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虚实(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凡是先到会战地点等待敌人者,安逸又安全;比敌人晚到会战地点者,疲劳又危险。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掌控对手,而不被对手掌控。
为什么先到会战点占优势,后到者居劣势呢?最重要的原因是:
先到为主,后到为客;主易客难也。
彼来攻我,则我为主,彼为客;主易客难。
不管是本来就在这里,或先到这里,先至者基本上都具有下列优势:
(1)有比对手更多的时间预作准备。
(2)抢占地利优势,利用地利之便待敌。
(3)免除长途行军之苦,不致削减战力。
(4)没有后动补给的顾虑,因为物资就在家里。
后来的人呢?刚好相反。就因为守易攻难,所以孙子才会说: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十倍以上兵力才可围城。
五倍以上兵力才可展开攻击。
攻击者要有五倍以上兵力,才能在基本条件上与防守者平衡;所以,先抵达战场的人,只要有对手二成的兵力,就可使双方兵力对等;如果二者的兵力本来就相等,则先到者的基本条件不就优于对手五倍了吗?
理论上是对的,但这并非决胜关键点;真正的胜利在于:
是否能充分利用先到的优势而胜敌。
先到战地把以劳趋逸转换成以逸待劳
战国时代的马陵之战,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韩。
从地理位置看,韩国在魏国的西边,齐国在魏国东上方;如果齐军直接开拔到韩国与魏军会战,等于横跨而绕远。长途行军,不但耗损战力,拉长补给线,而且缓不济急;说不定人还没到,韩国就玩完了呢!
更糟的一点是,我老远跑到韩国去决战,让我以劳趋佚,让你以逸待劳,还没打就吃一大堆亏;这种未交易先蚀本的买卖,当然不能干。
不能干又非干不可,当然得换个方式;于是孙膑决定,我不到韩国和你打,而是直接打你家;自个儿家遭兵灾,你总不会不管吧?
当然不能不管,庞涓知道齐军直攻魏都大梁后,形势使他不得不从韩国撤退,回师魏国与齐军决战。这一个漂亮的致敌决策,立刻有两个极佳的正面效果:
(1)韩国解危了,基本任务完成。
(2)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本来“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的劣势,大逆转成“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的优势。
后处战地而趋战,有什么坏处呢?
(1)庞涓为了急于救魏国,加上藐视齐军的战力,丢下大军,只带了部分骑兵,日夜兼程赶路,把部队弄得疲惫不堪,战力大减。
(2)无法预先布置战场,只能见机行事,失敌于机先。
(3)就算到了战场也是主客易位。虽然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但对手先到,已成实质上的主人,自己反而居于主易客难的劣势。
先处战地而待敌,有什么好处呢?
(1)以逸待劳,先据有基本优势。
(2)根据地形优势布置对我有利的战势。
(3)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我所订的游戏规则来玩游戏。规则我定,当然于我有利,对手未战之前已居劣势。
形势已很明显,最后的结果是庞涓兵败身亡,齐军大获全胜。
让对手用我的游戏规则来玩游戏对我有利,这点大家都晓得,问题是如何让他就范呢?很简单:
给他一个非过来和我玩不可的理由。
以孙膑在马陵之战的战术来说,他不到韩国和庞涓决战而直扑魏都大梁,除了不愿以劳对逸之外,最主要就是看准了大梁是魏国国都,是你庞涓的命脉。命脉完了,你的军队就会成孤军,哪怕你战力再强,也会玩不下去;所以,你别无选择,非救不可!
庞涓果然回师来救,这一回师,就堕入了孙膑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网罗,也就非败不可了!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所谓自至,有两个意思:
(1)自投罗网。
(2)不自觉地受我掌控。
所谓利,有两个意思:
(1)狭义的意思是有形的物质,如牲畜、财宝……。
(2)广义的意思是各种形势优势。
所谓不得至的意思是,不敢来,或不能来。
所谓害的意思是,实质坏处或形势劣势。
读孙子兵法,不能太拘泥于狭义的文字意义,而是要从各个角度去理解;这样才能放宽视野,触类旁通,才能把孙子兵法读活,因而受用无穷。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延续生命最大的动力。所以,所有的人际互动,利是最佳驱动剂,也是最佳调和剂。当你想让另外一个人随我之意而动时,许之或诱之以利,绝大多数都能成功。同理可推,战争最大的目的就是以战求利,若能在未战之前就让对手有利可图,对手就很自然地随利而动,因而在不自觉中进入我方罗网或受我方掌控。因为利益的诱惑太大了,一般人根本无法抗拒,利益越大,诱惑性越强。当一个人被诱惑得愈深时,就愈会失去戒心,于是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而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