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节 成长型企业最脆弱(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企业的成长现状
“各领风骚三五年。”这句流行语非常经典,既形象又深刻,准确地描绘出了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
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艾迪思历经30余年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他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十大阶段,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按此分类,目前中国的企业大都处在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也就是说,总体上还处于生命进化的初级阶段,如何步入盛年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型企业”。
“成长是如此脆弱。”这是另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很著名的论断。
成长型企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生命力十分脆弱,难以经受太多的挫折和磨难。
人们发现,中国企业寿命不容乐观,多数企业竟是失败的——或者含蓄一点说是不太成功的,它们只发展和使用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平均寿命周期比其潜在寿命周期要短得多。
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大概为10万家,倒闭数大约只有中国倒闭数的1/10,若考虑到两个国家在企业总数上的差别,这一数字可能会更加惊人。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仅为7-8年,只达到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中国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更低,只有3-4年。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6000家企业,寿命超过8年的不到3%,平均寿命为3.9年。中关村在1988年以前成立的52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比较好的企业只有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几十家。
列居世界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在40-50岁之间,但20年似乎是今天中国企业年轮的极限。拥有20年历史的公司,在中国已经意味着“长青树”,它们的生存智慧被年轻的企业所景仰。例如:20岁的海尔公司成了中国企业“星空”中最为耀眼的“恒星企业”之一,海尔公司CEO张瑞敏也几乎成为当今中国最为成功的“明星”企业家。
“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常常让“老总”们忧心忡忡。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现已销声匿迹的事实,更让中国企业家们心有余悸。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确实涌现出了一些曾经声名显赫的“明星”企业、“明星”品牌、“明星”企业家,但多数大起大落,成了 “流星企业”、“流星品牌”和“流星企业家”,续写着从白手起家到大红大紫迅即又偃旗息鼓的神话和悲剧,到如今几乎很少有人会知道了。一年起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这种企业成长的“流星现象”极为常见和普遍,实在令人扼腕。
民谣“太阳落山了,霸王别姬了,巨人倒下了,飞龙折翅了,三株枯萎了,秦池病重了,爱多伤心了,威特卷刃了,长江阻塞了,幸福痛苦了”就是中国企业“流星现象”最生动的写照。伴随着“流星企业”及“流星品牌”的陨落,当然是“流星企业家”的陨落。如:马胜利、张兴让、禹作敏、牟其中、吴炳新、胡志标、姜伟、李经纬、杨斌等。这样的名单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一长串。这些风光一时的企业始终没能走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怪圈。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持续性发展问题,即企业做不大、活不长。我们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红一时”比较容易,这可以靠一时的成就和传媒“炒作”来取得,但是,要做到“红一世”那就要有透彻的觉悟和坚毅的努力。看来许多企业一夜之间成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是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政策机遇或某种稀缺资源,以某个产品、某个项目使企业呈现出短暂的繁荣和辉煌景象;但往往由于某种主观原因导致企业快速衰落或破产死亡,最终昙花一现,空留余恨。
不过,这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是市场制度得以确立和健康运行所必须付出的一种成本。悄然而去的“流星企业”没有白白牺牲,它们至少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标出了潜流和暗礁的位置,至少在风险莫测的企业“星空”中标出了吞噬流星企业的“黑洞”的方位。
