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0节 重建“台湾制造”的印象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重建“台湾制造”的印象
根据我的经验,只要策略正确,朝着既定方向努力,许多无形资产的创造及形象的建立只是举手之劳,所费成本并不高。但让我深感遗憾的是,直到今日,台湾企业把握这个窍门的人仍然太少,因为大家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小心在意地营造。
在1995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评价排名落后于中国大陆,这结果引起官方与企业界的一致关注,但他们却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台湾并非没有好的产品,洛杉矶奥运会所采用的帽子就是台湾制造的产品;全世界每三部电脑就有一部是台湾生产的,专业杂志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一般大众并不知道这些评价;而电影《致命的吸引力》拿“开花”的台湾制雨伞嘲讽,却是全球观众都接收到的信息。
影响台湾产品形象的还不只是产品本身,例如,“犀牛角事件”等环保议题,引起国际环保团体的抵制,就连带波及台湾企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MadeinTaiwan”的形象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若非一再加深印象,负面形象不致如此牢不可破。所以,台湾形象不好,是几十年累积的结果,谁也无法在短期内扭转。
而造成台湾企业长期负面形象的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许多质量不佳的产品,大多打着台湾的品牌,而好的产品,因为代工生产的缘故,打的却是外国的品牌;第二,虽然有好的东西,但缺乏大力宣传,虽然近几年台湾官方开始在国际市场打广告,但效果非常有限。事实上,只要稍稍留心各种政策导向,就不难发现其中传达的信息很难让人听得进去,这显示出台湾官方的沟通能力实在有待提升。
提升台湾企业的形象,要从重建台湾的形象做起。第一件事,就是要赋予台湾新定位。1989年,我在台湾官方的一场演讲中,提出“科技岛与世界公民”的概念,就是希望帮台湾定位。科技岛的目标,不只是发展科技产业,还包括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及交通电信网络的普及。
现在台湾正推动“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其中包含六大中心,但我认为外界很难了解这么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形象,这必须有一个主导的中心扮演主要定位的角色,去带动其他中心的落实。我认为,最适合的“龙头中心”应该是高科技的制造与研发中心。
这并非科技人的本位主义,事实上,台湾科技产业多年奠定的基础,已使其在国际间获得了比金融、交通等其他领域更多的认同,而科技的提升也有助于其他产业的升级,至少它象征着台湾向高质量迈进的正面形象。
假如我们能集中资源建立这个形象,整个台湾的形象也会被全面带动。就像一个人有某些过人的优点,对整个人的形象都有帮助。
当我提出“科技岛”的想法之后,国际媒体如《财富》、《商业周刊》也曾针对这样的概念加以报道。如果官方和民间都能继续讨论、阐释,并进而落实这个想法,媒体也会不断报道,这个概念就会变成台湾的定位,对台湾应有相当帮助。
品牌无国籍
当然,企业界也并非没有努力的空间。台湾产品如果有好的包装、好的沟通,还是能突破现有形象的。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现今的商业活动中,商标不仅逐渐变得无国籍,甚至已有跨国际的趋势。例如索尼所推广的“MadeinSony”形象,宏碁也正在三十几个国家推展“MadeinAcer”的概念(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宏碁的海外事业股权当地化,自主权更高),因此,企业开始有机会突破原始生产地的刻板印象。
因为台湾产品形象不利已是既定事实,因此,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能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而且制造地点遍布各国,从短期来看,可以降低台湾制造的形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而言,则能顺势改善世界对台湾的印象。
宏碁开始迈出国际化的脚步时,就已经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在创业的第三年,我们一度想把总部放在美国硅谷,但考虑到形象必须靠企业不断活动来建立,而宏碁的决策与活动都在台湾,单把总部搬到硅谷,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放弃这个念头。事实上,过去的佳佳科技就曾经运用这个策略,以ARC(AmericanResearchCompany)为名,将总部设在硅谷,在台湾运作,成立初期得到了许多帮助。
宏碁没有实行这个做法,但运用了这个概念,刚开始并不去强调台湾生产。有成果出现时,就塑造全球企业的架构,然后再慢慢让媒体了解到,台湾企业能创出这样的局面,和欧美企业平分秋色,是值得给予正面评价的。现在,从某些层面来看,台湾企业的形象反而成为宏碁的优势。
但整体来说,台湾给外界的总体形象仍是负面的多一些,因此,我们也不希望扛着“台湾制造”的牌子到处造势。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台湾企业一起加入成为第三世界表率的行列,如此,对“台湾制造”的形象有极大帮助。过去日本产品也曾经形象恶劣,但通过为数众多的企业一起努力,让全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日本制造的产品,无时无刻不传达他们的创新与质量,现在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已彻底改变了。
提高1%的附加价值
关于提升台湾形象我一直有个想法。台湾一年的外销金额约为1000亿美元,若能提高产品1%的价值感,就可以创造10亿美元的利润。配合这项计划,官方可以拿出外销金额的0.1%用来宣扬台湾产品。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做法是值得投资的,因为无形的形象将可转换成有形的报酬。宏碁在发生困难时,就是因为过去建立的形象获得外界、银行与员工的肯定和支持,才能迅速恢复,并获取更多的利润。
很明显,台湾绝对存在提高1%附加价值的机会,然而,官方的“五年形象计划”平均每年编列的预算却仅约为外销金额的万分之一,甚至不及宏碁年度广告预算的十分之一。努力不够,成效当然也极为有限,那又如何能期待台湾的产品形象会有所提高呢?
