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壁】
在山西大同市城区东街。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明太祖先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照壁。府邸崇祯末年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下部为须弥座,束腰部位雕刻狮、虎、象、狻猊、麒麟、飞马等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顶部是仿木构建筑,庑殿顶脊兽、戗兽、龙兽俱全,正脊上刻有凸雕莲花及游龙。中部壁面为九条巨龙翻腾于波涛汹涌的云海之中,造型古朴,手法简洁,极为生动。全壁用黄、绿、赭、紫、蓝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五彩斑斓,蔚为壮观。前有倒影池,壁龙映于水中,宛然如生。清人方坦有“数仞雕墙饰金碧,万民膏血涂青红”的诗句,极言其奢华。
【华严寺】
在山西大同市西部。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时以后分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因有姜瓖之变,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华严寺大雄宝殿】
在华严寺内西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的高台基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檐高9.5米,庑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礼佛活动。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画为清代作品,金碧辉煌,为国内所罕见。顶部天花板彩画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
【华严寺塑像】
在华严寺大雄宝殿内。佛坛宽及五间,上塑金身五如来,端坐莲台之上。正中三尊系木雕,为明宣德二年(1427年)住持僧了然禅师募造于京师(今北京),其余二佛与众胁侍菩萨皆为泥塑。佛之肉髻上有似桃状突起之宝珠,面相上宽下窄,与藏式佛近似。佛坛两侧侍立二十诸天,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前倾15度,别具一格,为国内所稀有。
【华严寺壁画】
在华严寺大雄宝殿内。画面高达6.4米,面积887.25平方米,一座殿内有如此鸿篇巨制,为全国所少有。据壁上题记,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大同民间画工董安所绘。内容为释迦牟尼传记、说法图“七地九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罗汉图及千手千眼观音等。采用山石、云树、楼阁隔联的传统手法,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保存完好。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在华严寺内。为存放藏经的殿堂,故名。辽重熙七年(1038年)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身东向,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梁架举折平缓,檐柱升起显著,出檐深远,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犹存唐代建筑遗风,是我国辽代殿堂建筑的优秀遗构。殿内平棊和斗八藻井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宽阔的佛坛上布列辽代塑像三十一尊,技法娴熟。如出一手。四壁列重楼式壁藏,为国内仅见之辽代小木作,堪称艺术珍品。
【华严寺壁藏】
在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壁藏为双层檐楼阁式,故名重楼式壁藏,俗称藏经柜。共三十八间,后窗上起天宫楼阁五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藏上部相连接,浑然一体。壁藏为存放藏经的地方,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经橱,坐于叠涩基座之上,每间开板门两扇,其上为腰檐平座,再上置佛龛,龛内顶部平棊和腰檐遮檐板上彩绘图案,为辽代所作。外为勾栏,龛上覆屋顶,瓦垅、脊兽、鸱吻齐备,壁藏斗栱共十七种,形制繁复,柱头斗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目前所知辽代斗栱中最复杂的一种。勾栏的束腰华版雕有镂空几何形图案三十七种,玲珑剔透,独具匠心,是国内罕见的辽代小木作。内存明清藏经一千七百余函,计一万八千多册。完好无损。
【华严寺辽塑】
在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宽阔的佛坛上布列辽代泥塑三十一尊。中央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并列,其余弟子、菩萨、供养童子环侍佛的两侧,分为三组,坐立相间,井然有序。中央一佛神情庄严静穆,端坐于莲座之上。莲瓣四层,上有沥粉贴金佛像,构图秀逸,四大菩萨结跏跌坐于升灵座之上,神态娴静端庄。其余各像亦皆彩饰富丽,姿态自然。四角各立护法金刚一尊,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其中尤以合掌露齿胁侍菩萨最为生动,面形丰满,体态秀美,合掌微笑,婉丽动人,是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
【云冈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据《水经注·漯水》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状,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壮观景象,前所未有。后世曾多次修缮,并增建佛寺,尤以辽金两代规模最大。在我国三大石窟中此窟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采见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菩萨、力士和飞天等形象生动活泼,特别是平棊藻井上成群的飞天,凌空飞舞,姿态飘逸。塔柱的雕造,蟠龙、狮、虎和金翅鸟等动物形象的凿琢,繁夏的植物纹样的刻画,皆是引人入胜的杰作。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收并融台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对以后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雄伟。第五、第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东部、西部窟群大部属于晚期作品。
【云冈昙曜五窟】
在云冈石窟群中部。编号十六至二十窟。为北魏文成帝时高僧昙曜主持开凿,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窟室穹庐状,平面呈椭圆形。主佛像高13米以上,服饰为右袒或通肩袈裟。传说佛像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第十六窟正中为释迦佛,面相清秀,姿态英俊,第十七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足弥勒像,倚坐于须弥座上。东西壁龛内各有一像,身躯魁伟,衣纹特殊,别具一格。第十八窟正中立释迦像,身披千佛袈裟,东壁为诸弟子造像,技法娴熟,堪称佳作。第十九窟主像为释迦坐像,高16.7米,是云冈石窟第二大像。其东西耳洞内亦雕高8米之像。第二十窟露天大佛结跏趺坐,为云冈石刻的象征。
