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文化因素与文学语言理解
作者:张金陵
关键词:文化因素 理解 语境
理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理解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二是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代替。光是熟悉词的形式,知道其表面或基本意义,能正确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并不意味着完全准确的理解。还要熟悉这些话语在一定的语境所传达的是什么信息,即我们应该知道它们的内容和含义。对形式的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准确把握话语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在跨文化交际中,想真正实现沟通,即能准确理解话语所传达的各种信息,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并非是唯一的手段,文化因素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解是一种交际行为。理解信息的过程是交际双方文化概念沟通的过程。瑞士逻辑学家J,B,格赖斯很早就对真实的言语交际作过这样的描述:交际的表达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意念和原有的文化概念向对方发出信息,接受主体则根据对方发出的符号和自己的目的、意念以及原有的文化概念去理解。这就是说,如果双方原有的文化概念相同,接受主体就会完全理解,交际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如中国人形容办事容易爱说:“不费吹灰之力。”英语国家的人也说:“as easy as blowing away dust,”两句话所传达的文化概念和它们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接受主体自然会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全部信息。如果双方原有的文化概念部分相同,信息的沟通也只能是部分的。如中国人用“鹤发童颜”来形容老人精神好,气色好,有长寿相。英语国家的人对这里的“鹤”最多理解成白色,不会与精神、神态和长寿联系起来。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不用鹤比喻老人。又如英语的“child's play”,中国人极易误认为是“儿戏”。其实child's play是something very easily done(非常容易做的事情),强调“简单容易”。而“儿戏”则是像孩子那样闹着玩,往往指对严肃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如果双方原有的文化概念不同,或者相反,接受主体将完全无法理解,信息的沟通将成为不可能。如许多英国人喜欢说的一个俗语“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若从字面去理解会使中国人不知其所云。这是一个英语典故成语,意为“家丑”,在不知该典故之前,仅凭这几个词,信息能沟通吗?又如中国哲学的“阴阳”,中医的“阴虚”“阳虚”等,英语里没有这些概念。《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1982)对阴阳的表述是汉语拼音加注:“yin”(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即使读了括号里的英语注释,也很难使外国人真正理解。由此可见,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影响理解的重要原因。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有三种文化现象值得注意。一是语篇中所反映的传统文化思想,二是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含义,三是语用系统中的文化差异。语篇中所反映的传统文化思想,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不是指个别词语的语义内容,而是指整个语篇的情景内容。它们与学生母语文化的差异不会直接导致对词语意义的误解,但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态度,从而影响沟通和理解。
如林肯的Gettysburg Address 这篇演讲,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鼓舞人心和斗志的一次讲话。但中国学生受儒家学说、正统、忠孝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理解就不如英美人深刻,往往会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虚伪宣传,进而得出“这篇演讲不真实,没太大意思”的结论。一些学生的这种看法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在学生思想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篇文章语言很好,但有些学生不愿意去认真学习、体会、思考,吸取并理解西方文化的理念精髓。这说明,传统文化思想这一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遇到此类情况,老师应该从对比的角度作必要的解释,让学生从中领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误解,正确对待。
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含义隐而不露,难以觉察,交际中最容易发生误解。如“菊”这个词,在汉语里,“菊”的指代意义是菊花,它的文化含义是“拒寒色不移”。中国人喜欢菊花这种品格,赞美之词甚多。如:“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有谁知?”(宋朱淑真《黄花》);“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无须“菊花”二字,中国人也知道写的是什么,比喻的又是什么。但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就难了。因为英语国家的人有与中国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只能按自己的语言国情知识去考虑问题。英语中的“chrysanthemum”指代意义与汉语相同,但其文化含义为“坟场之花”,专为十一月十一日敬献先灵用的。他们不可能把“丹心独抱”“抱香枝上”,甚至“千古高风”跟菊花联系起来。另外有些词语本身并不具有某种文化含义,却能使人联想到某些具有文化含义的词语。可以说这类词语是具有民族文化涵义词语的活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更加难以把握,更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颜色词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常常通过颜色联想、喻指人的品德和情绪。请看下面这一段话: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不懂文中颜色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民族文化含义,只能是不明所以,何谈正确的理解?本段文字中,这些颜色词使人联想到的文化含义分别为:white 是“忠实可靠”;green 是“病色”;blue 表示“沮丧”或“悲伤”;词组in a brown study 意思是“沉思”;in the pink这个词组是一个幽默语,意思是“身体很棒”。所以上一段文字的真正含义是:
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一直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理解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总是在一定的场合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场合就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环境。语言文化环境不同,词语的意义也随之千变万化。英语汉语都有“简约”“灵活”“一词多义”等特点,因此把握语言文化环境就显得更加重要。语言教学讲究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词汇的选择以常用词为准。常用词多为多义词,多义词词义多,用法也多。怎么区分?要靠语境。如动词“take”,少说也有三十几个词义,更不用说为数众多的短语动词和搭配了。汉语中的“打”字也意义繁多,可以搭配成“打人”“打钟”“打中”“打饭”“打扮”“打包”“打岔”“打鼾”“打电话”“打官司”“打官腔”“打得火热”等意义完全不同的词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