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见微知著
作者:曾昭涛
关键词:背景 故事 场景 层次主题 对话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他的文章独具一格,一九五四年因《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等了一整天》①(1933)是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的代表性作品。海明威曾经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冰山的比喻:“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说明作家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才能含蓄简约;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自会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换一种说法,即他的作品好像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深藏水下。文学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的分析向来十分活跃,评论的角度非常多,但从背景描写分析他的作品的还比较少。对《等了一整天》关注不多,只有个别评论。《等了一整天》主要由父子对话和父亲猎杀鹌鹑的场景及儿子单独留在房间的空白构成。理解这一空白就成了探究八分之七的水下冰山的主要内容,完成这一过程的线索主要在于父亲的打猎场景。透过背景描写的分析,理清背景与对话的关系,找出背景对主题的衬托作用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从“ 冰山理论” 出发探索其背景对揭示主题、解读对话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社会背景选择弱势对象为主人翁,突出“重压下的优美风度”,意味深长。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情绪很低落。但是海明威却非常活跃,充满活力,进行广泛游历,他的作品也向美国人展示了一种活力。他这个时期的短篇小说反映了钓鱼、狩猎、比拳、斗牛等生活,创作了刚毅不屈,视死如归的“硬汉”典型,主要歌颂了普通人的勇敢。所以《胜者无所得》刚问世时很畅销,激励人们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等了一整天》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作品,描写的是个九岁的小男孩面对死亡的情景。它讲述的是一件很小的事:一个九岁的小孩发烧了,医生说体温是102度(华氏)。由于不懂华氏和摄氏的区别,他误以为自己在二十四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因为他在法国的学校听说人超过四十四度就会死。但是父亲并不知情,所以在给小孩服完药后就拿着猎枪去打鹌鹑了,回到家后发现儿子的举动和神态特别异常,于是警觉起来,并通过谈话帮助小孩消除了误解和心理压力。小说围绕小孩对华氏和摄氏温度的误解从多方面表现了他面临死亡的心态和勇气。九岁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充满快乐的年龄,无数九岁的孩子甚至对死没有丝毫认识,何况充满勇气地面对死亡。这对于一个九岁的男孩是件很残酷的事,这种残酷突出颂扬了作者心目中人性的坚毅和 “重压下的优美风度”这一显著主题。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选择年龄这么小的人物作主人翁,会使无数年长的普通美国人深思:这么小尚能如此,自己呢?死都不怕还怕经济萧条吗?这对当时情绪低落的美国人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对引导他们优雅地面对困难很有意义。选择生活中的弱势对象为主人公是海明威的一贯做法,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这对突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的社会背景虽然没有在故事中直接描述,但是分析社会背景对理解他的作品意义重大。理解这种背景也可以说是理解冰山的环境。
二、背景描写巧妙含蓄,表现心理活动于无言之中,美好生活跃然纸上,创造出恐惧与美感的微妙结合。
死亡和勇气是海明威写作的主旋律,勇气被认为是在死亡面前所展现的冷静和克制。小男孩误以为二十四小时后要死时呆滞的目光、恍惚的神情和长期固定的姿势及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都折射出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他面对死亡时孤独的勇敢。海明威在《等了一整天》中通过描写父亲猎杀鹌鹑的悠闲场景,表现了冰山底下的两个主题:面对死亡的矛盾心理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出恐惧与美感的微妙结合。
全文有几处背景描写,主要包括房子的结构和父亲去打猎时的情景。前者交代了孩子对温度产生误解的原因。后者衬托主题并对理解全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文中这段描写最长,最细致,结构最复杂,文字最难懂(指原文),看上去与主题最没有联系。那海明威进行这段描写的用意何在呢?这段描写对解读小孩单独留在房间的空白,看海明威的水下世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这段描写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形成了几组鲜明的对照,这种强烈对比更见作品在结构上的独具匠心。由于父亲不了解内情, 形成了父亲悠闲和儿子绝望的对比;在打猎过程中父亲越来越轻松快乐, 可是儿子在房间里越来越伤心, 觉得离死亡越来越近。当父亲在户外射杀鹌鹑,获取猎物把打猎推向高潮时,儿子正在房间里面对临终时刻,到达心理承受压力的高潮。
温暖房间里死亡的气息和室外寒冷中的生命(鹌鹑)形成对比,产生了一种让这个小孩夭折太残酷的效果。有时生命是很顽强的,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正如鹌鹑可以挨过严冬一样。鹌鹑是一种可以耐高温的飞禽,但是低温, 即使是摄氏二十度的温度,对它也是种考验,何况是冰天雪地的环境?一种本来是很脆弱的小动物居然可以好好地活着,一个活生生的九岁男孩却要死,多么残酷!
第二, 这段情景描写了生的美好,衬托出死的可怕,更充分地体现了孩子的勇气。在一个看上去死气沉沉的环境里尚且可以找到这么多快乐,活着是多么美好啊!当春暖花开的时候, 世界不是更可爱吗? 在更多明媚的日子里不是可以找到更多的快乐吗?文章中说到日后还有很多鹌鹑可以打是否有此暗示呢? 可是死了还有将来吗?
第三,全文没有采用心理描写,但这段背景描写可以充分展现小孩的心理活动,从而揭开了小男孩单独留在房间的空白之谜。屋外父亲的打猎时的快乐难道不是一个九岁男孩梦寐以求的吗?男孩在床上等待死亡的分分秒秒之中,他难道不去回忆与父亲打猎的情景,难道不渴望在来年的春天有更多的快乐可以和亲人们和小朋友们分享吗?海明威童年时代就常跟着父亲去打猎,后来也成为一名优秀的猎手。作者一定认为分享打猎是件极快乐的事。但是当故事中的儿子本该分享父亲打猎快乐的时候,却在房子里等死。失去这种美好是多么可惜!这一描写对突出小孩的无所畏惧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悠闲的打猎场景描绘出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父亲以为孩子睡着之后,就带着一只可爱的小猎犬,拿着一杆猎枪,一边欣赏雪景,一边寻找猎物。周围是一幅乡间宁静的景象,结冰的小溪,打滑的小路,结冰后像小丘的灌木丛,尤其是那群被惊飞的鹌鹑。虽然寒冷,但很悠闲。小狗摔跤,自己滑落猎枪,都显得很惬意。这是作者当时生活的写照,也是当时美国人的追求吧?在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和打猎,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好日子。五十年代步入晚年的时候,他还通过各种户外打猎和捕鱼的冒险重温旧梦。整个描写没有一处提到生活的美好,但处处让读者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
这段描写所创造的美感与恐惧难解难分,是二者微妙结合的范例。它在无形中巧妙地表现了在美好生活诱惑面前,小男孩面对死亡的男子汉勇气,又体现了他的绝望矛盾的心理;同时又激发人们对美好悠闲生活的追求。这是隐藏在冰山最底下的主题。这段描写表面上单调平淡,但隐藏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内涵。如果没有了这段描写,整篇文章也许没有多大意义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