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雅韵琴音

作者:汪 青




  2.《琴赋》中的琴音作用
  《琴赋》不只是描写了弹琴动作,还说到琴音的雅颂。《琴赋》开篇即体现出典雅的美学风格,在行文中描写弹琴与琴音。蔡邕重视雅音,“爰制雅器”、“繁弦既抑,雅韵复扬”,蔡邕是儒学大师,儒家思想浓厚。儒家倡导雅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把音乐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重视雅乐的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论语》),其后的儒学大师荀子作《乐论》,把音乐和治国兴衰结合起来,雅乐就一直成为了汉儒们的至上追求,作为汉儒一员的蔡邕身在汉末,更加体会到雅乐于移风易俗、匡正社会的重要性,所以提倡雅乐,希望“雅韵复扬”,以“通理治性”。蔡邕在《琴赋》中说:“爰制雅器,协之钟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琴在汉代很流行,为儒人学士所喜爱,琴可以“通理治性,恬淡清溢”,可移风易俗,陶冶性情,提升个人修养水平,有助于儒家教化。“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白虎通义》)所以,蔡邕在《琴操》中说:“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养性,反天真也。”《淮南子》也说:“神农之初瑟,以归神反望及其天心也。”这些都谈到了音乐、谈到琴瑟的教化和修身养性作用。《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乃干戚羽旌,谓之乐。”这段话强调,音乐是因人心感动而生的,揭示了音乐与人心的关系,表明音乐与人的情感抒发有关,琴为音乐中最高雅的艺术,为文人儒士所钟爱,儒士文人通过习琴弹琴,“通理治性,恬淡清溢”。琴可以移情,蔡邕《琴操》说:“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由此可见,琴的最高境界在于移情,能“作人之情”。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广泛流传,伯牙于琴道造诣精深,而独子期能懂,伯牙鼓琴,子期能听得出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所以子期死后,伯牙因为没有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3.《琴赋》的悲音气质
  蔡邕是汉末大儒士,懂琴能琴,以琴“通理治性”,以琴移情,移风易俗,行教化作用。《琴赋》中还有浓厚的悲音气质。《琴赋》:“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藏摧”、“一唱三叹,凄有余哀”、“于是歌人恍惚以失曲,舞者乱节而忘形,衰人塞耳以惆怅,辕马蹀足以悲鸣”。蔡邕写悲音,认为悲音更可以起到移情作用,以移风易俗,行教化作用。蔡邕生于东汉末年,主要生活于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朝政混乱,社会矛盾激化,汉王朝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的文人士大夫蔡邕,以匡正天下为己任,忧患意识浓,有较重的悲音气质。蔡邕仕途不顺畅,三次出仕,第一次是因为宦官们听说他琴技高超,召他入朝鼓琴,蔡邕中途称病返回,闲居家乡十余年,第二次是被司徒乔玄召为幕府,先拜郎中,后校书东观,在朝九年,遭到朝中宦官的陷害,流放朔方。被免罪后,得罪宦官,又被迫流亡江湖,浪迹吴会十二年,第三次是在五十七岁的时候,被董卓强命召入朝中,做官四年,董卓被杀,蔡邕下狱死。观蔡邕一生,怀才不遇,人生坎坷,无法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最后还冤死狱中。在这种国家、社会和自身的重重困境中,蔡邕倾心于琴,寄情于琴,以琴发悲音。由此可以看出,蔡邕的悲音是叹世之音。
  
  四、结论
  
  《琴赋》是蔡邕一篇很重要的写琴赋作,极具典雅美学风格,代表了蔡邕赋作创作水平和创作艺术特色。《琴赋》是东汉音乐赋作中的典型之作,是这一题材中的优秀之作,自宋玉《笛赋》后,音乐进入赋中,成为被描写的对象,音乐赋兴起,有马融的《长笛赋》、王褒的《洞箫赋》、刘向的《雅琴赋》等等,这些赋作组合成一个系列,体现出音乐赋的创作特色,蔡邕的《琴赋》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短小精悍,灵动如乐曲,气韵天成。其抒情、典雅而流丽,有较重的骈偶化趋势,代表了汉代音乐赋的走向,亦是汉代音乐赋的小结,又直接引导了同名绝顶之作——嵇康《琴赋》的出现。蔡邕是汉末文学家、音乐家,其对音乐的感悟表达在《琴赋》中,显示出了他的天赋,蔡邕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强调雅乐和音乐教化的传统,张扬了音乐的“通理治性,恬淡清溢”的功能。嵇康《琴赋》认为琴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是对蔡邕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蔡邕是一个天才音乐家,也是一个天才文学家。他的音乐赋除了《琴赋》外,还有《瞽师赋》,另外还有《琴操》等。他的赋不仅展示了卓绝的文学功力,也展示了他精深的音乐修养,二者相得益彰。只有对音乐、对琴有深刻体悟,才能熟知弹琴指法和技巧,才能深通乐理,写得出《琴赋》。《琴赋》的写作无疑是他音乐理想和琴的理念以及文学创作情感的释放。
  蔡邕素喜儒学,他重视雅乐、重视悲音是其在儒家思想支配下的、面对东汉末年的社会境况作出的必然选择,他的赋作行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摆脱不了儒家思想对他的控制。蔡邕处在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下,企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匡复汉室,做出一番成绩。仕途不济的情况下,在借助弹琴与文学创作抒发自己情志的同时,他希望用音乐用文学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从人心上感人,起到救世的作用,音乐与文学较好地统一于蔡邕的这一社会理想中,但遗憾的是,汉室积重难返,大树将倾,蔡邕个人也无力回天。
  
  作者简介:汪青,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
  
  参考文献:
  [1]蔡邕.蔡中郎集[M].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范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