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作者:彭 姝




  摘要: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理论,特别是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理论,以美国后现代主义先声——《洛丽塔》为对象,试图从体裁、叙述特点以及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分析它后现代主义性质的写作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从而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虚构本质文字游戏反讽与戏仿
  
  前言
  
  在美国,美籍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被视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继福克纳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验小说最有影响的先驱,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五年这二十年间最有贡献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他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他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基本的一点,就在于纳博科夫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走向后现代主义文学。
  我国学者编写的《美国文学史》或“二十世纪美国小说经典”“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之类的选本或概论,也为纳博科夫留下一席地位,或将纳博科夫的创作归置于“后现代主义”,将他视为与约翰·巴思、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一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或把他看成“较早崛起的黑色幽默作家”,或将其创作看成“美国后现代小说的滥觞”,而且还注意到《V》与《万有引力之虹》的作者品钦正是纳博科夫的学生,巴思、霍克斯、巴塞尔姆均是纳博科夫的崇拜者,约翰·厄普代克也受过纳博科夫的影响
  而纳博科夫一九五八年在美国出版畅销书《洛丽塔》,则象征着后现代文学出场。《洛丽塔》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声。作品讲述的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移民知识分子亨伯特对十二岁少女洛丽塔的恋情故事。亨伯特为了要接近洛丽塔而娶她寡居的母亲夏洛特·黑兹为妻,夏洛特不久便死于车祸, 亨伯特就占有了洛丽塔, 并带着她在美国各地旅行。后来洛丽塔被奎尔蒂拐走, 亨伯特历经艰辛,找到了奎尔蒂并将其击毙, 亨伯特因此而入狱, 写下了这“白人鳏夫”的忏悔录。本文将从《洛丽塔》的体裁、叙述特点和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分析它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一、体裁:横看成岭侧成峰
  
  小说讲的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情故事,因此有人把它当作一般的爱情故事阅读。整个故事并不复杂,至多只是一个广大的背景。现在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已经不只是爱情小说这么简单和肤浅。
  后现代小说往往是跨体裁的创作,往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一点在这部小说中可见一斑。小说开篇即说是一部“白人鳏夫的自白”,具有某种传记的特点。它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亨伯特一生的奇特经历,又借托“约翰·雷博士”之口,对传记中的所有出场人物作了一个最后交待,结构十分完整。小说第二部前半部分记叙亨伯特携洛丽塔游历美国的过程,以游记的笔法让读者跟随主人公周游了大半个美国,甚至时时还需找出地图来验证一番。小说第二部的后半部分,洛丽塔失踪前后的故事又宛如一部侦探小说。陌生人的出现,洛丽塔的变幻莫测,使悬念迭起,处处暗藏玄机、暗示;直到故事结尾,真相大白,读者反过头去重新核对,会发现一切严丝合缝,无破绽可寻。这一部分故事的确像一个大谜团,大谜团之下还缠绕许多小谜线。大至整个故事,小至亨伯特和奎尔蒂在旅店住宿登记时所使用的化名,均含有某种背后的意义。
  
  二、叙述特点:虚构本质与文字游戏
  
  1.虚构本质
  从五十年代起,后现代小说的出现使得现实真实因素在小说中被迫退出统治地位,大量虚构真实因素的涌入,使得现实性因素变得复杂、隐晦起来,真实本身已不再可能像以往的现实真实那样一目了然,那样稳定不变。真实在虚构中变得隐晦含混,游移不定,无法确认,小说创作显出非理性的倾向。
  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现实是虚构的,人们不能确定什么是“真实”。一般读者趋于将小说世界与客观世界等同起来,这是后现代小说作家最忌讳、最想避免的东西,因此他们认为要对读者大喊一声,或者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小说世界与客观世界存在着区别。在小说的叙述中,后现代作家常常插入超然于小说人物之外的“我”,对读者明言“我讲的故事是虚构的”,譬如第一部第三章,“阿娜贝乐,跟作者一样,也是个混血儿”。这里的“作者”是指自白书的作者亨伯特,即第一人称的“我”,可小说不用“我”而用“作者”两字,故意将第一人称陌生化,拉开隐含作者与文本、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本来是第一人称的“我”在向读者倾诉,突然,这种倾诉的氛围被打破,好像在说另一个人。类似这样的叙述手法在文中比比皆是,它没有从头到尾都用“我”来叙述,而时不时地讲“亨伯特”如何如何,又譬如“亨伯特在强烈的白炽光照射下大汗淋漓,低声哀号,在同样是大汗淋漓的警察的蹂躏下,已准备好更进一步的‘陈述’”。作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头脑里时刻都有一根弦,即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距离。
  事实上,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夹带第一人称侵扰叙述(intrusion narrative)是后现代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手法。
  另外,《洛丽塔》中的人物也是虚构的。小说一开始,就已经在暗示自己的虚构性。作者在所谓的“前言”中告诉我们,《洛丽塔, 或一个白人鳏夫的忏悔》的作者亨伯特先生, 以及他的文字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洛丽塔(“理德·弗·席勒太太”) 都已经死亡。这无疑是在预先宣布,这个故事完全是“死无对证”。而即使亨伯特确实存在,洛丽塔实际上也只是个幻象而已,是亨伯特意念力量的产物。亨伯特在占有了洛丽塔之后说道:“我疯狂占有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梦想中的洛丽塔——或许比洛丽塔更真实;重叠又包容了她;在我和她之间浮游,没有欲望,没有感觉——的确,她自己是没有生命的。”
  小说中还有一个虚构的读者,即书中前言部分出现的心理学家约翰·雷。一般而言,小说序言的作者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约翰·雷却是不折不扣的虚构人物。
  作为亨伯特的自传成文后的第一位“真实”读者,约翰·雷的序言可以看作是一篇读书报告。他在序言中只字不提洛丽塔所受到的伤害,只是简单地将亨伯特的问题归结为心理疾病。他不仅相信《洛丽塔》是亨伯特的真心忏悔,还进行了一番道德说教:“《洛丽塔》应该让我们——家长、社会工作者、从事教育的人——提高警惕,加强重视,创造出更安全的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一代人。”面对这样牵强附会的读解,读者本能地会加以排斥。约翰·雷所代表的是迂腐的道德家和平庸的心理学家,纳博科夫借他之口对这两类人进行了嘲讽。
  
  2.文字游戏
  《洛丽塔》是用英语写成,其中掺杂了法语、拉丁语等。这种多语种写作技巧说明了《洛丽塔》的主题的多元化,是文学全球化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在小说中,纳博科夫还发挥了他擅长玩弄换音词、双关语等文字游戏的本领。比如小说中出现了一个与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合作《小仙女》的叫维维安的人物。那维维安到底是谁呢?事实上,纳博科夫在这里跟我们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维维安·达克布鲁姆正好是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的字母颠倒组合(anagram) , 组成维维安·达克布鲁姆的十五个字母, 也正是组成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十五个字母。又比如在洛丽塔与奎尔蒂发生关系之前, 洛丽塔的母亲就提到了奎尔蒂的牙科医生叔叔,并且送洛丽塔去了一个叫做“Q营地”的地方度假,“Q营地”中的Q, 在这里当然是暗示奎尔蒂(Quilty) 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而奎尔蒂(Quilty) 的拼写多少让人联想到“负罪”( Guilt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