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坛经》的现象学诠释

作者:郝春燕




  《坛经》心性观虽吸收儒道的思想,形成的却是自己独特的心性观。庄子的物化、心与形的关系已经摆脱儒家的实,摆脱世俗的仁义礼智的执著,终究没去掉物与我的分别,心与形的分别。在《坛经》中已经消除了二元对立的分法,性相如如,在慧能看来,并无色身与法身的区别,色身是屋舍,佛在自性中。佛并非外在之物,“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此乐无有受者,亦无有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 (机缘品第七)庄子认为形是心的对立面,所以才有离形去知的坐忘,心虽然主宰形,仍然有形体支配的成心。表面看与众生与佛相似,实际有质的区别,一个心形仍然有分别,一却完全在心性自身中讨论执著与不执著。
  心性论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一种与儒家,道家不同的美学观。儒家注重的人是伦理礼仪的人,讲求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伦呼应,因此注重的是人的各种执著,以之认识人的存在。所以注重人格的修养,也就是德的修行。其美学思想就在于世俗人生,文以载道,主客二分思维,强调历史的可靠性,总从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贤人来讲道德伦理。道家代表老子所探讨的主要是自然之道,在美学影响上开创了追求自然真美的思想,反对儒家的教化论,追求虚静淡泊的人格境界,针对儒家的载道论,道家美学体现出得意忘言的言外之意的追求。庄子对人在社会中应如何处世做了精辟的论述,追求心灵的自由,心斋与坐忘终究还是将心与形对立,追求摆脱生命功利,礼教人伦的种种束缚而在精神世界作逍遥之游。《坛经》则力求探讨佛(人的本真存在)的状态,从心性出发追溯人的存在,并落实到个体的存在上,心性经验诠释个体存在。因此不执著的状态,圆融无滞的境界则成为美学上真如境界的启示。此外其本真的不执著,形成现象学的真实观,真实在意识的建构中,不执著于自然的文字意思,而是以自身不执著的意识去领悟真实。真实观美学启示了中国文论对“实录”“征实”的真实观的突破,开始对“身外之真”进行关注,在古代诗论中表现为言外之意,言外之境,重神韵,重神似。而顿悟的直觉意识形成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别材别趣的审美追求。禅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参禅者通过直觉式的妙悟去体验自性,体验不执著的圆融境界,进入诗意的此在。文学艺术是存在经验的记录,文论家强调以自身的体验去认识作品,超越文字体悟诗意化、个性化的生存方式,也可以说正是源于《坛经》对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探讨。对《坛经》进行现象学的解读也许是一种误读,但在这种不同文化背景,超越时空界限的比较理解中,《坛经》带给我们的哲学思考和美学启示是丰富而有意味的。
  
  作者简介:郝春燕,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①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②③④陈嘉映编著:《存在与时间读本》[M],三联书店,1999年11月北京第1版,第19页,第24页,第24页。
  ⑤⑥⑦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第344页,第345页,第345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