在前文我曾提过,突破瓶颈就能创造价值。突破台湾形象的瓶颈能够创造价值,但是,要不要突破?有没有长期努力的决心和方法?很多人认为我们没能力突破形象的瓶颈,就目前来说,也许是真的没有能力,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培养能力的决心?
企业界的朋友常常谈起不愿在建立形象上投资时,总归因于企业没有足够能力,“投资一定亏钱”。这话听来似乎言之成理,但如果永远不投资,又如何有能力?
如果官方和企业都不愿付出代价尝试,又该寄望于谁来突破瓶颈?
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有条件的人就必须牺牲付出,而最有条件的无非是官方和企业,但现在我们的社会却是有条件的人想占有更多,导致许多关系到打破特权或影响特权利益的法案,都遭到利益团体的抵制,这真是相当令人遗憾的事。
事实上,不管是官方还是企业,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终会有所收获。宏碁20年来虽然付出许多代价,但同时也获得了回馈。宏碁能在国际间打响品牌知名度,证明了多年提升形象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自创品牌
正向思考:自创品牌难度大,企业必须在具有足够能力与规模之后才能自创品牌。
反向思考:企业最好从小规模时起就开始自创品牌。
思考逻辑:先适应困难的工作,培养能力,成长将更为顺利;否则当企业规模大了,会有太多顾忌而不愿冒险。
最近这几年,建立企业识别体系(CIS)在企业界颇为流行,但在1987年,当宏碁开风气之先,把品牌从Multitech更换为Acer的时候,外界却不以为然,甚至连宏碁的同仁也质疑,为什么轻易放弃价值2000万美元的品牌?
关于旧品牌,曾经发生过一段小插曲。1981年,宏碁推出“小教授一号”时,在世界各地颇获好评,德国《芯片》电脑杂志特别撰文报道。但却把宏碁的英文名字错写成Microtec,正巧就是生产扫瞄器的全友电脑的英文名字,于是大批的样品订单全跑到全友去了。
在全世界,以“-tech”为名的信息公司不胜枚举,这样的名称既没有差异化,又因过于雷同,在很多国家都不能注册,导致无法推广品牌。因此,当宏碁加速国际化脚步时,就不得不考虑更换品牌。
当时还有人劝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祖宗不都这么教诲我们吗?”我反驳他们,中国的伟人改名或改字号大有人在,想想有多少人小时候叫做“狗子”、“柱子”,后来中了科举,当了大官,难道他们还用这些名字?所以,根据老祖宗的教诲,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为了不同的使命与任务,就应该修改不合时宜的名字,而且大可以改上三五次。
不少企业界的朋友在国际间推广品牌时,也面临和宏碁类似的遭遇,他们总在舍不得与不甘愿的心情下犹豫不决。而我总会告诉他们未来比现在更重要。所以,当宏碁考虑到如果新品牌可以在全世界注册、打广告,可以在广告瞬间抓住观众的目光,未来的效益显然比眼前的价值高时,也就不再留恋现在。
Acer就是在这样的概念下,从数万个名字中筛选产生的。它是个拉丁字,是“积极、有活力”之意,简短响亮,没有负面联想的谐音,还隐含王牌(Ace)的意思。最大的好处是,在各种展览与数据索引中,只要厂商是按照字母排序,Acer经常名列首位,顾客即使随意一瞥都会印象深刻。
直到今日,许多台湾的大企业仍坚持沿用中文音译的品牌,但我认为,中文名称是和中国人沟通,英文名称是和外国人沟通,因此不必强求彼此间的相关性。因为名字本来就是代名词,重点在于是否便于沟通,例如,我的英文名字是Stan,对外国人来说,Stan比Chen-Jung好记得多。
根据美国的评估公司估计,1994年Acer品牌已经价值1.8亿美元,是台湾价值最高的品牌。但我认为应当不只于此,现在就算有人出价10亿美元,我也不愿意卖它。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