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番禹县清远县





  【南昆山】

  在广东龙门县。方圆20公里。主峰高1.200米,到处是奇岩峻石,飞泉溪涧,鸣禽走兽,风景清雅。著名的有:龙穿水瀑布,在下坪,瀑布长四丈多,悬空飞泻,好似银河落天;石窟,在羊坑,窟多而奇,有的石洞长达0.5公里,有的石洞宽广如村寨,可住百人;龙洞,在枫树墩,洞深不可测,传说有龙曾潜藏于此,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腾升上天,留下此洞;仙人足迹在乌泥,传说是仙人下凡的足迹。南昆山虽在盛夏,仍凉风习习,是避暑胜地。

  【屈大均墓】

  在广东番禹县思贤乡,离广州市区约20公里。屈大均(1630—1696)广东番禹人。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墓有志铭碑石一方,记载墓主生平,是书法家吴道鎔撰书,附近还有八泉亭一座和近代画家卢振寰绘刻的屈大均画像。

  【莲花山】

  在广东番禹县东陲,狮子洋西岸。共有四十多座山峰,因山石颇象一朵绽开的莲花,故名,原是古石矿场遗址,遗留的山石矿坑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并有竹林榕荫,瀑布深潭点缀其间。主峰矗立着一座九级八面的莲花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高50余米。莲花塔以北不远处是莲花城,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积约万余平方米,城踞山顶,俯瞰珠江航道要冲。鸦片战争时,林则徐曾在此设防。响应太平天国革命的广东红巾军首领陈显良,也曾率部在此驻扎过。山脚有宽达千余平方米的岩洞,传说林则徐曾在此作临时将帅府。近年增建亭台楼榭,成为游览区。

  【馀荫山房】

  在广东番禹县南村,距广州市区17公里。是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同治三年,举人邬燕天聘名工巧匠,吸收苏杭庭园建筑艺术所建。其东南侧与稍晚的瑜园紧邻,今已成为该园的一部分;另一侧则与潜居、善言两座祖祠紧贴相通,占地约2.000平方米。以池苑与临水楼台馆舍相配合,小巧玲珑,含蓄幽邃。内有主体建筑四座,以游廊式拱桥把园内空间分隔成东西两半,西有石砌河池,池北有深柳堂,池南有临池别馆,建筑细部装饰玲珑精致。东半部则有八角池、玲珑水榭,俺映在绿荫池水之中;还有孔雀亭、来熏亭。园内亭、台、池、馆的分布,借助游廊、拱桥、花径、假山。围墙与绿荫如盖的高树穿插配置,虚实呼应,构成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的庭苑结构。门联所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描绘这名园的一大特色。

  【飞来峡】

  在广东清远县(古名中宿县)城北23公里。是北江流经的一段峡谷,亦称清远峡、中宿峡或禺峡,长9公里,沿江有七十二个山峰,以飞来寺、藏霞洞,飞霞洞景色最为集中。峡中高峰对峙,弯曲狭窄,激流湍急。水花飞溅。沿岸山青水碧,楼台亭阁,恬静肃穆,构成一幅绝妙景色,自古为文人名士所称道。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诗句,就是吟咏这里的峡谷风光。

  【飞来寺】

  亦称峡山古寺。在飞来峡后。为南朝梁武帝时僧人贞俊、瑞霭创建。初名正德寺,唐称禅居寺、广陵寺、广庆寺。南未理宗赐额“广庆禅寺”、峡山飞来广庆禅寺”等。庙宇临江,跨进山门,大雄宝殿前有广东仅得数棵的玉堂春,春天满树白花,香气四溢,殿旁有晚清的祖堂、方丈楼、帝子殿、禅堂、僧舍等,关于寺庙的创立有两种传说:一说是轩辕黄帝二庶子太禺和仲阳化为神人,将安徽舒城上元延祚寺在一个风雨之夜飞来此处;另一说是和尚李飞刨建,偈曰:“我名飞,来到此地便落成寺字,是名飞来。”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袁氏传》,即以此寺为背景。寺后尚有飞泉亭等胜迹。

  【飞霞洞】

  在飞来峡中段飞来寺沿江北上4公里处。登左岸,过锦霞洞石牌坊,踏石阶,入峡山一路去飞霞洞,一路去藏霞洞。深山幽谷,鸟语花香。飞霞洞中有仙观,规模庞大,头门名为飞霞洞,里边有飞霞观、福寿居、康宁所等神祠屋宇,再进还有神殿仙祠,依山势层层直上,正中为三教圣真殿,再上是弥勒佛殿,最高处为无极金母殿。仙观四周还有养性楼、天台大楼、波罗密室等建筑,窗明几净,清幽静雅,故有仙庙之称。藏霞洞有藏霞观、报本祠、养真庐等建筑。两洞峰峦险峻,怪石流泉,到处山景自成。

  【藏霞洞】

  见“飞霞洞”。

  【燕子岩】

  在广东清远县城北83公里。为石灰岩洞穴。由狮子洞、桃源洞和燕子洞组成,内中又多小洞相套,四通八达,上下延伸,宏伟壮观。象礼堂那样的高大洞穴就有二十个,游览全洞需化两天时间。石景变化多端,有似人、似兽、似冰川、似“水晶官”等等,琳琅满目,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