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语言的暗示和暗示的思维

作者:王志华




  相较于父女两人,母亲这一形象却常常被忽略了。她作为父女畸恋的参照者,其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小说最后她更是被重点突出出来。面对母亲的最后摊牌,小寒感觉自己犯了罪,但因为有小寒前面曾说过的一句话做底子,这种罪感并不能成为我们阐释的重点。她说:“你(父亲)要是爱她(母亲),我在这儿你也一样爱她。你要是不爱她,把我充军到西伯利亚去你也还是不爱她。”父母疏远实在是父亲的过错。父亲走了,被人羡慕却实则不幸的幸福家庭终于难以维持,这是小寒此时最为关心的,所以她问母亲:“可是你——预备怎样?”这其中是否也有张爱玲生活的影子呢?张爱玲虽出身名门,但家庭的外在体面富裕并不能保证她享有幸福。她四岁时母亲就弃她姐弟而去,因此从小她就少有母爱,少有家庭的幸福。为此,她希图父母和好以使自己能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然而,另一方面,对母亲对无爱婚姻的弃绝她又不无赞赏。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正如小寒一样,她想夺回父亲把他重新交还给母亲,可是父亲终究对母亲无爱了,夺回来又怎样呢?小寒顺从地随母亲回来了。然而她们一起坐在车上,对母亲她又竟然充满陌生感甚至厌恶感。这是否就是多年来少有母爱的一种暗示呢?母亲对她做着周到的安排,小寒又难得地“攀住母亲的脖子哭了”。对母爱的渴望与感动并生,或者对女性(包括自己和母亲)终究被男性(父亲)抛弃的不幸命运的悲悯又占据了心理的上风。感情的多变与不定让张爱玲也失去了方向,因此她是矛盾的。从暗示思维出发,我们发现了情节间貌离神合的线索推进关系,这首先在叙事层面上增强了对故事本身的理解,进而又促使我们将思维深入到了意义层面,对小说进行了全新的透析。先在的暗示思维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于细微处见出玄机。然而暗示思维并不能无有来头地任意生发,如果小说语言随意行止,本身不具有暗示的意味,那我们的暗示思维就不可能进行下去。说到底,是小说暗示性的语言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暗示思维,它们彼此的默契配合最终促成了对《心经》这篇小说的再次阐释。
  
  作者简介:王志华(1976- ),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
  
  ①转引自于青:《张爱玲传略》,《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②张爱玲:《童言无忌•钱》,《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③《苏青、张爱玲对话录》,《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