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美丽与哀愁
作者:姜彩燕
关键词:人性美人情美悲剧感命运感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风格别致的代表性作品 。它写的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平凡的坎坷,可是却表现了不平凡的美"①。自作品问世至今,其精湛的艺术技巧不知倾倒了多少读者。为什么这篇作品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引得那么多读者不断流连低回?我想,除了作品本身那独具的湘西地方色彩以及浓郁的抒情诗气氛之外,作品所呈现出的古朴的人情人性美以及蕴涵其中的令人叹惋的悲剧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正是试图透过作品表面的“美丽”来发掘其中隐伏的深深的“哀愁”,把握其美与悲的双重意蕴。
一
《边城》构筑的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世界。清澈透明的碧溪咀,寂静和平的茶峒城连同那个热烈欢快的端午节,都呈现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古朴美。美丽的边城与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灵,构成一幅动人的天然图画。这里所有的人,无论贫富贵贱,几乎都是淳朴善良、可敬可爱的。他们总是待人以诚、与人为善,信守着灵魂的纯洁与天真。作品中的老船夫勤劳本分,仁爱慈祥。撑船摆渡几十年,风雨无阻,而且他把这视为本分,额外之财分文不收。当有人塞钱给他作为答谢时,他会以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予以拒绝 。实在盛情难却时,就去用这些钱买些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挂在自己的腰边,过渡的客人有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他那爽直豁达的性情,轻利重义的品德,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对孙女无微不至的关怀,都集中体现了茶峒人的美德。掌水码头的顺顺也是个大方洒脱的人,他喜欢交朋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以及游学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而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都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 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所以,这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都是有口皆碑的。这里的商人也不见利忘义。老船夫去买肉时,屠户不愿意收钱,实在拗他不过,称肉时总选最好的一处,且故意把分量加多。就连此地的驻兵也从不扰民。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而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做妓女,也永远那么淳厚。她们“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片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桃源世界。这里的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里,乡村与城镇、士兵与百姓、过客与市民,甚至人与动物皆能和谐相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所以说《边城》是有美皆备的,它“简直就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②。然而我们发现,沈从文一方面竭力在作品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已经预见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所以,小说结尾写到那座作为小城标志的白塔在雷雨之夜轰然倒塌的情景。白塔不仅关系着小城的风水,而且已经成为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塔的倒掉因此预示着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
二
其实三十年代的湘西地区并非世外桃源。一九三四年,沈从文曾从北平返回故乡一趟。他对湘西的印象是“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来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利惟实庸俗人生观”③。出于对湘西的挚爱,也痛感于当前现实的黑暗,沈从文追溯既往,思考未来,写出他记忆和理解中的湘西的人情世态。《边城》写的正是往日的湘西,是现代文明浪潮尚未大举侵入的封闭的山村社会。从作品所点明的茶峒“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 ”、“皇帝已不再坐江山”来看,作品写的是民国初的湘西,是作者幼年心目中的湘西,或者说是作者离家近二十年,在大城市中颠簸十多年中所深深怀念的、梦幻中的湘西。作为一个湘西赤子,沈从文的全部生活感性都离不开对湘西世界的直面和怀念。虽然《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作者仍然希望通过对那湘西故土的如诗如梦般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④。如汪曾祺所言,《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⑤。其中隐约透露出沈从文面对历史大潮裹挟下的湘西世界所抱有的一种伤感、困惑和无奈。他将遥远的边城里发生的故事写得如此平淡,以致使他内心的隐痛几乎被淹没在环境的牧歌情调里,从容的叙述几乎使人难以觉察到作者心底的深长叹息。然而,作品中人物的遭遇仍然使我们在感受爱与美的同时,也体会到痛苦与不幸。
如果说《边城》是作者构筑的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翠翠这个名字的来历正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关系:“为了住处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她“在风日里长大,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恬静温柔,纯洁坚贞,从外表到内心都晶莹剔透、姣好无比。她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既体现出人性中自然、优美、健康的一面,也反映出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情怀 。沈从文说过“美丽总是愁人的”,“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其实,这也正是翠翠的写照。 翠翠的出生背景本身就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她的母亲在十五年前同一个军人相爱并怀了孕,但却结婚不成。他们本想逃走,但一个不想违背军人的责任,另一个又不想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就先服毒自杀了。翠翠的母亲待生下翠翠以后,去溪边喝了许多冷水自尽。翠翠在外祖父的抚养下渐渐长大,等待她的即将是怎样的命运呢?可以说,翠翠是幸福的,不仅因为她生长在美丽的边城,而且无论是天保、傩送,还是老船夫、 杨马兵甚至船总顺顺,都深爱着翠翠,且彼此间又怀有亲切的感情。然而她又是最不幸的, 她的父母双双殉情而死,她和外祖父的生活虽然恬淡、平静,但在翠翠敏感的心灵里总隐现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寂寞、孤独、忧伤之感,以及对孤独的莫名恐惧,她甚至会在无人的时候独自垂泪。老船夫虽然一心要把她交给一个可靠的人,但爱她的大老与二老却一个不幸被淹死,另一个黯然远行。而与她相依为命的老船夫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心力交瘁而死,只留下翠翠独自守着渡船,在迷茫与无望中等待情人的归来。所以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⑥。对于这出悲剧,沈从文有意回避或冲淡了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而是设计了许多误会。比如,当地恋爱的方式有车路和马路两种,车路是汉族人的风俗,婚约要正大光明,就得请媒人带着彩礼前来相见;而马路是少数民族的求爱方式,要在远处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才能赢得爱情。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都钟情于翠翠。大老选择了车路,于是托杨马兵作介绍人。在杨马兵看来,老船夫是完全可以主宰翠翠的婚姻大事的,因此大老的命运掌握在老船夫的手里。可是老船夫出于对翠翠的尊重与爱,不愿意包办这场婚姻,所以当大老托人说媒时,他就去征求翠翠的意见。翠翠虽然只倾心于二老,但是可能因为她年龄小,也因为浑朴天真,贞静含蓄,不好意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使得老船夫无可措手,只好将大老两次托人提亲都不置可否地搪塞过去。而当大老打算走马路时,才知道二老也爱上了翠翠,他们于是准备公平竞赛。可是等到二老一张口,大老知道根本不是二老的对手, 因此抽身退出,远走他乡,结果酿成大老在烦恼、悲哀、愤慨之中水鸭子反被淹死的悲剧。 深爱着翠翠同时又深爱着哥哥的二老对老船夫吞吞吐吐的行为非常反感,认为是他害死了大老,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他的父亲顺顺。船总对老船夫一向和睦友善,但他因为大老的死而有些伤心,不愿意让间接害死大儿子的女孩作二儿子的媳妇,致使二老也远下桃源。最终导致老船夫的努力失败,并在忧心如焚中猝然而死。这出悲剧表面上看来真如沈从文所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但细细品味,却发现故事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误会或不凑巧,这和他们所特有的那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不无关系。从整个小说的叙事情节看,作品中无论是祖孙之间,还是相爱的情人翠翠与二老之间,始终没能倾心交谈过一次,他们都把自己的爱与希望、孤独与痛苦默默埋藏在心底,致使作品从头至尾笼罩着一股压抑了的悲哀。所以,翠翠本应处于悲剧的中心,可实际上却一直置身于悲剧之外。她不知道天保是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落水身亡的,不知道傩送离乡远行也是因为无法得到她的爱,她甚至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所致!只有这一切都已发生 ,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了之后,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晚上。因此,金介甫说:“《边城》总的来说是写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