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一句话让你与众不同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如果让你用一名话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每个人物,你能做到吗?可能并不算太难。比如说起诸葛亮,一般中国人用“智慧的化身”来概括,鲁迅先生在评说《三国演义》时,则认为把诸葛亮写得“多智而近妖”。还有诸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一生惟谨慎”,等等。至于曹操,时人谓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非常生动传神。随便翻开哪本史书,几乎对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类似的简短评价。中国有“盖棺论定”的说法,更进一步演化出皇帝大臣死后的“谥”法,中间的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褒贬。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原因很简单,给一个人贴一个标签,便于我们理解和分析这个人。
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评价你自己。难不难?如果平时你就没想过这个问题,难度肯定是有的。换一个场景,如果今天你应聘,主考官说:请用30秒钟介绍你自己。你该如何表述呢?
一般的简历上,都会有自我评价,无外乎具有团队精神、主动积极、勤奋肯干、沟通能力强,等等。写到这儿,我想到有次听到的一个自我介绍:“我叫某某,我的特点就是沟通能力强。”完了。这样的介绍,怎么也听不出沟通能力强在哪里。像简历上这些常用语有没有用,当然有点用,不写这些,或许在简历筛选时就被刷掉了。不过这不是我所谓“一句话定义你自己”的意思。
一句话让你与众不同
“一句话定义你自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目的,就是让你在主流的芸芸众生中与众不同,而且让这种与众不同为主流所认可、接受甚至推崇。正如历史上聪明人多了,为什么诸葛亮能独享“智慧化身”美名呢?又正如历史上昏君暴君多了,但为什么商纣王能独得大名呢?因为他们都被主流社会贴上了“一句话定义”的标签。不管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反正“一句话定义”被千万人重复千万遍,洗也洗不掉了。一个想在职场和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就一定要会善用这种“一句话定义”的力量。
中央2台《绝对挑战》节目中,有一期是某经济电台招聘首席记者,第三号应聘者出场,嘴很贫,并骄傲地自称在原单位有个绰号:大忽悠。很难相信,这样的“一名话定义”出自一个工作多年的人。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可以在这样的场合,对着全国人民表露自己的弱点,或许他并不认为这是个弱点吧。他更与主持人套近乎,把另两位选手比为“学生”,这个出场亮像实在不漂亮。不管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多么需要有“贫嘴”和套近乎的本事,但这样一个严肃的场合中,放得太开、过分的幽默都不是得体的。所以主持人在他兴高采烈还在大讲之时,突然问了一句:您现在满意了吗?他怔了一下,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提醒。最终,他第一个被企业淘汰。“实力作证”环节表现较差也是原因,但他的出场,就给人不良印像。经济电台的领导们说不定在心中立即下了一个负面定义:一个江湖气太浓,只知耍嘴皮子的老油条。这个反面例子,更说明一个人的正确自我定位与“一句话定义”是多么重要。
在职场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必需的。可以这样说,有没有“大树”罩你,或许还不完全取决于你,但有无良好的公众形象,则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一句话定义你自己”的力量何在呢?就在于它的简洁明了。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人记住,也越容易被人传播,杀伤力就越大。所以,在完成自己的分析和定位后,一定要想出一句话,使你的形像栩栩如生。
但是,就像最好的鞋第一要素就是要合你的脚那样,你的“一句话定义”一定要合适你的状况。一个与你的实际情况偏差太大的定义,不仅不会被公众(老板、同事、朋友等等)所认同,还会造成非常恶劣的负面印像。有一次,某人应聘总经理助理的位置,面试官请他用一句话评价自己。他说:“我从小志向高远,一直以征服天下为己任。”这个“一句话定义”真是让人记忆非常深刻,只是与他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偏差太远。面试官笑笑,说:“你真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潜台词自然就是:我这里池塘太小,容不下你这只蛟龙。如果抱着这种“征服天下为己任”的“一句话定义”去打工,我不知道他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去与上下级和同事相处。再说,这句话毛病太大,他到底是想从政还是从商?想在哪个领域去征服天下?这样的定义,只会给别人一个非常负面的印象,很可能一瞬间公众心中已经给他下了相反的定义:“一个从小志大才疏,牛皮哄哄的人。”而一旦这样的负面定义被人公认,试想,他在这家企业还有什么职业前程可言?
一个好的“一句话定义”,无论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为你总结的,都应该为你所认可,并愿意为了维护这个“定义”去工作、去表现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是掌握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而“一句话定义”的重要性就在于,你不为自己下定义,别人就会给你下定义,须知这就是人的本能。就像我们出去野游,看见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一定会随口问旁人:那是什么植物?其实想想看,知道它的名字也不代表你就了解这种花草的特性。但人性就是这样,觉得知道花草的名字就是了解它了。奇怪吗?是有点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在职场中,你就是这样一株不知名的花草,如果你不自己为自己起个名字,并把名字告诉别人,那别人只有按自己的理解来给你起名字了。糟糕的是,大部分人都不满意别人给自己下的定义,后果就是感觉自己被别人误解了,却又无从辩解。
有一位朋友写信给我,这样描述自己:“我自认为有些思路,工作能力上也过得去,只是10年来抱定自己的原则,认定只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就会得到领导的肯定。至于拉关系之类的事想都不想,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向上动,心态倒也恬淡。只是这两年直接领导实在太菜了,非常受气,心里也很苦。如果改变自己的原则,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又是我所不希望的啊,因为那不是我的长项,而且做起来也不一定快乐……”
这位朋友的信中,有好几个职场常见错误。比如他不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他并非无欲无求,他求的是得到领导的尊重与认可。由于他没有认清目的,从而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与“领导的肯定”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许有些企业,只要认真做事、做人就会得到认可,但目前他的领导并不欣赏他的为人和做事,他就感到“心里很苦”了。这就说明他的方法并不适合他的目标。
这位朋友本着“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自我定义”去工作,如果这个定义并未为公众所认识到,那么有可能领导会从他的角度下定义“这是一个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的人”,相差何止千里!背上这样的负面定义,再想纠正舆论偏差,就得付出好多倍的心血了。
所以,他如果不想这样,又不得不在这个领导和企业里继续工作,为了自己活得舒心一点,只有两种做法:一是去掉“得到领导的认可”这个念头,彻底无所求;另一个就是为了目标改变“一句话定义”和行为方式。改变行为方式,并不等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死守一种行为方式,不知变通应对的人,不能算是成熟的人。多想想诸葛亮,他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行为方式,我们会批评他投机、奸诈、没有道德吗?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