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节 成长型企业最脆弱(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罂粟花美艳的容颜,以及她看似洁白无瑕的衍生物,总是能释放一种魔幻效应,迷惑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使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成长型企业最脆弱
所有的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成长!有欲望就会有诱惑,成长的迫切欲望导致企业对各种可能的机会极其敏感,诱惑由此产生。然而,处于初级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十分脆弱,严重缺乏抗风险、抗打击的能力,必须尽可能避免经受无谓的波折。
1、企业的共同梦想
欲望与生俱来。企业如同人类,是欲望交织的复合生命体。特别是作为社会经济单元的企业,在孕育之初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和强烈的生存动机。
企业的生存梦想是共同的,简单来说就两个字:成长。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快速成长、做大做强和长盛不衰。
●快速成长
从孩提时代开始,人每天都渴望着快快成长。所有的企业经营者也一样,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渡过创业期,立即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企业竞争首先表现为成长速度的竞争。所谓快速成长,就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综合而有效的运用,促进市场的几何级扩张、资本的裂变和再聚合,实现其营运规模的增大和资本效益的增强。快速成长最终表现为一个从资本量的积累和集中到资本总体质的飞跃的过程,这个质的飞跃就是资本实力的显著增强、竞争能力的明显提高。
在现实经济中,许多大型企业或是跨国集团都是通过市场运作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起来的。日本的本田、三洋,美国的麦当劳、苹果、微软,韩国的三星等后起之辈,分别以20年至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老式企业巨人50年到100多年的成长路程,成为世界级的大型集团企业。而美国康柏电脑公司,从诞生起仅用四年时间,就一举跻入美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打破了苹果公司所用的五年记录;尔后,康柏又用五、六年的时间,于199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年销售额达到148亿美元。康柏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巨大的成功事例,足以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典范。
中国有句名言:不进则退。一个企业失去了成长性,也就失去了前途,其后的命运必定每况愈下,不是衰败倒闭,就是艰难挣扎、苟延残喘。日本一位叫本田的人,在1934年创办了东海精机公司,过了十几年,企业虽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是一个步履艰难的小公司。本田见很难再发展下去,也就没有了继续经营的兴趣,将企业以100万日元卖了出去。本田此举是明智的,从一个失去成长性的企业中脱身出来,可以另立山头、东山再起。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本田开始第二次创业,成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他吸取教训,以成长为导向经营企业。五年内,本田资本由100万日元骤增到1500万日元,又经过7年,将资本再提高到14.4亿日元,成为日本两轮机动车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并相继在美国、欧洲设点办厂。
这种快速成长现象,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世界驰名公司的身上,人们从一些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那里,同样看到了以惊人步伐创造超速成长的奇迹。有的企业昨天还默默无闻,今天就一鸣惊人,家喻户晓,产品遍地,市场份额与企业规模连年翻番甚至翻几番,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有的企业,经过低盘调整、养兵蓄势的创业准备阶段,骤然之间业务与组织迅猛扩张,只用二、三年时间,就一跃成为国内或国际上某一行业卓有影响的“企业巨人”。
●做大做强
成长是有标准的,企业犹如人类,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命过程。企业在成长中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就是企业规模由小到大、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由弱到强、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扩张过程。
世界上不存在不想做大做强的企业,就像不存在不想长大的人一样。当然,就如同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顺利的发育和成长,有的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因种种原因而破产倒闭。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包含了企业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二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三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完善。这个过程可以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也可能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表面上看,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越短,越让人振奋;但就做大做强的本质而言,足够的成长周期,使企业更有机会不断探索和掌握激发企业青春活力的动力,对长远发展是比较有利的。
企业做大做强似乎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做大做强可以指一个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及组织结构的改进;可以指一个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可以指一个企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由弱到强的转变;可以指一个企业利润额的增加,也可以指一个企业利润率的上升;可以指一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也可以指一个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提高。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对于做大做强的理解和需求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但实质上,企业做大做强是企业成长过程中量与质的统一。企业做大做强是在企业规模扩大和企业素质提高的互为依托、互为条件和相互促进中实现的。虽然企业做大做强可以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表现出来;但是,从长期来看,单纯从某一阶段和某一方面所表现出的“做大做强”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素质的提高纳入一个同步运行状态,企业扩张才可以持续保持强劲势头,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做大做强。
●长盛不衰
每个人都渴望度过荣华、健康且长寿的一生,并且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不断繁衍昌盛,企业法人也是如此。长期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拟人化的重要特征。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公布按销售额排名的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其中不少上榜企业,从创业到今天,有着一个世纪甚至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些“长青树”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几代人的努力,将企业的产品、组织逐渐推向世界各地,并在在风云变幻中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不断重塑自身,日益壮大,从而傲然屹立在荣誉和财富的巅峰,影响或主宰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他们早已成为无数企业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就像生物界中的任何有机体一样,企业也会经历新生、成长、竞争、成熟、衰老直至最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优胜劣汰是必然的,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企业必须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对其中各类刺激、变化做出反应,在不断调整与学习中求得生存发展;又不可避免地每天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甚至注定走向消亡。特别是在当今快速变革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生存环境呈现出越来越高的不确定性,企业承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
尽管人的寿命不可把握,但企业的夭折率更高,企业的寿命周期在进一步缩短。人类学会了生存,可以平均活到75岁或更长,但很少有公司能有这么长的寿命和繁荣期。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平均寿命很少能够超过人类平均寿命的50%,;世界上每年倒闭的企业约占原有企业总数的20-50%;10年前的《财富》500强中,将近40%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而30年前的《财富》500强中,60%的企业已被收购或破产;1900年入围道·琼斯指数的12家企业,现在只剩下通用电气公司(GE)。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然平均生命周期应该可以长达两到三个世纪。在本来并不长的长寿企业名单之中,世界级名牌企业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据统计,在100家世界级名牌企业中,36%的企业历史在百年以上,28%的企业历史在80年至100年之间,25%的企业历史在50年至80年之间,历史在50年以下的只有16%。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仍像早晨的太阳那样朝气蓬勃,保持着青年人般的旺盛活力。在英国有一家长寿公司俱乐部,其入会会员资格是企业必须具有300年的“岁数”;该长寿公司俱乐部成员包括有400多年历史的Sumitomo集团和有700多年历史的Stora公司。
然而,没有哪个生命像企业一样,在其最高寿命极限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经营企业起步不易,维持却难,发展更难。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做到长盛不衰决非易事。如同一个人在跑步,它所进行的不是一场百米比赛,而应该是一场永无尽头的马拉松,一时的领先绝对算不上胜利,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