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盐津县威信县





  【盂孝琚碑】

  在云南昭通市区文渊街原文庙的汉碑亭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城南白泥井出上。碑身由两块石板嵌接而成,上截至今未发现。下截高1.32米,宽0.96米。每行残存二十一字,有十五行,约二百五十余字。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蛇纹。隶书。据考证为东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所立。碑文记述孟孝琚生平。孟孝琚原名孟广宗,是昭通的“南中大姓”。十二岁随父至武阳(在今四川境)学韩诗、孝经,博览群书;改名孟旋,字孝琚。未婚而死。其父下属刻此碑这回家乡昭通,以慰死者的父亲。碑的形体、文辞、书法都是东汉时期盛行的格式和风向,其书法笔意圆劲浑朴,字画遒劲,被誉为“稀世之宝”。

  【霍承嗣墓壁画】

  在云南昭通市原文庙内。1963年在县城东北10公里的后海子中寨出土。1965年迁入城内。墓室由长条砂石迭砌而成,平面为边长3米的正方形,顶部呈覆斗状,高2.2米。室内四壁彩绘题材丰富的壁画,其中有墓主人、侍从、家丁、部曲、中闾侯、金女、玉女等人物七十余个,风格古朴粗犷,形象生动。墓主人像朱唇稀须,戴平顶小冠,穿道袍式合衽长衫,盘膝坐于蒲垫上。其右上方有墨书铭记,说明此墓建于东晋太元十年至十九年(公元385—394)间。墓主人曾官建宁、越巂、兴古三郡太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封成都县侯。特别是部曲中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形象,梳“天菩萨”髻,披披毡,赤足,极似今彝族的装饰,形象地揭示了彝族先民与古文献记载的“南中大姓”的“夷汉部曲”。

  【袁滋题记摩崖】

  在云南盐津县城西南20公里的豆沙关崖壁上。因山路陡峭,隔河对岸崖石壁立,远观俨然一石门,古时因称石门关。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袁滋奉使南诏,册异牟寻为南诏王,途经石门时,为纪其行,作摩崖题名。全文八行,共一百二十二字,首尾可读,楷书,末尾“袁滋题”三字为篆书,摩崖是唐王朝与南诏改善关系,重新和好的重要标记。它补充了文献记录的不足,是南诏史研究中的重要实物资料。

  【扎西会议会址纪念馆】

  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原为江西会馆。有大殿及左侧两层楼房,两屋呈直角,均为当地常见的木结构建筑,殿前场地竖一旗杆。1935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军进入扎西(今威信县人民政府驻地),总部设于殿内,并在侧楼上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奠定胜利的基础,1962年会馆被拆除,1975年在旧址上复原。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长征路居旧址,新建了扎西会议纪念馆和红军烈士纪念碑。陈列室展出革命文物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