【云冈露天大佛】
在云冈石窟中部西隅。编号第二十窟。窟前立壁在辽代前塌毁,造像露天。主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大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云冈第五第大窟】
在云冈石窟中部。两窟毗连成一组双窟,窟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建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内中央坐佛高17米,为众佛之最,外貌经唐代泥塑重装。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拱门两侧,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内,中央雕方形两层塔柱,高16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刻有三十二天神及各种骑乘。东、南、西壁中下部和塔柱四面,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此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云冈五华洞】
在云冈石窟中部。编号九至十三窟。因在清代施以彩绘而得名。第九、十两窟是一组,平面方形,分前后室,前室东西两壁上部和后室门楣上有精雕的植物花纹图案,结构严密,富于变化。第十一至十二窟是一组,第十一窟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九十五区石窟造像铭,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第十二窟前室北壁和东壁雕三开间仿本构殿宇和屋形龛,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觱篥、箜篌、笛、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十三窟正中雕交脚弥勒菩萨,高13米,右臂下雕四臂托臂力士,颇为奇特,南壁门拱上雕七尊站立佛像。五华洞雕像艺术造型丰富多采,为研究艺术、历史、书法、音乐、建筑等的形象资料。
【云冈东部窟群】
在云冈石窟东隅。编号一至四窟,都属塔洞。洞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塔上四面满雕佛像及故事,四壁浮雕五层小塔和屋宇殿堂,是研究北魏建筑的重要资料。第三窟原为大型塔洞设计,因规模极大,北魏一代未能完成。后室正面两侧雕有一佛二菩萨,面形丰满,线条柔和,风格和雕刻手法是初唐作品。第四窟风蚀严重,南壁窟门上隅尚存有北魏正光纪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西部窟群】
在云冈石窟西隅。即编号第二十一至五十三窟及一些未编号的洞窟。此石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大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作品。其中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塔洞、四壁三龛、四壁重龛型为流行窟式。龛楣、帐幔等雕饰造型已渐趋繁缛。佛像造型多为瘦骨清相,藻井中的飞天较前俊逸潇洒。是佛教艺术日趋中国化的作品,接近龙门石窟艺术风格。
【观音堂】
在山西大同市西郊8公里的佛字湾附近。堂建于山坡,高低错落,绿树掩映,玲珑秀丽。创建于辽重熙年间。相传佛字湾原名虾蟆石湾,因有怪物作祟,观音自西秦万佛洞来此降妖伏怪,当地父老乃修此堂并塑观音丈六金身及四大菩萨、十大明王以祀之。清初毁于兵火,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沿中轴线有戏台、中门、正殿和三真殿,偏东侧的山门前有三龙琉璃照壁。龙身盘曲生动,色泽鲜丽,为明代遗物。正殿内保存石雕像十六尊,均为辽代遗物。菩萨娴静,明王勇猛,其中观音像高5米余,神态端庄秀丽,彩饰贴金完好无缺,甚为珍贵。
【善化寺】
俗称南寺。在山西大同市城区南部。始建于唐开元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改称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年)毁于兵火,存者十不三四。金初住持圆满大师重修,自天会六年(1128年)至皇统三年(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称今名。寺亦为官吏习仪之所。寺院坐北向南,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建筑。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垛殿。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贤阁,东侧为文殊阁遗址。整个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全国辽金寺院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寺内还保存有辽金塑像三十余尊,其中以金塑为佳。
【善化寺大雄宝殿】
在善化寺内后部。始建于辽,金天会,皇统间(1123—1148)重修。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庑殿顶。殿内正中有平棊藻井两间,余为彻上露明造。斗八藻井内围列斗栱两层,下层为七铺作,上层为八铺作,雕制精湛。其形制、手法均与大殿本身梁架结构和斗栱形制相同,为辽代遗构。殿内正中佛坛上有泥塑金身如来五尊,端坐于莲台之上,姿容凝重,衣纹流畅自然。弟子、菩萨恭谦微谨;两侧二十四诸天神情各异,无一雷同。硕大的莲座镶有莲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狮首等装饰,手法雄健,与其上之五如来佛像同为辽代遗物。诸天中东侧六臂日宫天子和鬼于母神风姿绰约,眉目传神,塑工尤精,为金塑之上品。西壁和南壁上的佛教故事壁画,线条流畅圆润,人物宛然如生,虽为清初作品,尚存元代遗风。
【善化寺普贤阁】
在善化寺西侧。为重檐歇山顶楼阁。三间见方,外观结构精巧,比例匀称,玲珑秀丽,建筑手法尚存辽式。采用平座暗层做法(即两明层之间有一暗层),尚存唐代楼阁遗风。细部结构许多处与辽清宁二年(1056年)所建应县木塔相似。1953年修缮时发现“贞元二年(1154年)一行造”题记,证明系金代重建。
【善化寺三圣殿】
在善化寺内。建于金天会、皇统间。结构上糅合宋辽建筑特点而独具风格,可谓金初代表性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庑殿顶式。左右次间各出六十度斜栱,形如怒放的花朵,金代斜栱盛行,硕大华丽者以此为最。殿内用四根金柱支撑梁架匡顶,是辽金减柱、移柱法的突出实例。佛坛上塑华严三圣(中释迦、左文殊、右普贤),金代原作,清康熙间重装,金塑风格犹存。殿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石碑,是南宋使金通间副使朱弁所撰,为考究寺史沿革的重要文献。金羁朱氏于此寺达十四年之久,目睹寺院重修经过而为之记,故不仅文采飞扬,且记载翔实可信。
【善化寺山门】
又称天王殿。在善化寺内,与三圣殿同为金天会、皇统间所建,建筑结构具有宋代风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四阿顶。当心间南北辟门,两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山门柱子分布整齐,前后檐柱各六根。纵向立中柱六根,共十八根,内外柱同高。山门梁袱皆为月梁式,砍削规整,形制美观,为我国现存金代山门中的巨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