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清徐县





  【晋祠】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唐叔虞祠,即今晋祠。屡经修葺变迁,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其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殿内有四十三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两侧为难老、善和二泉,难老亭为北齐天保时创建,明代重修,八角攒尖顶。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

  在晋祠中轴线最后隅。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据《太原县志》及该殿脊檩题记载,创建于北宋夭圣年间,重修于崇宁元年(1102年),元明两代虽有修晋祠平面图1。大门2。水镜台3。会仙桥4。金人台5。对越坊6。钟楼7;鼓楼8。献殿9。鱼沼飞梁10。圣母殿11、周柏12。苗裔堂13。老君洞14。朝阳洞15。三台阁16。待凤轩17。景宜园18。善利泉19。松水亭20。莲池21。唐叔虞祠22。唐碑23。钧天乐台24。关帝庙25。东岳祠26。文昌宫27。锁虹桥28。智伯渠29。流碧榭30。真趣亭31。不系舟32。难老泉33。骀台庙34。公输子祠35。水母楼36。曲桥37。三圣祠38。胜瀛楼39。景清门40。陆堡河41。晋溪书院42。王琼祠43。舍利塔茸,但仍保留宋代形制和结构。殿东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尤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四周围廊,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采用减在造,扩大了空间,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斗栱用材较大,出檐深远,侧脚升起显著,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女官像四尊,侍女像三十三尊,除龛内二小像为后补外,其余皆为宋代原塑。圣毋端坐凤头椅上,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的写照。塑像口有情,眼有神,姿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我国宋塑中的精品。虽经后代重装,原作的神情和风格仍存。

  【献殿】

  在晋祠内鱼沼飞梁之前。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金大定八年(1168年)创建,经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耷。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琉璃雕花脊,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斗栱简洁,出檐深远,前后当心间辟门,其余各间在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

  【鱼沼飞梁】

  在晋祠圣母殿前。鱼沼为晋水三泉之一,沼上架桥曰飞梁,亦称板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结飞梁于水上”,即指此十字形桥。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其结构为水中立小八角石住三十四根,柱础为宝装莲花,石柱之上置斗栱、梁枋,豕托桥面,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南北两翼下斜至岸边。平面呈十字形,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因形制特殊,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

  【金人台】

  古称莲花台。在晋祠中轴线会仙桥正西。因台上四隅各铸铁人一尊,亦称铁太尉。台正方形,四周砌栏板,正中设琉璃焚帛炉,高约4米。四隅金人以西南隅的形象和铸造质量最佳,其胸前有“北宋绍圣四年铸”铭文;西北隅铁人为次年所铸,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补造,东南隅为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铸造,东北隅为1913年补铸。据《太原县志》载,祠为晋水源头,故镇以金神,为防水患。

  【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一千二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

  【晋水源流】

  在晋祠内。源流主泉难老秒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二间。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相传晋祠北13公里金胜村有柳氏女子,嫁于古唐村(晋祠)为媳,遭婆毋虐待,每日挑水,某次路遇白衣大士要水饮马,饮毕白衣大士送马鞭一支,谓将鞭插入水缸,需水时提鞭,水即上升。柳氏试之,诚然。一日婆母见此马鞭,遂抽出缸外,水势溢缸而泻,柳氏回家后忙用坐垫坐在缸口,水从垫下溢出,“柳氏坐瓮,饮马抽鞭”即指此,楼内水母像依此塑造。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又把晋水分为海青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四段,以利灌溉。现灌溉稻田四万亩,水势清澈晶莹,常生萍四季一色,水温保持17℃,常年不息。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

  【豫让桥】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桥村。桥为砂石砌筑,桥上勾栏围护,桥下晋水常流。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瑶为夺取赵家采地,决晋水以灌晋阳,兵败被诛。家臣豫让为报仇谋刺未成,又漆身毁容,吞炭变哑,趁赵襄子游晋祠之际,怀利刃伏于祠北里许桥下,赵至马惊,仍未刺成。赵执豫让欲杀,豫让曰:“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之衣而击之,则虽死无怨矣!”赵怜其义,脱下锦袍,豫让击袍三剑而自刭。后人以豫让血流桥下,因名赤桥,亦称豫让桥,桥侧立有碑记,建有祠宇,祠内奉晋哀公、智伯瑶及豫让坐像。

