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文本罗曼司
作者:何淑英
二、结构形态——“一边是晶体,一边是火焰”
这部小说有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形态,不难看出,《寒冬夜行人》的结构属于故事套故事形式,这种结构类型模仿了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和中世纪欧洲的民间故事,更有文艺复兴时期《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十日谈》的影子。这种对于民间故事结构的模仿表现了卡尔维诺对传统的尊重。然而,单纯的一元线性结构并不能承载他对于世界和文学的理解,他认为:“时间已被分割成许多片段,……它们按照各不相同的轨道行驶与消逝。”[13]表象掩盖下的完满世界是虚幻的,支离破碎恰是它的实质。生活中每个时刻都是由一些新的事物组成的,作品主人公对小说下文的寻找不断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阻挠,愈是想回复到最初的“零”位置,反而离开这个位置越远,那个在冬夜里的旅人的故事便永远被搁置了。
时间的线性形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对小说空间形式的重视。卡尔维诺在《寒冬夜行人》中表现了极大的随意性和游戏性,他不时离题,打断主线故事的叙述,“复制”和“增殖”了主题、情节、人物、背景都不同的,完全开放的,拥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结局的内部故事,在结构安排上表现了高超的组合艺术技巧,作品呈现出模块化的空间特点。稳定的外部框架故事和多元开放的内部嵌入故事的关系符合卡尔维诺关于晶体和火焰的论述,在《美国讲稿》中关于“精确”那部分,卡尔维诺借用几何学的晶体模式阐述了他对于小说结构模式的新鲜见解:“一边是晶体(象征表面结构稳定而规则),一边是火焰(虽然它的内部在不停地激荡,但外部形式不变)。”[14]卡尔维诺认为这是两种百看不厌的完美形式,他喜欢晶体的宁静,同时不排斥火焰的跳荡和有序。《寒冬夜行人》正是兼容了这两种形式的典范之作,在总体结构稳定的框架内,运用后现代小说戏仿和拼贴的创作技巧,把十个嵌入故事写得摇曳多姿,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于多元文化的追求。
“戏仿”是对已有的文类、形式、结构、文字、韵律、风格、口吻等方面进行夸张的、扭曲变形的、嘲弄的模仿,使其变得滑稽可笑,从而否定小说的现实模仿性,颠覆传统小说的意义之维。拼贴则是将各种不相干的文本有意或无意地组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小说叙事结构,形成强大的冲击和断裂感,从而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卡尔维诺戏仿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出现的十种小说类型,如《寒冬夜行人》戏仿侦探小说;《在马尔堡市郊外》戏仿乡土小说;《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戏仿日记体小说,同时又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味道;《不怕寒风,不顾眩晕》模仿革命小说,其间关于暴力与性的描写颇似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向着黑的下边观看》显然是一篇谋杀故事,有点像黑社会杀手小说;《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类属心理小说,绑架者掐准时间打电话,本来对电话铃声过敏的大学老师接了电话,卷入一场意想不到的事非中,好莱坞影片中常有这类情节;《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有博尔赫斯迷宫小说的特征;《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明显是日本川端康成式的新感觉派小说;《在空墓穴的周围》具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最后结局如何》写一位男子为了再次邂逅那个曾经邂逅的女子,用意念把不相干的人和事都pass掉了,这是一部幻想小说,现代电影中时常出现这类镜头。这十部小说都只有开头,作家漫不经心地将不同风格特点的小说并置在自己的作品中,各个片断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它们相互反衬,构成一个多彩的世界,造成结构的形式美感,使人获得意义断裂的特殊审美感受。同时,所有片断指涉含糊,大部分人物既不知来历,也不明去向。在这一文字编织的世界中,作者不提供任何意义阐释,不追求任何终极真理,只在纯文本游戏中追求语言快感。借小说中理想读者柳德米拉的话说,就是只管叙事而不强加某种世界观。在这十部内部故事的结构安排上,火焰的跳荡特点可见一斑。但这十篇故事又不是绝对孤立、散乱地拼凑在一起,它们的标题连在一起,又成为另一部小说的开头:
寒冬夜行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顾眩晕,向着黑的下边观看,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线,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结局如何?
这正表现了火焰的另一面即“有序”。
从这种匠心独具的内部结构安排上,我们看出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大胆实验。在内容上,这些小说种类混杂,卡尔维诺消解了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把阳春白雪的雅文学品类和下里巴人的亚文学品类自由拼贴在一起,显示了后现代时期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现象的影响,呈现出“狂欢化”的特点。
一般来说,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经历了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辉煌时期之后,已经走到了尽头和末流。许多作品极端讲究技术操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呈现的信息纷繁芜杂,意义层面过分平淡浅薄,人物支离破碎,导致的后果是读者对作品望而生畏,作家的创作严重枯竭。卡尔维诺创作于一九七九年的《寒冬夜行人》则预示了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学向传统文学的某种回归。它具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实验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时又有意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主题模式和结构技巧。它的“晶体”与“火焰”并存的结构,雅俗共赏的内容,使全部文本闪烁着智性的光芒,它的轻松幽默、机智有趣和意蕴隽永赢得了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何淑英(1970- ),女,文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中国计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理论研究。
①http://www.centerforbookculture.org/context/no1/barth.html,John Barth.“The Parallels!"Italo Calvi-no and Jorge Luis Borges,译文参照卡尔维诺中文站,约翰·巴思的《“平行性!”:卡尔维诺与博尔赫斯》,相同内容也可见于萧天佑译《美国讲稿》“形象鲜明”篇(《卡尔维诺文集》,译林出版社),笔者认为前者译文较好。
②[14] 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M].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③参见胡全生.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与人物塑造[A].外国语[J].2000.(4).
④⑤⑥⑧⑨[11][13]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卡尔维诺文集[M].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⑦转引自陈世丹.后现代主义小说审美之维[A].学习与探索[J].2000.(2).
⑩维·什科洛夫斯基.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结构[A].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2]戴维·洛奇.小世界导言[A].小世界[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