张瑞敏说过:“别看海尔发展到这么大,但我每天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舰一大,如果一招不慎,很可能造成全军覆没,所以,我每天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地做好每件事。”这句话确实值得人们深思。因为,处于初级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 内部综合实力缺乏必要积累,抗风险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很弱;这就需要企业的掌舵者和管理团队要慎之又慎,做到理性决策、细致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方向和执行错误,使企业遭遇困难和波折。
3、成长型企业的通病
财富是无限的,市场是无穷的;而相对于财富和市场,欲望更显得永无止境。有欲望就有痛苦,有痛苦就有诱惑。在生存恐慌和成就伟业的欲望驱使下,企业和企业家经受着各种不同的欲望诱惑和痛苦折磨。成长型企业普遍存在三种不健康心态,即过度焦虑、急功近利和妄自尊大。这三种浮躁心态又集中表现为容易受到诱惑,这就是成长型企业的通病;如不及时治疗,必将给企业成长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过度焦虑
成长的理想,原本应该成为企业寻求创新、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但对不少企业而言,“成长”更像是一种强迫症,时时刻刻萦绕在企业家们本已疲惫不堪的心灵之中,放之不下也挥之不去。
由于害怕失败、害怕被淘汰、害怕做不大,为数不少的企业家在此心态的支配下,忽略了树立科学的远景目标,过度关注眼前利益,把赚多少钱定为企业目标,目光稍微远点的也只是将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奋斗目标。这样,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比如,有的企业遇到暂时的困难,就开始沉不出气,轻易放弃既定的方向和目标;有的企业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金融,赌博心理很重;有的企业热衷于搞兼并收购,以为这样就可以完成任务,做成一个好的、成功的企业。其结果,不但没有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成长,反而形成恶性循环,一旦再次出现困难和问题,更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焦虑心态。
事实上,企业成长的过程永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积累;而且,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磨练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和有针对性地调整,就像登山一样,在艰难的攀登之后才有可能一览天下美景。
●急功近利
很多企业总是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对成长的理解也带有很强的机会主义色彩。这实际上正是国内部分企业之所以短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随意编造经营业绩、制造“良好”的财务数据、上市圈钱、操纵基金、欺骗股民和商业欺诈等不良手段,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发财的重要途径。还有一些企业总是指望靠一项优惠政策或者打政策的“擦边球”、玩政策方面的“猫捉老鼠”游戏,来获得快速地成功。更有不少企业利用中国体制转轨的特殊发展阶段,将制假、贩假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以此发家致富。
上述都是一些极端现象,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成熟,市场的选择功能和淘汰功能正在逐渐强大,微利已取代暴利,消费者主权已取代生产者主权,买方市场已取代卖方市场,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的极度艰难,缺乏诚信的企业终将得不到消费者的承认,最终遭到唾弃、被淘汰出局。
●妄自尊大
有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越是平坦宽阔的大道,人的精神就越容易麻痹,开车时越容易出问题;因此,建设部门在设计高速公路时,有时会故意裁直取曲,制造一些弯道。做人做事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人生太顺利了,便难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如果这个人又恰巧是一个企业家,那就麻烦了,他的企业离“出事”不会太远了。有人说:做企业不怕不赚钱,就怕一开始就赚钱,而且赚大钱。一开始不赚钱的企业,只要他熬得住,方向对头,早晚有赚钱的一天;而一开始就赚钱,而且赚大钱的企业,他赚的钱早晚都会是别人的,他等于是在替别人打工,替别人看家守业。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顺”。人一顺,就不太容易守“规矩”,不把“规矩”放在眼里,不把“规矩”当一回事。
企业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后,企业家的自我感觉就会与创业初期的战战兢兢大相径庭,就像走稳了路的小孩忍不住想奔跑一样。于是,习惯了创业初期“核变式”发展速度的企业家对于正常的利润和发展步伐感到索然无味,再加上无往不胜的过往经历,使得一些企业家很容易形成自我崇拜和好大喜功,在成功和吹捧面前表现得难以自持,认为没有什么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许多企业之所以短命,与这些企业的成功经历和企业家自我感觉良好的个人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一些企业热衷于“复制成功”,往往把短缺经济下、偶然条件下或某个行业的成功经验,当成了无往不胜的武器,不经过认真论证,一拍脑袋便进入另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结果根本无法在这些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失败当然就无法避免了。于是,在很“风光”地投下巨资之后,令人遗憾地大败而归,有的企业因此而一蹶不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