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谁行,谁就唱主角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谁行,谁就唱主角  人才,是企业的发动机。  ——比尔·盖茨     早在1982年,微软公司的头号人物比尔·盖茨就上了美国《金钱》杂志的封面。使他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广为人知的人物。  同时也使比尔·盖茨本人世界化了。  从那时起,比尔·盖茨就成为了高科技精英的象征。正如该杂志评语所说:“你可以喜欢他,也可以憎恨他,但你不可以忽视他。”  这一事实也象征着,比尔·盖茨时代正式宣告诞生!  也许有人会问:是谁导致了比尔·盖茨时代的到来?  在一次接受记者的提问中,比尔·盖茨做出了回答:是微软公司的智囊深度,是微软的人才优势撑起了一个时代。  比尔·盖茨非常清楚员工在公司中的主导地位,他提出了“微软的存在必须依靠员工想像力”的口号。他对人才和人才对他具有双向吸引力,使大批的优秀人才集结在微软旗下。  这是比尔·盖茨的精明之处。  就在这一年,比尔·盖茨又得到了一员大将——查尔斯·西蒙伊。  查尔斯·西蒙伊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与比尔·盖茨一样,堪称电脑神童。西蒙伊和盖茨除了彼此出身不同外,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1948年,西蒙伊出生于匈牙利。他的父亲是一位电气工程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着力培养他,并期望他成为电脑工程师。  西蒙伊少年时代便显示出电脑天才,他设计过许多软件。他将自己设计的第一件高水平软件卖给了国家。然而匈牙利落后的电脑技术和封闭的信息,使西蒙伊感到郁郁不乐,他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  1964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了一次国际贸易洽谈会。西蒙伊将自己编制的一个示范程序送给了丹麦的某电脑公司贸易代表团,这个程序引起了丹麦一些公司对他的兴趣。通过联系,西蒙伊在丹麦谋到一份工作。这一年,他才16岁。  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后,西蒙伊又离开了丹麦。不久,到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读书。1972年,他被美国施乐公司电脑研究中心录用,该公司离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不远,西蒙伊一边工作,一边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西蒙伊所在的电脑研究中心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研究出了一种新工具——鼠标。西蒙伊对鼠标非常熟悉,他研制的供施乐公司的阿尔托电脑使用的字处理程序,就是第一个使用鼠标的软件。  后来,西蒙伊所在的施乐公司因销售方面出现了问题,而导致人心涣散,大量颇具才华的年轻人一个个流向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  1980年,西蒙伊在一个电脑大会上同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见了面。谈话只进行了5分钟,西蒙伊就决定到微软公司工作。因为他发现比尔·盖茨所持的观点卓尔不凡。他预感到在微软公司将大有作为。  当比尔·盖茨知道西蒙伊愿意到微软公司来效力时,显得十分高兴。  在西蒙伊正式来微软公司上班的时候,他亲自迎接,并同西蒙伊仔细参观了整个微软公司,把公司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向西蒙伊作了介绍。  此时,比尔·盖茨已意识到应用软件的巨大市场前景,并产生了一个愿望:要使应用软件对微软公司的贡献超过操作系统。西蒙伊的观点与比尔·盖茨不谋而合。比尔·盖茨将这一使命交给了他,任命他为应用软件开发部主任。此后,西蒙伊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微软公司的核心成员之一。  1981年12月13日,微软公司一年一度的总结动员会在雷蒙德假日酒店的海景大厅召开。  微软公司的1OO多名雇员聚集在这里,济济一堂。他们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充满了活力。  在这次年会上,西蒙伊唱了主角。