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五四”时期中国小诗创作特征探微

作者:曾宏伟




  本期小诗主体色彩强烈,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倾性,与现实社会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五四”的落潮,社会形势的剧变恶化,缺乏精神支柱及正确领导的知识分子不愿再直面残酷的社会现实,而是转向自己的心灵世界:诗人们借小诗这种形式抒发主体情绪与感受,表达自己对于宇宙、世界、人生的思索;泰戈尔的类似格言的哲理小诗以及日本的写景抒情短歌、俳句的影响则加快了这种转向;从俞平伯、朱自清的写景抒情小诗到汪静之等湖畔诗人的爱情小诗,再到冰心、宗白华的哲理抒情小诗,无一不打上主观情绪的深深烙印。冰心在其“爱的哲学”支配下,歌颂母爱、童真,赞美大自然,这是她着力构造的理想世界,因为“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11);而宗白华则很明显受到冰心的影响,他的“《流云》与冰心的小诗一脉相承,也写母爱、童真”(12),而且“他自幼沉醉在大自然的摇篮里……使他形成了‘自然无往而不美’,‘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的审美观念”(13),因此描写大自然,在自然中发掘和表现美与哲理,也是他的小诗的一大主题。而在两人各自的代表作中,绝大多数小诗都包含有第一人称代词“我”,如“我的心”,“我的朋友”,“我不忍离开你”,“我的头发”,“花儿,你了解我的心么”,“我怎忍采撷你?”,“我颂扬投火的飞蛾!”等等,诗人的主体形象、主观情绪通过这些或显现或隐藏的第一人称显得十分鲜明、清晰、突出。于是在时代因素、外来小诗以及冰心、宗白华的小诗的共同作用下,再加上诗人们对这种小诗在审美情趣上的纷纷认同,以小诗表现主观情绪和心灵的时代潮流终于形成了。对于这种具有内倾性、表现个人典型情感的小诗应予以客观的、公正的评价。诗人表现自己的内心,抒发个人情感,属于文学表现的一个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它是正确的,因为文学表现的领域、对象是广阔而众多的,不应人为限制或指定;而主观地表现诗人情感,显示诗人个性、风格也正是文学艺术这种精神门类所追求的。因此,对这一股潮流应一定程度地肯定。但另一方面又应看到,正因为此期小诗太倾向于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诗人们只顾在自己心灵的园地上耕耘,吟唱着自己的得与失,一心营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从而导致小诗表现领域的狭窄,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学表现领域的另一面:文学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反映。集体的内视,使社会现实这一块表现领地出现了空白和荒芜。在此期的小诗里,读者们是难以发现有关社会状况的记录的。“五四”退潮后黑暗、动荡的社会,国家、民族的灾难,饱受战争蹂躏的人民的呻吟与呼号,在同期的其他文体里有着详细的记录,而小诗中却很少很少。因此,本期的小诗在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太清淡,清淡到空虚了”(14),其“最大的缺憾是没有把握到现实”(15)。这样,其消极影响是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期小诗又有着很大的局限。
  本期小诗在风格上大都纤丽柔婉,文笔优美,清隽淡远。诗人们或受泰戈尔清新婉丽的诗风濡染,或模仿日本短歌俳句幽穆清新的气息,或继承中国古典诗歌“闲和静穆,天真自然,寓浓艳于冲淡之中”(16)的风格和意境,或将上述两种(或三种)风格杂糅为一体,在其诗作中调和出清丽秀逸的韵味来。如冰心的小诗接受泰戈尔的影响并继承中国古诗的风格;宗白华的小诗偏重于接受传统诗歌影响,但也有泰戈尔诗风的潜移默化在里面;周作人、朱自清小诗的拟日本小诗的风格;俞平伯则融合中外诗歌的风格而略侧重于中国民歌;汪静之的小诗“却颇有短歌的意思”(17),表现出向日本小诗学习并尝试的努力。于是,在他们的带动与影响之下,本期小诗诗风呈现出比较统一的态势;但是具体到每一位诗人,其风格又略有差异。宗白华的诗有着唐诗的清新秀丽,情韵悠然,但又富有哲学的气质,难脱理性的沉重,具有一定的瘦硬度;冰心的小诗词句清丽,意境优美,饱含情感,爱意融融,字里行间难掩女性特有的温柔多情以及浓浓的爱心,具有母性的伟大,儿童的纯真,大自然的娴静。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至清至纯、柔情似水的情感理想世界;朱自清的小诗体态娇小,玲珑剔透,多采用散文笔法,善于抓住心灵感触的一瞬,随意而就,自然成篇,音韵和谐,情感细腻,冲淡平和;汪静之的爱情小诗则“充满清新明快的青春气息”(18),纯洁天真,大胆泼辣,用语直率,但又情深意切,形成了特有的情诗风格。
  
  作者简介:曾宏伟(1972- ),四川三台人,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
  
  ①(17)周作人.日本的诗歌.周作人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②俞平伯.忆游杂诗•序[J].诗,1922.
  ③朱自清.杂诗三首•序[J].诗,1922.
  ④周作人.论小诗[J].民国日报.1922.
  ⑤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Z].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⑥鲁迅.通信[J].新潮.1919.
  ⑦杜荣根.无形之形式——论小诗.寻求与超越[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⑧(12)(13)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⑨(11)人民文学编辑部.繁星•春水•导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⑩朱自清.短诗与长诗[J].诗.1922.
  (14)(15)闻一多.泰戈尔批评[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6)宗白华.我和诗[J].文学,1932.
  (18)朱自清.蕙的风•序.朱自清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