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希望:缘于震撼心灵的黑暗
作者:刘高峰
作品第一次引用是说“桀骜英勇如裴多菲者,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这就是说裴多菲退却了。但鲁迅则不同,他不愿“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虚妄”之中,他不但要寻找“悲凉漂渺的青春”,还要寻找“身外的青春”,总之是不愿放弃。作品第二次引用,是续接前文所引的裴多菲的“希望”之歌的思路而来的。这就是说,要彻底抛弃“希望”,就要彻底抛弃“绝望”,把“希望”和“绝望”都彻底虚妄化,完全掏空,才能轻装上阵,欲与“暗夜”同归于尽——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肉搏”是一种躯体的搏斗,作者在精神上已不抱什么“希望”,也无所谓什么“绝望”,完全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做法。而且“由我”一人进行,与别人无关,誓与“暗夜”同归于尽。这与《影的告别》中“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的境界近于相同:这是彻底的“无”向“有”的转换,希望出现了转机。但是——
暗夜又在那里呢?……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鲁迅正准备进行“肉搏”时,却突然没有对手了!这又和《这样的战士》中所描述的“无物之阵”又是多么的相似——
但他举起了投枪。……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但他举起了投枪。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但他举起了投枪。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鲁迅在《希望》中把自身心灵中黑暗都展现出来,试图在各种矛盾的充分激化中寻求一个最终的解决。但是各种矛盾相互激荡、冲突,不仅难以解决,而且纠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在这漩涡的核心就是鲁迅的心灵的黑暗。但作者在谈到创作《希望》时这样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但通观全篇似乎给青年之希望的寥寥。如果算是希望的话,那就是鲁迅独自承受着心灵黑暗的重压,为青年乃至于更为广泛的人群换来一线光明和希望。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刘高峰,男,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①鲁迅.为“俄国歌剧团”[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382页.
②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北京: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0期.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A].鲁迅全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45页.
④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19页。
⑤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1页.
⑦十三州志[A].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篇第一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
⑧鲁迅.两地书[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