他在大会上陈述了开发应用软件对公司发展具有的战略意义,一一列举其他公司在软件开发上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强调指出,必须将公司的奋斗目标集中在尽可能多地开发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上,以便为更多的电脑使用。  西蒙伊挂出一张图表,图表上绘出了实行这一计划的远景。他预测,大约在15年后,华盛顿州的每个人都将成为微软公司的用户。  这并不是异想天开,从微软公司创建以来,每年的收入至少翻一番。到1981年,公司收入已增至1 600万美元。  在这次年会上,西蒙伊的信心、凝聚力、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给所有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尔·盖茨称他为“微软的创收火山”,这次演讲也就被称为“微软的创收演讲”。  西蒙伊如此自信,确有其现实的理由,因为以他为首的开发小组已完成了一种叫做“多计划”软件的设计,并投入试生产。  微软公司的多计划软件未能打动IBM公司,却引起了苹果公司的兴趣。苹果公司从微软与IBM的合作中,看到了这家年轻公司蕴藏的不可估量的潜力。因此,它很希望与微软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1981年8月,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亲率一批干将,访问微软公司。此时,苹果公司正在研制麦金托什电脑,因此,希望与微软公司联手合作。  西蒙伊给乔布斯等人演示了“多计划”,并谈了对多工具接口的全面看法。  当天晚上,比尔·盖茨主持了最高级会议。对此,史蒂夫·乔布斯十分重视,特意召来兰迪·韦金顿参加会议——此人是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软件负责人,现已成为麦金托什小组的成员。会上,史蒂夫·乔布斯谈了自己的宏伟目标,他计划建立一个供芯片用的硅工厂,用生产线生产“信息仪器”。新电脑将非常容易使用,并成为像烤箱一样的必需品。按他所讲,麦金托什电脑将比市场上任何同类物品都有价值,极易操作,并包括能满足任何人需求的基本软件,其性能将大大优于现在的IBMPC机和苹果Ⅱ机。虽然麦金托什暂时还不太完善,但它必将引导未来潮流。  这位年轻的奇才极富感染力,连微软公司的天才们也被他深深打动。  比尔·盖茨和西蒙伊都真诚地相信乔布斯的伟大构想,并准备让微软公司利用麦金托什赚钱。  两个月后,乔布斯邀请微软公司的应用程序小组参加了一个展示会。比尔·盖茨在这里看到一台电脑,它不仅能编辑文字信息,还能做图像游戏。苹果公司的托迪·赫兹菲尔德在上面随心所欲地绘画,把微软应用小组的人看得眼花缭乱。  比尔·盖茨不熟悉麦金托什电脑,就问赫兹菲尔德:“硬件是怎样显示鼠标光标的?”赫兹菲尔德得意地说:“不是硬件的问题,光标是软件魔术搞的。”  赫兹菲尔德正准备炫耀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史蒂夫·乔布斯不悦地让他闭嘴,以免泄露公司的秘密。  1982年1月,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初步拟定了合作计划,比尔·盖茨与西蒙伊等人一起去硅谷与苹果公司洽谈。  他们回来的时候,带回一个麦金托什电脑样品,它实际上还只是一组电路板。  比尔·盖茨对麦金托什电脑发生了兴趣,他委任哈伯斯为微软公司麦金托什电脑的开发经理。哈伯斯重新给麦金托什电脑起了个微软公司的代码名称:“沙漏”。  1982年1月22日,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正式签订了合同。  合同规定,苹果公司同意提供微软公司3台麦金托什电脑样机,微软公司将用这三个样机创作3个应用程序软件,即电子表格程序、贸易图形显示程序和数据库。  乔布斯可以选择把应用程序与机器包含在一起,付给微软公司每个程序费5万美元。限定每年每个程序100万美元,或分开卖,付给微软公司每份10万美元,或提取零售价格的10%。苹果公司允诺签合同时预付5万美元,接受产品后再付5万美元。  史蒂夫·乔布斯担心比尔·盖茨从他的麦金托什电脑上学到经验,然后生产竞争性软件,就要求在协议中加入一连串对微软公司的限制条款。比尔·盖茨跟上回与IBM签约时一样,又毫不犹豫地在这份合同上签了字。  微软公司与两大电脑公司IBM和苹果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发展前景是可想而知的。一般来说,和大公司合作的好处不仅能赚钱,也能大大提升自身市场形象,而良好的市场形象又能吸引大批人才和大批客户,这可谓之良性循环。一旦进入这种良性循环状态,即使老板不怎么费心赚钱,钱也会自动找上门来。  点滴智慧俗话说: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微软公司能在今天成为世界软件领域里的霸主,是与比尔·盖茨重视人才挖掘人才分不开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