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精神、意识、灵魂的升华
作者:廖 凯 王 宏
艾略特认为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是“传统的”,他们具备一种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并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而是对古今欧洲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准确把握了贯穿于整个欧洲文学的历史脉搏。唯其如此,才能使其作品融入传统的体系,并进而在传统的参照下凸现出它的现实价值(11)。这一观点与劳伦斯所描述的(诗人几乎永远只能在传统这把巨伞上撕开小口子)意思实质相同:传统力量是强大无比的,绝对的。但艾略特笔下的传统似乎是创造力的归宿,而劳伦斯笔下的传统则成为创造力的死敌,是创作所必须要突破的巨大障碍;在艾略特笔下,诗人的创造与传统之间,是调整与被调整的建设性关系,是对立之上的调和;而在劳伦斯那里则是突破与阻碍关系,几为势不两立。劳伦斯认为,一个真正现代的诗人不仅要摒除传统形式的老套,更要在诗的内质上使诗歌获得新的精神、新的生命。所以劳伦斯在某些方面与英国文学传统决裂,在另一方面又继承并扩展了这个传统(12)。
结束语
艾略特和劳伦斯同时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两位文学巨匠,将意识流创作手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为英美文坛更添不同的风貌。对两位作家诗歌创作的比较将有着深远的意义,使我们能更好地去解读现代主义文学及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启迪后来者。
作者简介:廖凯(1972- ),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王宏(1970- ),女,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苏连云港师专外语系讲师。
①③⑥董俊峰、赵春华:《国内劳伦斯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2),P117。
②⑦吴笛:《诗中的自我、心灵的轨迹》,《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2),P68。
④(12)叶兴国:《论戴•赫•劳伦期斯的继承与创新》,《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3),P98。
⑤袁可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2)。
⑧灵剑:《论劳伦斯的诗学见解与创作得失》,《国外文学》,1999年,(4),P43。
⑨T.S.艾略特:《文学派诗》,引自《西方诗经精华》,花城出版社,1991年。
⑩张燕军:《意识流模糊性、矛盾性、对话性》,《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1)。
(11)余莉:《再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理论》,《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6)。
参考文献:
[1]谢亚群:文化研究网《现代主义研究》。
[2]谈德义:《艾略特诗中的心灵追寻》《流亡与栖居》,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3]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4]周颐:《象征主义诗歌简经》,《外国文学评论》。
[5]维维安•德•索勒品和沃伦•罗伯特编:《劳伦斯诗歌全集》,企鹅出版社,1980年版。
[6]徐齐平编著:《英美现代散文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