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固守成见——试试看,很多事其实没那么难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碰到山不转得路转的时刻,
要记得“试试无妨”。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
都守着成见或既定的生活模式;
对于不熟悉或毫不关心的事物,
不能抱持着总会有人去处理的侥幸,
毕竟,人生的“无常”,
往往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多。
多年前,朋友曾到南部担任教会的义工。当她到达被指派服务的地点时,她的伙伴出来迎接她,领她走进一栋空旷老旧的公寓,带着腼腆又坚定的笑容说: “义工就是要辛苦工作……不过,我们实在需要一些男士的帮忙。”
她花了些时间才领悟出她话中的含义——室内的灯坏了好几处; 厕所的灯不亮,洗澡时得“借光”; 马桶必须手冲,而且还不通; 莲蓬头无法喷水; 热水器在漏水……
“我们不是可以找人修理后再报账吗?”朋友甚为不解。
“可以,不过我们没空。”她的伙伴摇摇头,又露出腼腆却坚定的笑容道,“没关系,会习惯的,义工就是要辛苦工作。”
整整熬了一星期,终于到了休息日,朋友发疯了似的将家里所有“报废”的东西全部检查一遍。
有经验?才怪!她可是家里的千金大小姐,连洗自己的衣服或煮东西来吃都不会,仅想秉持一份“试试无妨”的精神——谁说脏活只能由男人来干?
她相信人绝对有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没有人注定该过“辛苦的生活”!
周复一周。室内的灯开始逐一亮起,马桶开始能冲水,莲蓬头可以用了,厕所有了光明,热水器的漏水问题后来终于在一次“大爆炸事件”之后找工人换新,所幸无人伤亡。
面对焕然一新的旧公寓,她体会到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远在想像之上。有时候抛开一些小成见,做些不同的尝试与调整,结果可能会比想像中的还好。
另一位朋友赴美留学,带着孩子住进学校准备的夫妻公寓。
近2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一头是卧房兼客厅,另一头是厨房和浴室。两个大人外加一个3岁大的女儿,除了从台湾带去的一些小厨具和公寓里简单的基本家具外, 几乎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这种地方住得下去吗?”是妻子的第一句话。夫妻两人对望一眼,接下来的日子可难过了。
想添购家具怕钱不够,而且花钱买家具几年后念完书又不好善后。夫妻两人开始到处要纸箱、捡破烂,几天后,同心协力完成生平第一个自制的书柜和鞋柜。
买来的二手车既小又破旧,冷气早就不工作了,开车非得开窗不可,至少吹进来的风不那么闷热。车顶布的两角垂了下来,开车时会有莫名其妙的细屑剥落,眼睛都睁不开。
“我跟你保证我不可能适应这台车。”妻子抱着女儿坐在后座,满头满脸的灰屑对先生说,“我们最好考虑换台车。”
好心的当地朋友送他们一台早就闲置的老电视机,屏幕小到只有10英寸,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小的屏幕,里面的人小到快看不清五官。
“不可能。”妻子大大地摇头说,“绝对不可能习惯。”
头一个学期过去,同学到他们家来玩儿,看到他们家里所有的日用品都啧啧称奇,没见过哪个家庭里有这么多自制的玩意儿,整个家活像环保(说明白点是废物利用)展示场:“你们怎么那么惨哪?我看整个校园找不出第二家和你们一样的了。”
“惨吗?”回答的竟是妻子,“不会呀,习惯了耶……该有的都有了,我倒认为我们很有创意哦!”
我们很容易对不习惯的事感到排斥——尤其是适应改变,必须调整对自己期望或是对事情看法的时候。
然而人生的“无常”往往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多,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守着成见或既定的生活模式,对于自己不熟悉或毫不关心的事物,不能永远抱持着总会有别人去处理的侥幸。
随时抱着“试试无妨”的精神,没有人规定男人一定得如何,或是女人一定得如何; 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指出什么样的生活模式才合乎正常; 更没有任何智者定下所谓的成功准则和步骤——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待开发,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与众不同的生活步调与模式。
你能适应的东西还很多,你能突破的成见还很多,你能看到的天空还可以更宽广,只要你试着走出自己画好的“不可能”、“做不来”框框,就会发现一切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