能维持的。
市场里很多商户经常把前几天剩下的和新鲜的货混在一起,这样做能少受损失。可是申五性绝不把新旧货品混到一起卖给顾客。时间久了,大家对申五性就有了这样的认识:他的东西,你只管放心。申五性确实因此少卖了一点货,看上去对自己是个损失,但是小的损失换来的是顾客口口相传的放心。申五性知道,生活好了的人们需要的表面是咸菜,实际需要的是良好的味道和卫生,所以市场上才会出现宁可多花几块钱也要找鞠躬家的咸菜,再没有人愿意冒险买那些不知底细的咸菜了。如此,其他商家自然也就没法和他竞争,只能眼看着玉来越多的顾客在那个“鞠躬家的”牌子周围来来往往。
申五性还有一个聪明的地方,就是从来不满足现有的咸菜品种,他的聪明体现在他总会想出办法满足顾客要求,让顾客总会有新鲜感,而且这些做法总在顾客提出要求之前。就拿辣白菜来说,他会搞出至少5、6种口味。看到这儿你肯定会纳闷儿:什么?辣白菜还有什么别的区别?有,申五性就有这个本事。前面我们说过,有老人牙齿不好不能吃酸,申五性第二天就做出一些去掉发酵程序的辣白菜给老人送过去免费品尝,根据老人的反馈调整了两次,现在专门有个虽然酸但不会倒牙的品种;还有些姑娘总担心脸上长豆豆不敢吃辣椒,申五性也会为她们考虑;至于在事先包装好2元钱、5元钱的包装和事先切装好拿回去就能吃等方便顾客方面,申五性从来不吝惜体力。有的商户半带讥讽半羡慕地说申五性天生能干,可申五性却憨厚地笑着说:“就当锻炼身体了啊。”我私下也问过他,这样时间一长是不是会觉得累?他很认真地回答说:“原来心里想着赚钱的时候,这样做确实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能用思考和劳动让顾客满意,想赚钱的念头就淡了,也就不累了。在他看来,做生意让大家高兴反倒是种乐趣。好像是:你看,我总能让你们满意得挑不出毛病。”
就这样,申五性的辣白菜卖得越来越好,附近的小区也经常有人特地来找他。
有一次,几个顾客听人说这里有个“鞠躬家的”朝鲜咸菜很好,就特地下了班坐车来的来找。碰巧申五性当天的咸菜刚卖完,对方很失望。申五性旁边的人解释说:“他家的辣菜总是卖得很快,下班的时候就卖光了很正常。”可是申五性却觉得很对不起人家这么远跑来,他说:
“你要是想吃明天来吧,我给你留着。”
“没关系我们转转别的,明天再来。”那几个顾客应付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