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残酷现实—约翰和郭士纳的故事(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生活真是不公平,约翰心里想着。没有人愿意做出这种决定。最后,他转向迈克,冷冷地看着他。“好吧,”他说,“我痛恨这个想法,不过你已经说服了我,我们早晚都得走这一步。不过目前的计划能够为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让我们进行的井然有序一些,对么?”
首席财务官回答道,“让我换一种方式说明一下我的意见,”他说,“你们正站在美国中西部的角度看待世界,而且你们一生都在用这种眼光看待世界。
“可是如今,时间的概念比从前要快得多。外面正在发生一场巨变,而且来势迅猛,因为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实时化。这不是周期性的变化,而是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使这个企业未来赚钱的方式发生彻底改变。另外,你们的客户也可能正在经历类似的变化,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这个变化始于一个简单的事实:无论你的产品有多好,你都必须追求全球化的最佳成本,不能与最低成本产地背道而驰。
“其实,你不能简简单单地在一夜之间就卷起铺盖搬到中国去。你必须进行纵向整合,这就是说不仅要建一个厂子,而且还要适应新的环境,选择供应商,挑选、培训合适的人员。这就要求对中国有深入的了解,而在我们的整个公司里,这样的人才一个都没有。如果我们的确下定了决心要去中国,那么在真正开展业务之前,就有一大堆工作要做。”
不到一个星期,约翰的班子向首席执行官传递了一个新的信息:他们将取消原来的战略计划,并且会在6个星期内提交一份详细的中国投资计划书—包括要聘用的专家姓名,建设一个新工厂的计划和预算,以及对美国分部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的计划。
约翰带着复杂的心情提交了报告。一方面,他担心做出这一决定将给自己留下永远的痛楚,但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自己很幸运。以前,他和他的班子自以为对待形势的态度很现实,并且采取了必要的严厉措施来改善局面。然而,一个带着不同视野、带着新鲜观点的人向他们展现了真正的现实,那是一个会毁灭他的企业和他的事业的现实—如果他不勇敢地面对这些现实实现转型,那么他和他的班子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仍然会以失败告终,这期间损失的时间有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
从理论上说,面对现实是商业活动的真谛。商人最喜欢把自己想像成现实主义者。他们的行为看起来也很实际:他们努力收集有关的事实和数据,细致研究各种选择方案,用自己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他们通过争论、辩论来检验自己的想法,然后得出结论。毋庸置疑,经过了这么多的艰苦工作后,结论是现实的。
但是,对现实主义的这种绝对信念常常经不起检验。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家都应该有过这种经历。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们曾经在数百家不同行业的公司里直接面对过这个问题。最好的战略,最细致的研究,最清晰的经营计划—所有这一切都遭遇过失败,就是因为它们背后的关键人物由于某种原因忽略了周围的现实。对企业及其所有者而言,最大的持续的破坏不是由低劣的管理方式带来的,而是因为没有能够—有时是故意的—面对现实实现转型。
比如,郭士纳对IBM的本质贡献就是,他将现实的态度带入了一家因为不实事求是而受到了伤害的公司。他的自传生动地描绘了他于1993年来到该公司时的发现。
郭士纳接手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IBM需要分解成若干个小公司。他们的理由是在信息技术这个新兴的分散化产业里,拥有聪颖创意和新产品的新公司数量会像台式计算机那样迅速增长。负责IT技术的经理们会左挑右选,把最好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没有人希望跟过去的巨型企业打交道。
这是该行业中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包括华尔街的分析师和商业媒体,也是投资银行家们给郭士纳的前任约翰•埃克斯的告诫。埃克斯正在着手推行该计划,但是当时IBM的财务和现金状况已经十分恶劣,董事会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首席执行官。
专家们希望,新的首席执行官拥有技术背景,能够领导IBM由大型机业务转向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模式。然而,明智的董事会挑选了郭士纳—他的强项并不在技术领域,但是多年的经验却培养了他在商务方面的精明。起初,他担任过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顾问,后来成为美国运通公司的总裁,当时的职务是RJR纳贝斯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郭士纳非常肯定,将IBM分解成若干小公司是错误的。在RJR纳贝斯克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担任总裁时,他是IT业的客户,他也了解其他客户。对于这些客户而言,大多数现实中的信息技术经理们并不喜欢辛辛苦苦地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系统组合在一起。他写道,如何集成的问题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我相信,如果有哪些公司能够将所有的散件集成在一起,然后把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交给客户,那么它们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违背全世界的普遍观点的勇敢的决定—保持IBM的完整性,并重新塑造公司,向客户提供上面说的的那种“解决方案”。
另外,郭士纳认真调查了IBM的财务问题的根源—大型机业务。当时,IBM的主力产品—S/390主机系统—正在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他们的产品基于价格比较便宜的开放式系统技术,价格比IBM要低30%~40%。由于固定成本高昂,市场份额的流失导致IBM的现金流迅速枯竭。
“我们为什么不降价呢?”郭士纳问道。IBM的经理们解释说,他们需要从大型机业务中赚取高额利润。但是,对于郭士纳而言,十分显然,打算从S/390主机系统中赚取高额利润的想法不仅会扼杀这个产品系列,而且很可能会断送IBM本身。那些经理们没有意识到,公司现在更需要现金,而不是利润。得到郭士纳的点拨之后,经理层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大型机产品价格下调,业务重获生机。
与此同时,IBM还在浪费数以千万的美元,以继续开发若干年前创建的桌面操作系统OS/2。本来,OS/2可以成为公司自己的个人电脑的天然操作系统,但当时的IBM并没有看好个人电脑的前途,而选择了微软的视窗系统。尽管如此,IBM后来却希望努力推进OS/2的开发,为的是与微软竞争。“IBM的最高层经理人员几乎都着了迷,奋力实践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决策,从微软手中重新夺回操作系统的控制权(并且,还奢望着从英特尔那里夺取微处理器的控制权),”郭士纳写道,“我们不断地以头撞墙,这使我不得不怀疑,大家是否真的注意到了我们所说的战略方向问题。如果大家当真相信个人电脑时代即将终结,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将精力、资源和自己的形象投入到昨天的战争之中呢?这与我们对世界发展方向的认识是背道而驰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