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





  【吴敬梓梓故宅】

  在安徽全椒县襄河镇城北河湾。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其曾祖吴国对为清顺治一甲第三名探花,故此宅又称探花第。面临襄水,荸有■园(即吴氏花园),溪水如带,环绕其间,四周茂林修竹,楼台亭榭,十分幽雅,为有名的书香门第。敬梓中年家业败落,流寓南京卖文过活,探花第毁于咸丰年间兵火,惟存门前四座鼓形旗杆基石与■园中一些石刻。解放后,在此建吴敬梓纪念馆,陈列吴敬梓画像及其各种版本著作和有关研究资料。

  【神山寺】

  在安徽全椒县城西15公里神山。山上古木参天,路转峰回,清泉涓涓,萦绕寺前。寺系唐大历年间建,历代均有修葺。寺旁有神仙洞,传闻有一道士居于洞中,以白石为餐。唐滁州刺史、诗人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因而神山寺名闻久远。

  【韭山洞】

  在安徽定远县城西北22.5公里处。相传韭山仙人在此修行,故又名仙人洞。《定远县志》云。“(韭)山下有洞,其中恫水常流不绝,洞内石形如器物者甚众,左右多唐人题刻,深处有石观音像,后为峻崖,游者莫能至。”洞深897米,宽约30米,高约20米,洞内钟乳石晶莹透明,有仙人卧榻、壮士自刎、玉龙飞天、白玉观音、白鹅求偶等形。洞内游程曲折,暮霭苍茫,水声潺潺,加入仙境。

  【藕塘烈士塔】

  在安徽定远县藕塘镇。镇居于青山绿水之间,是安徽省有名的革命纪念地,革命战争年代有“小莫斯科”之称。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于1939年率部挺进津浦路西,创建以藕塘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刘少奇,曾到此视察和指导皖东敌后的抗日工作。为纪念在这里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1964年定远县人民兴建了这座宏伟壮观的纪念塔,塔旁设烈士遗物陈列室,供人们参观瞻仰。

  【龙兴寺】

  又名大龙兴寺。在安徽风阳县城北风凰山日精峰下。为国内著名古刹之一。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的皇觉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自凤阳县西南6公里的廿郢,移至今址重建,赐名“大龙兴寺”,并亲撰《龙兴寺碑》文,设僧录官住持,颁降龙兴寺印。《大明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憎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寺内原藏有朱无璋画像、铁像以及铜镬、铸有铭文的铁罄,并有御书亭一座,亭内有明太祖“第一山”手书石碑。明清两代名人诗词题刻琳琅满目,嵌于东西两廊。历经六百余年,现尚有殿阁二十余间。“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额、明铸大铜镬、铜钟。明万庆诗碑等文物,至今完好。

  【明皇陵】

  在安徽风阳县西南8公里,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与中都城西北5公里的明十王四妃坟遥遥相对。是明太祖父母的陵墓,后来他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明史·礼志·山陵》:“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太祖至濠,尝议改葬,不果,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敌人汪文、刘英等二十家守视。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十一年竣工。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城,高2丈,周75丈5尺,内有正殿、金门、左右序、碑亭、御桥、华表并石人石兽36对;砖城,高2丈,周3公里多,内有具眼殿、膳厨、官厅、棂星门、红桥、神厨、神库、天池、鼓房等;土城,周14公里,内有神路、官厅、铺舍、水关、皇堂桥、下马牌等建筑。皇城内左右二碑亭,明太祖亲撰《皇陵碑》和无字碑凌空耸立,整个建筑群宏丽森严,蔚然壮观。洪武二年五月特立皇陵卫守卫。宫阙殿宇毁于明末兵火,今尚存墓冢、墓前碑刻、石人、石兽、华表和《皇陵碑》、无字碑。墓系平顶覆斗式大士堆,长约60米,宽40米,高10米,上植松柏,郁郁葱葱。

  【明太祖御制皇陵碑】

  在明皇陵。砷高20余尺,宽约6尺,有碑文二十六行,每行五十六字。文为楷书,额篆“大明皇陵之碑”。《太祖洪武实录》:洪武二年乙亥,“诏立皇陵碑。先是命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至是文成,命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诣陵立碑”。洪武十一年,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乃亲撰碑文,重立新碑,叙述他的家窿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参加起义军的情况,以及东波大江,统一全国的简略过程。文字通俗易擅,感情丰富,脍炙人口。此碑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历史资料,也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原有碑亭,今已圮。

  【明中都城】

  在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之地风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达6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25公里多,中城周6.5公里,内城周3公里。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清康熙时,诗人张宣登中都鼓楼诗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它是我国古代最豪华侈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代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代的新风格,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亡后,内城建筑基本完好,清康熙六年凤阳县治移于内。此后历经沧桑,中都城毁坏,现仅存残破的西华门、午门及970米一段城墙。

  【钏离古城址】

  在安徽凤阳县临淮镇东1.5公里。为春秋时钟离子国故城址。《左传》(鲁)叔孙侨如及诸侯大夫会吴于钟离,吴国始通中国,即此。后为楚邑,秦代置县。因地处淮河中游,为历代兵争之地。今城址尚可辨认,长方形,有四门,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遗址中曾发现战国时各种钥箭镞和楚蚁鼻钱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