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抢先战略 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追求完美等于“死亡”
“好人”们总是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夸赞。殊不知,追求完美常常导致丧失良机,追求完美的结果通常走向“死亡”。
追求完美等于死亡,如此耸人听闻,好像是在骂人。但不如此,不足以醒人。多少人、多少企业在追求完美中“死去”。公平吗?不公平。残酷吗?残酷。是现实吗?是现实。
先拿我自个来举例。1992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国家外经贸部“下海”从事创意策划业,这在当时是最早的了,起点也是最高的。当时,何阳以“何阳卖点子,赚了四十万”轰动全国,他顺势推出的一本小册子叫《何阳的点子》迅速畅销大江南北,何阳因而被誉为“点子大王”红极一时。我当时则以“学林卖创意,底价100万”轰动一时,而我当时所卖的创意《全球人脑大联网》则从揭示人类物质生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提出了后来的互联网的创意。当时就有河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李旭找上门来要给我出书,他在看了我的厚厚一沓创意文稿、策划书和各种媒体的报道之后,认为将这些现存的材料串一下,很快就能出一本书,我也为自己的这本书取了两个书名,一个叫《学林卖创意,底价100万》,另一个叫《全球人脑大联网大策划》。但是,我没有同意李旭的将这些材料串一下就出一本书的提议。我要写出中国大变革的历史转型时期一个知识分子“下海”开创中国创意策划业的心路历程,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背景、一代人的观念转变和阵痛,要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因为我从自身的经历中切身地体会到,我的“下海”绝不是像媒体记者通常所说的“打破铁饭碗”那么简单,我是从八十年代初期的大学时代通读《鲁迅全集》和研读《资本论》开始求索社会发展方向,得出未来的中国社会必将是一个经济社会、企业家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和时代的英雄在时代主旋律上弹奏出最强音、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在时代的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最能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一些结论之后,冲破重重阻力,跨行业报考并一举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的硕士研究生,且有感于当时知识和创造性智慧即创意的价值远未被真正认识和充分重视这样一个造成宝贵的社会资源浪费的普遍社会现象,而“下海”采取的振臂一呼之举。通过自己的这种超常之举呼吁社会,给创造性智慧以应有的重视,给创意以应有的估价,同时探索创意的转让机制,以引起人们对创造性智慧价值的充分重视。至于《全球人脑大联网》的创意则更是有很深的深意在里头。我要把所有这一切都写清楚了,必定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共鸣,起到振聋发聩、启迪众人的作用。
你看这是多么完美的追求!但是这样完美的书势必不容易很快问世,这是追求完美的规律。李旭连续催了两年,我都没有把这样完美的书稿给他。直到1997年在河南再次见到李旭时,他还念念不忘这本书,并为我惋惜说:“如果当时按我的意见及时出来,你比何阳的名声还要大,因为何阳只是出点子,而你是系统的策划。”
1999年,网络大潮风起云涌,目光敏锐的李旭再次向我要书稿,借网络大潮,《全球人脑大联网大策划》一书一定会成为超级畅销书,但我的完美的书稿仍然还只存在于腹中,再次错失可以“火”一把的良机。
2002年1月,当我十年磨成一剑,将自己认为十年来所做的能够拿得出手的一些大策划的案例,如创意被作价3000万元的“世界寻梦圆大策划”、“珠海城市整体大策划”、“奥运圆梦圆大策划”、“某某著名企业家东山再起大策划”等结集出版的时候,《全球人脑大联网大策划》也被列入其中之一章的出版计划,但最后又由于出版社的异议而被拿下了。
完美的《学林卖创意,底价100万》或《全球人脑大联网大策划》胎死腹中。即使现在以更完美的形式出来,由于时代早已变迁,人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转换,图书品种成百上千倍地增加,信息爆炸,媒体环境大不如前,也不可能再有十年前那样的关注度了,这一机会将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大策划家”何学林的时代和十年商机包括造就过网络富翁神话的互联网的商机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难道这不等于“死亡”吗?请引以为戒。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十年磨一剑太慢,要一年磨十剑才好。策划界就有这么一位后起之秀的仁兄,当年还是我引领他入的策划这个门,但在策划热起来之时,他把策划当作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筐里边装,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装出几十本冠有“策划”字样的书,竟也以多取胜,混得脸熟,暴得大名,成了“著名的策划专家”,取得了他所追求的那种成功。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绝色的美女,而且收入也不菲,自己如此好的“条件”,要求心中的“白马王子”自然完美无缺,结果从20岁找到40岁,阅人无数,“白马王子”的质量却直线下降。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被阅者的年龄以更大幅度增长,而“好男人”往往已有婚配,结果越来越差,越差心越不甘,心越不甘越难成婚,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死”路一条。纵使最后找到一位“心满意足”的男人成家,从20-40岁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的婚恋生活也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
多少“完美”的女性在追求更完美的过程中无数次地上演着这样的悲剧!
所以,越是才华横溢的人,越是完美的人,越是难以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成功彼岸,往往连一些普通人的成功都达不到,道理就在这里。
IT行业是典型的“不完美主义者”。它自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之后,不停地在更新换代,电脑软件则不停地在升级,版本层出不穷,说明每一代产品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一代电脑、每个版本的软件都被拿到了市场上去出售,这样就可以赚很多轮次的钱,直到永远,而不是等到“完美”的终极产品出来之后,再推向市场。如果那样,我们到现在还用不上电脑,电脑也到今天还不能造福于人类,而IBM、微软、搜狐、雅虎之流则早已该倒闭了。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莫不是如此。
你可能会说了,那种不断地更新换代,正是追求完美的体现。但是,它们都没有等到完美了之后再上市,这是第一。第二,有的产品从它生产之初就被设计好了是要一代一代地推出的,因为这样可以赚很多茬钱,而一步到位则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赚的钱小多了,结果入不敷出,企业也是要倒闭的。
追求完美等于“死亡”,“快”比“好”更重要,那么,是不是越快越好呢?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第三条战略对此要作重要的补充说明。
抢得先机往往要比追求完美更重要,在机遇面前速度往往要比质量更重要。
——何学林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