  【大佛寺】

  又名净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堂村。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此建寺。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寺分前后两进,前院有天王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阁内土洞深邃,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跃坐,前有二胁侍菩萨分侍左右,皆为明物。净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一刹,实则自明以后己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山西省博物馆】

  在山西太原市内东南隅文庙内。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53年改今名。庙原在市西,建于金大定年间,明清重修并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以地处卑湿迁现址。占地13,000平方米,由南而北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庄和崇圣祠。院心宽广,古木参天。棂星门内东西厢房陈列山西革命史。大成殿及东西庄陈列古代珍贵文物,尤以石楼县出土的殷代铜砒最为名贵。其他加王子于戈为吴王僚称王前所用之武器,北魏木板漆画,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还有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均极珍贵。另有博物馆二部,在纯阳宫。

  【太山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原为道教庙宇,名吴天祠,明初始改为佛寺。金、元时,寺宇废妃。明代重建,为附近佛寺之首。寺址因山势建造,高低错落,主从有致,楼台殿阁,参差其间,自成格局。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和两厢廊庑。有唐景云二年大碑矗立于前院东隅,登台级有大雄宝殿一座,后部山腰有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殿内塑像俱全,与殿阁同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所造。塑工洗炼,色泽纯朴,面形、衣饰、神态等极富明塑中俏丽俊秀的风格。寺之最后有石构建筑三楹,名莲花宝洞,以示佛教中八宝莲花观之义。洞中积水徐徐外流,颇有雅趣。

  【天龙山石窟】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尤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石雕体态生动,姿式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第九窟中的弥勒大佛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璎珞富丽,纱罗透体。除第九窟露天大佛外,其余佛头、菩萨、藻井、飞天等因帝国主义分子盗窃破坏,大都仅存残肢断臂,但从残迹中仍可窥见天龙山石刻艺术的精妙。窟前里许原有天龙寺,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己毁,近年修复几尊泥塑仍是原作。寺前盘龙古松,纵横缠绕,苍翠蔽日,更增景色。明人张冕《天龙寺》诗有“门对虬松欹偃石,殿围龙柏倒撑丘”句,即指此景。

  【开化寺连理塔】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尤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无年(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此瞻礼,复改名开化。晚唐乾宁二年(895年),建庄严阁,不久废。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北平王刘知远重建大阁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未淳化元年(990年)又建释迦、如来二砖塔。现存宋代二砖塔及砖券佛殿和几尊铁佛。两座砖塔均为方形,基座相联,故称连理塔。束腰座之上为方形塔身,正面为半圆形门拱,火焰形券面,隐刻卷草和花瓣。塔檐叠涩而成,塔顶刹部雕造精巧,亭台式样,雕栏额、普柏枋和斗栱,极顶为八角形塔檐和宝珠。外形俊美,雕造秀丽,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是唐到宋的一种过渡形式。

  【双塔寺】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都是无量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栱,檐上饰有琉璃脊兽,绚丽壮观。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秋来红叶遍山,景色宜人。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吴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八龛,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四十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石窟顶板上还雕有龙凤及莲花图案,两侧及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为研究道教石窟艺术和道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多福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竟放,秋来红叶满山。“崛■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勗(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以及殿内塑像、壁画,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围廊,规模宏伟。内供三佛四菩萨,基本完好,殿周四壁绘有佛传故事,从降生到涅槃,以连环画形式组成,共八十四幅;每幅之间用自然景物相隔相连,无呆滞单调之弊。寺旁小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纯阳宫】

