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见中国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治国安邦等方面,都十分重视礼义教化的作用,也常用伦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中国人常说,“礼多人不怪”,所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彬彬有礼,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的往来,总之礼数是要尽到的。在中国,有很多规范的礼仪习俗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它们从孔子时代就开始为国人所遵循,其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跟人打交道不懂得礼貌,往往会被视作没有教养,而遭受大众的贬斥。
因此,如果跟中国人打起交道来,就一定要懂得礼数。中国人爱讲礼,因此规矩也多,稍有不慎就容易犯忌讳。而且,中国人很崇尚“礼尚往来”,也就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点让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很难适应。其实在中国呆久了你会发现,很多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问题,却能在私下里通过私人关系解决。中国人谈生意,更多的是在酒局饭桌上,而非谈判桌前。大约他们认为,觥筹交错的气氛才算融洽、友好,而在谈判桌前的唇枪舌剑,多少有些不礼貌吧。
有人认为,正因为中国的礼仪制度太规范、太完善,而且它依托的是数千年以来的门第观念和等级制度,所以难免让人觉得有诸多的繁文缛节,几乎成了一些束缚人们行动自由的陈规陋习,很难有可取之处。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毕竟中华礼仪的形式是一直在变的,而且变到如今,早已面目全非了。现在我们在大街上,早就见不到打躬作揖、稽首施礼的场面了吧。但是,中国礼仪的内涵和精神却一直为国人所传承至今,留存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而形成的一个注重人伦、崇尚道义的有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当浓厚的,这一点要远甚于西方,家庭的和睦可以促成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要求父母善待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兄长要爱护弟妹、当弟弟的自然要尊敬兄长;此外,夫妻之间如果能做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正是这样的伦理道德观念,促进了传统中国家庭的和谐与美满,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稳定而有序。
当然,有时候过分的人伦纲常与亲疏之别也常常产生副作用,最容易导致裙带之风的盛行,以及为了小团体的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过于浓厚,一个人一旦有了出息(例如做了官),很自然的就要为亲友或是乡亲捞点好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恐怕也是很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
此外,中国人的地域认同感也特别强烈,同乡之间往往会彼此照顾、相互提携,尤其是当他们在外地发展的时候。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也是基于国人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对故乡的眷顾与依恋的情怀。在美国,我们就很少听说仅仅因为是老乡关系而成为朋友的。诚然,同乡之间的照顾提携有其合理之处,但在企业经营中,如何对因同乡关系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却是很令管理者头疼的事情。
义利观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义”和“利”是一对永恒的主题,二者的矛盾冲突也最多,而国人长期以来都把它们视为对立面,多耻于言利。义利之争的起因,乃在于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一来,几乎无人敢轻易言利,人人都为这种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理念所束缚。不信你去问任何人愿意做“君子”还是“小人”,答案都会无一例外:“当然是君子”。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无疑是与现代商业理念和原则相悖的,重义轻利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都是一种“官文化”而非“商文化”,唯有“仕途经济”,才是人生的正途。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土壤,确实不是诞生企业家的土壤。像孔乙己那样典型的中国人,穷困潦倒之际也不肯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实在是孔孟之道大大的受害者。难道面子就那么重要么?就算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难道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么?孔子提倡“君子固穷”,要求君子能“安贫乐道”,要求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然这是一种很高尚的理想,却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人的心灵。
不过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这种顾虑了。他们所标榜的,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甚至是不义之财,只要有利可图,也照样会趋之若鹜。但是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讲,更习惯于“藏富”而不是“露富”,更不用说“斗富”了。因此对于他们的财产,哪怕是正当取得的收益,也不喜欢让人家看到,而是千方百计地进行掩饰。一方面是避免背上“贪财鬼”、“吝啬鬼”或者“守财奴”的恶名,另一方面也免得树大招风,引发他人的觊觎之心。
其实,有些中国人口头上虽然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把钱财看得很重的,正可谓是“道义摆口边,利字在心间”。这样的人,明显有些心口不一,多少让人觉得比较虚伪。从古到今,公开标榜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追逐财富,并且以炫耀财富为荣的中国人,毕竟不多。况且中国人大都崇尚节俭,如果有钱了就大肆挥霍,就会被人斥责为“暴发户”心态。
所以多数中国人就是有了钱也不愿意声张,安安稳稳过日子是他们最大的理想。在多数中国人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用它为社会公益事业做点贡献。至于“为富不仁”,那更为中国人所不齿。但有时也难免会有例外。西晋的时候,就有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听来令人咋舌;不过这两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也都没有善终,落得遗臭万年的结局。我国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发财”“致富”这样的字眼是讳莫如深、噤若寒蝉的。改革开放以后,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社会再也不提倡“贫穷即光荣”,压抑许久的人性开始爆发,结果一度走向另一个极端。近十年前一些“大款”挥金如土,动不动就“斗富”,人们甚至产生“笑贫不笑娼”的心态,引发社会拜金主义思潮严重,不过这股风头在今天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国民的心态基本上恢复正常了。
但是若要问当今的中国人,在“义”和“利”之间会如何取舍,那就很难说了。估计他们多数都会选择后者,但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对于这样棘手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不要让“义”和“利”对立起来。要让人们明白,“守义必有利,趋利须怀义”。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通过两者的权衡与拿捏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自然要费一番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