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
在广东博罗县境内东江之滨。亦称东樵山,与南海县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山跨博罗、增城、龙门三县,纵横250公里,属花岗岩穹窿山。罗浮本两山,传说罗山自古有之,浮山由东海浮来,倚于罗山东北,由横贯的铁桥峰将两山相联。罗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81米。浮山主峰称上界三峰,鼎足峭立,与飞云顶并峙。由顶峰俯瞰,层岚积翠,云气往来,但见罗浮山脉四百三十二个大小峰峦,形态各异,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构成朱明、桃源、夜乐等十八个洞天和白水漓、水帘洞等九百八十多处飞瀑幽泉。东晋咸和年间(326—334)葛洪在此山修道炼丹,行医采药,始建庵舍,辟都虚(后称冲虚)、孤青、白鹤、酥醪四庵。南朝梁武帝时将佛教引上山,相继建华首、明月、龙华、延祥、宝积五个佛寺。现有冲虚古观、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遗迹。1945年,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中共广东临时省委、广东区党委、省军政委员会等以此为活动基地。
【冲虚古观】
在罗浮山东麓朱明洞南。初称都虚,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东晋安帝义熙初年置葛洪祠,唐天宝中逐步扩为观。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哲宗赐“冲虚观”额。历代屡经兵燹,清同治年间重修。1945冲虚古观年春夏间,中共广东临时省委、中共广东区委、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等领导机关,进驻观内,曾在此召开过广东省干部会议。
【洗药池】
在罗浮山东麓麻姑峰下,是葛洪把采集到的草药进行清洗制作的地方。池畔有巨石称钓鱼台,刻有清代丘逢甲所题诗:“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采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
【葛洪炼丹灶】
在罗浮山东麓冲虚古观侧。是葛洪炼丹的设施。初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拭被贬至惠州,游罗浮山时,为之题“稚川丹竈”四字。后屡经兴废,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广东督学吴鸿为此灶重写了苏轼题字。灶顶高3.60米,四角形底座边长2.25米,八角形坛体边长0.80米,花岗石砌成。按方位雕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图形和麒麟、仙鹤等灵禽异兽的图案。四角石柱上雕有云龙,据《罗浮山志》载,灶旁曾悬古剑、古镜等物,地上留有五色土,有炼丹残余物质遗留。
【龟峰塔】
在广东河源县城南郊,临新丰江与东江合流处约0,5公里的龟峰山上。始建于唐,郑敬道诗云:“龟峰一望秀苍苍,塔古参天岁月长;阿育规模准创建,释迦合利此安藏。”明万历年间重修。塔高16米多,六角七层,斗洪檐平座,无顶盖。民间流传有“河源塔无顶,龙川塔无影”之说。全塔由青砖和泥浆砌成,内有螺旋梯可登塔顶,结构坚固,外貌壮观。1962年遇6.7级地震仍屹然不动。塔旁有“龟峰古刹”及“金花庙”各一座。
【方饭亭】
在广东海丰县城北1公里的五坡岭。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抗元英雄文天祥从潮阳转战到此。元将张弘范率骑乒突袭,时宋军正在开饭,文天祥指挥力战,不幸被俘,后就义于大部。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五坡岭建此亭。俩侧有明清四块碑记。亭镌刻对联为“热血腔中只有未,孤忠岭外更何人”。亭前山坡原建有“表忠祠”(已圮)。祠侧有莲峰书院,后改为陆安中学、陆安师范。彭湃曾在这里读书并开展对反动派的斗争。解放前,亭、祠被毁,解放后重建。现尚有明清碑刻。陆安师范已改为彭湃纪念中学。
【赤山约农会旧址】
在广东海丰县海城镇东部龙山下。原是“灵雨庵”,1922年夏,彭湃在庵前大榕树下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农会发展很快,会员由六人发展到五百多人。1922年9月彭湃在此庵亲自主持成立了“赤山约农会”,为广东省最早的一个农会。旧址于1965年按原貌复建。
【海丰红宫】
在广东海丰县海城海丰红宫镇内。原为孔庙。1927年10月在彭湃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和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丰人民继四月、九月两次武装暴动后,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同年11月18日至21日在此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会场四周都刷以红色,场内则用红布覆盖墙壁。会上选举了苏维埃政府委员和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纲,并于21日宣布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从此孔庙改称红宫。
【海丰红场】
原为明代藏官廪的东仑。后辟为海丰县体育场。仍沿称东仑埔。在红宫紧邻。1927年12月1日在此举行了有几万人参加的海丰县人民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中共中央委员彭湃,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西等,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工农民主政府把东仑埔命名为红场。大门上“红场”二字系彭湃手书。1928年1月5日,彭湃又在此举行南昌起义红二师、广州起义红四师和海丰工农革命军大会师。
【彭湃故屠】
在广东海丰县海城镇东郊龙舌埔。1896年10月22日彭湃诞生于此。1925年3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海丰后,周恩来曾在此与彭湃研究工作,革命军顾问鲍罗庭、加伦将军曾在此住宿。1925年6月革命军回师广州,国民党军阀陈炯明残部重陷海丰城时,故居遭焚毁。现仅存墙基。
【得趣书室】
在广东海丰县城内。原是彭湃读书处。1922年夏彭湃开展农民运动,在这里与赤山。龙山的张妈安、李思贤等青年农民首先成立海丰“六人农会”。常在书室接待来访的农民群众,研究农会工作。1925年3月,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周恩来在这里帮助建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年底,中共海陆丰地委成立后也在此办公(不久迁往鉴湖)。1928年3月海丰苏维埃失败后,此室被国民党烧毁。1953年按原貌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