  在山西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间增筑巍阁三层。宫有四座院落。门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主要建筑为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及巍阁。四围建配房和砖卷窑洞。吕祖殿为主殿,面阔三间,极壮观,殿后两院为楼阁式建筑,高低错落,曲折回旋,形式别致。后院魏阁最高,登阁环眺,市内景色历历在目。前院亦楼阁式建筑,平面为方形抹角,四隅建八角攒尖亭,益增雅趣。解放后又增设假山,建关公亭及碑廊二十楹,已辟为山西省博物馆二部。

  【奉圣寺】

  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公元022年)建为寺,今已残坏。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八角七级,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并绕以琉璃勾栏,可供凭倚,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崇善寺】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棢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余米,东西宽250余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建筑毁于火。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檐安有隔扇,背面装有板门,殿内设天花板,檐下有斗栱承托屋檐,瓦顶黄绿色琉璃剪边,瑰丽壮观。殿内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巨像,像高8.5米,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完好无损。殿宇和塑像,都为明初遗物。寺内还保存有宋、元、明版藏经,大都有确切年代记载。门前铁狮一对,明洪武时铸造,神姿威猛,筋骨雄健,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清真古寺】

  在山西太原市解放南路东侧建于唐贞元年间,现存为明代遗构。门前牌楼一座,横匾“清真古寺”。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檐柱砌入墙内,殿内为阿拉伯式装饰,圆柱挖槽迭楞,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周围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可兰经》第二十九。三十本中经文数段,雕刻精细工整。院内有明代建筑省心楼,重檐歇山顶,檐桷翚飞,彩色烟烟。左右碑亭对峙,亭内碑刻为黄庭坚草书,元赵孟頫和清初傅青主观后题铭,字体劲秀,笔力挺拔。还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题和清刘石庵书“心修忠孝,志义齐仁”八个大字,书法皆佳。

  【童子寺燃灯塔】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龙山上。寺为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僧宏礼禅师创建,相传有二,童子藏于此山隐修,见山石俨似世尊,遂镌佛像,高约57米,因名童子寺。北齐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并州(今太原)城景。金天辅元年(1117年)寺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寺内建筑及其石雕佛像早已不存。寺前有燃灯石塔,高4.12米,平面六角形,下部束腰基座约及全高之半,塔身中空,内置灯室,三面开门,顶部透空,燃灯烟火由门口射出,顶部排烟。塔身比例适度,造形秀美。虽历经1400多年风雨,依然如故,是我国已知最古的燃灯石塔。

  【窦大夫祠】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山石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晋国大夫窦犨,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1085年)封窦犨为英济侯,故亦称英济祠。创建年代不洋,唐人李频《游烈石》词有“驻马看窦犨像”句,证明唐代已有。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遂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就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与苍柏三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狐突庙】

  在山西清徐县城西3公里西马峪村马鞍山麓。狐突,晋献公时大夫,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晋文公念狐突冤死,立庙于晋阳之马鞍山。现庙内正殿五间,用材适当,结构灵巧,重建于无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殿内塑像虽经明代重修,尚存元代风格。献殿七间宽广宏敞。庙内还保存元、明、清碑碣十余通,对建庙缘由及历史沿革记载颇详。

  【香岩寺】

  在山西清徐县城西2公里东马峪村香岩山腰。山上桃杏灼灼,松柏长青,山花遍野,芳香四溢,故名。寺区岩壁峭立,九泉环绕,寺字依山构筑,用料石雕凿垒砌,高低错落,犹如嵌在巨峰上的仙官,古刹泉声,风景优美。寺创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现存东西中三殿均为金代石构佛殿,用抹角栿和叠涩砌而成,五彩斑斓,蔚为壮观。前有结架,顶部拼成八角藻井,无木质梁倒影池,壁龙映于水中,宛然如生。架构件,俗称无梁殿。明清时东侧增清人方坦有“数仞雕墙饰金碧,万民建三清殿、五连洞、五龙洞、七星庙、膏血涂青红”的诗句,极言其奢华。卧方亭、关帝庙等,或单层殿宇,或重檐楼阁,或洞窟,或别墅,变化多样。各具特色。各殿雕塑像,以东殿十六尊者雕工最佳,刀法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明代木雕艺术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