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敬业到位彻底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关于敬业,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存在两层含义:一个是,老板给我发薪水我就对老板负责,也就是为了对雇主有个交代;另一个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这里糅合了使命感和道德感。总之,敬业要到位彻底,不管哪层含义,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有始有终!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员工在执行与其工作职位相适应的职能时,其心理与行为必须要符合相应的心理规范与行为模式,也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员工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正确认知自我角色,实现自己的员工角色,以满足企业的期望。可以说,员工角色实现就是员工通过自觉的实际践活动塑造自身审美人格与良好形象的过程。
如今社会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成为很多员工对自己工作角色的共识。员工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并走向成功,就要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负有相应的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一个人可以设法逃避承担责任,也可以游刃有余地躲过社会法则的惩罚,但他最终很难逃过道德法则和心灵法则对他的惩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职能的完成。正是职能,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在成功时保持冷静,在绝望时懂得永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为了自己,还为别人。
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职能,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能,无论他饰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不是有很多放弃了自己职能的例子吗?特别是在企业,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位上不做与职能相匹配的事,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给其他同事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皮尔·卡丹曾经对他的员工说:“如果你能真正地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我想,这句话更深一层地理解应该是:行使自己的工作职能,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你的工作。
敬业到位
什么才是真正的敬业?我认为敬业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到位。也就是说,无论你充当什么角色,只要能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就是到位。作为职员,无论你其他方面如何,工作业绩是首要的。只有把工作做好,个人才能有所发展。
敬业不到位自然就是缺位,这里就有一个对缺位现象进行描述的案例。
乔治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还残留没有被冶炼好的铁。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公司会有很大的损失。于是他找到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工程师说了他看到的问题。工程师很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上一流的,不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
乔治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反映了他看到的事实,总工程师认真地听过后,出于职业的敏感说道: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
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其实,这件事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一群员工做事不到位。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但奖励了乔治,而且还晋升乔治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总经理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敬业到位的工程甩,这么多工程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并且有人提出了问题,他们还不以为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敬业到位的人才。
敬业彻底
你从工作的经历中能够感受到:当你最初接触一项工作的时候,由于陌生而产生新奇,于是你千方百计地了解熟悉工作,干好工作,这是你主动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职业生涯中的反映。而你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质和程序,日常习惯代替了新奇感,就会产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绪,容易自我满足而不思进取。一个人一时的敬业很容易做到,要做到在工作中始终如一,能将敬业当作一种习惯却是难能可贵的。
《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两则故事,我想很多人已经读过。
有个老木匠已经60岁了,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木匠,再三挽留,木匠决心已下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只得答应了。
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水准,敬业精神已不复存在。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无数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就是因为他没有把敬业这种精神贯彻到底。
另一个故事是:在欧洲手工业时代,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里的工匠师傅已近70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每到了锣心的时候,老工匠就会使足力气打下最后的一锤。
原来,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论多么优质的铜材,不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后关头的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这才是一只锣制造成功的关键。
文章讲述的这二则故事的主要意旨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对工作保持敬业精神,直到他退休前的那一刻;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前面做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最后放松要求的败笔而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养成敬业习惯
一个员工应把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即使是补鞋工作,也有人把它当作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这样的补鞋匠你会觉得他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没有敬业习惯的补鞋匠则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好像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忱来关心自己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总想着能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
有一些职员,他们的技能水平很高,而且精神状态好,让老板也体验到真正的愉悦。但另外一些职员,对工作敷衍了事,从不认真要求自己,只求完成任务,不管工作质量,即便是犯了错误也无所谓。这在前者看来却会大为不安,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老板担忧或亏损,更是痛苦不堪,就像公司是自己的一样。
敬业促使我们养成每天多做一点事的好习惯,把额外分配的工作看作是一种机遇,当顾客、同事或者公司交给我们某个难题的时候,也许正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处在极其低微的位置上,敬业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机会。敬业使我们不仅仅想到我们必须为公司做什么,而更多的想到我们能够为公司做什么。
当我们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能够从其中领悟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能从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经过一段时间后,敬业就会变成你的习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