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偃师县新安县





  【光武陵】

  亦称刘秀坟。在河南盂津县铁谢村附近。南依郊山,北濒黄河。陵墓为高大的土冢,周长1.400米,高20米,古柏千余株,苍劲挺拔,阴郁幽静。光武殿前有高大古柏二十八棵,传为汉光武帝的二十八位大臣所栽。陵前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石碑一通,上刻“东汉中兴肚祖光武皇帝之陵”。光武帝刘秀(前6一后67)为东汉开国皇帝,定都洛阳,在位三十二年。

  【拟山园帖碑】

  镶嵌于河南孟津县王氏后裔王留根家中北屋墙壁上。距今三百余年。清初书法家王铎所书。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孟津人,明天启进士,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后降清,官至札部尚书。工行草书,得力于颜真卿、米帝二家为多。传世名帖《拟山园帖》集刻其法书,楷、草、隶、行兼备,全帖共刻石九十块,为汉白玉精雕,字帖按天干顺序分为十册。另有《琅华馆帖》、《龟龙馆帖》、《弘月馆帖》等多种,其中《龟龙馆帖》仅有少数拓片传世,《弘月馆帖》已失存。王铎亦精绘画,特别是兰竹梅石,萧然有意外趣。

  【二里头文化遗址】

  在河南偃师县西南,伊洛两河之间。1959年起进行大面积考古发掘,证实二里头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这处文化可分四期,第一期和河南龙山文化接近,第四期和二里岗早商文化接近。所出陶器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呈浅灰色,器形有罐、鼎、盆、尊、鬲等,第二期出有铜刀、铜爵等,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发现大型宫殿基址,面积10.000平方米,还发现不少墓葬,墓坑大小,随葬物多少,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考古界认为二里头一期、二期属于夏文化。

  【升仙太子碑】

  在河南偃师县府店缑山上,即升仙观旧址。碑高7米,上宽1.58米,下宽1.73米。盘龙首,龟跌。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从东都洛阳去二封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撰写此碑文。碑文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升仙故事,以比附自身。碑额用飞白体书写“升仙太子之碑”六个大字,笔画中丝丝露白,有似枯笔写成。碑文三十三行,每行六十六字,行草相间,笔画婉约,圆转流畅,意态豪纵。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铭等,分别出自书法家薛稷、薛曜、钟绍京之手,字体神韵妍华,遒劲有法,为书法妙品。

  【水泉石窟】

  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南30公里水泉村南万安山断崖上。现存侗窟一座,进深6.5米,内宽4.8米,高约12米。窟内平面略呈方形,后壁原立佛像两尊,现仅存一尊,高约3米,左右两壁满雕大小不一的佛龛四百寺个,龛内雕一佛二菩萨或交脚弥勒佛等。龛相及其侧旁多刻有飞大、化生、莲花、帏幔、璎珞等。佛座下有力士及形象生动的蹲卧狮兽等。从雕刻技法看,为北魏作品。窟外北壁刻有唐代佛龛,雕有面形丰满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现存有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等题记。

  【永宁寺塔墓】

  在河南偃师县西18公里。西距汉魏故城西墙420米。此塔位于永宁寺内。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最大寺院,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洛阳伽蓝记》载:“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台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扉上有五行金钉,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镮铺首,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译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塔为人所焚。现存塔基为正方形土台,各长50米,台高3.6米。土台上残存一部分塔基,顶层用上坯垒砌,呈正方形,边长10米,残高2.2米。下层四周堆积被烧焦的土坯、砖、残佛像头等。底部残存有方形柱穴,系上坯筑成,约0.5米见方,内有木柱残迹。塔基附近有大量佛像残片及砖瓦堆积层,应为永宁寺遗迹。

  【玄奘故里】

  在河南但师县缑氏镇。玄奘(602—664)本名陈袆,洛州缑氏(今偃师缑氏镇)人,号称三藏法师,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和翻译家。后人为纪念他的卓越成就。在此建永庆寺。寺内大殿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四周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玄奘从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一生从事佛教研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历时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到长安,随即应召去洛阳见唐大宗。贞观二干二年移住大慈恩寺,在此翻译佛经,著作《大唐西域记》。

  【孝敬陵】

  在河南僵师县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南依嵩山,北临洛河,登陵远望,东南群山耸立,西北岗峦迭起,山下伊洛如带,平畴似镜,树木葱冢,山河如画。陵为唐太子李弘的坟墓,俗称太子冢。李弘(651—675)字宣慈,是高宗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立为太子,因与武则天政见不合,被赐死,追谥孝敬皇帝。陵墓布局严整,高50米。东北角有一小冢,是哀皇后的坟墓,俗称娘娘冢。周围有十二个小上丘环抱,布成方形。东、北、西门外各有石狮一对,南门有石虎一对。向甫分东西布列石人三对,石马、望柱各一对。陵侧有唐高宗撰书的《睿德记》石碑一通,高5.47米。整个陵区占地527亩。

  【灵台】

  在河南但师县大郊村附近,即汉魏洛阳故城的南郊。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合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方圆约14.000平方米,东西有夯筑的墙垣,中心建筑方形高台长宽各约50米,高8米。台顶已塌毁成椭圆形平面,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原来建有回廊,现仅存建筑遗迹。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达台的第二层,两旁为回廊。顶都是观测天象的场所,四周为观测人员办事的衙署。从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建合起,延续到公元四世纪初,约经250年始成。灵台是东汉王朝大史令下的一个机构,著名科学家张衡先后两次任太史令十余年,主管这一工作,并创制浑天仪和侯风地动仪,著《灵宪》等书。

  【辟雍碑】

  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在河南偃师县西南东大郊村。晋咸宁四年(公元275年)立。1931年出上于村北西晋大学遗址中。碑文记载晋武帝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大学)视察的事迹。碑首和碑身整石凿成,碑首西边有蟠龙伏绕。正文隶书三十行,行五十五字。碑阴分排刻有太常、散骑等行政学官和博士、助教、主事、司成等教职人员及礼生、弟子、门人、散生等郡籍姓名,多至四百亲人。碑文采用晋隶,字体比较灵活,具有独特风格。

  【千唐志斋】

  在河南新安县铁门镇。收藏有历代墓志和其他石刻共一千三百七十四件,其中唐代墓志有一千余方。均为清末至民国初在洛阳邙山出土;为家居此地的张钫所集。1935年建砖券窑院,将石刻镶嵌于三个天井院和十五孔窑洞内外壁间,名为“千唐志斋”,章炳麟篆额勒石。其中有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王译等人所书的条幅及横披石刻和郑板桥所画竹子四扇屏石刻等,另有近代康有为、于右任、许震、李根源等人为张钫题词石刻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