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孤独的心灵 寂寞的情怀
作者:金毓敏
两萧之间确实有着很深的感情,但他们的性格却难以磨合。萧军的“粗”,注定他永远不能理解萧红的“细”,所以无法给她心灵上的体贴。既然这样,萧红为什么还要久久地忍耐?为什么不尽早挣脱、走自己的路呢?她当年与父亲的家庭决绝的力量哪里去了呢?性格上的这一个大缺点无疑成了萧红情结的助长力量,使萧红情结随着萧红的成长愈演愈烈。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中说:“从萧红个人的写作及她朋友们的回忆中可看出,她虽是极端地渴望着能自持自立,但事实上却证明她是个极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别是男人的人。由她厌恶那些真正关心她的女性朋友的劝告,而常依顺男人的需求索取的行为显出了她这个缺点。” 当然,萧红最终还是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叛逆”——离开萧军。然而,我们发现萧红在与萧军分手后对“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端木蕻良的选择上,更将她的这一缺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选择都是十分不理智的。端木蕻良绝不可能成为当时身心都在漂泊的萧红的理想港湾,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萧红只是从一个“屈辱”走向了另一个“屈辱”。在这一点上萧红确实不能不说是流于“委曲求全”了,觉醒仅仅限于思想,而始终无法主宰行动,仿佛她自己笔下娘娘庙里的“娘娘”了。
如果说当时中国的政治现状是萧红生命历程风雨飘摇的决定性因素,那她的这一性格特点,无疑成了她坎坷生涯的结晶——萧红情结的催生素。而呼兰河,却是萧红孤独和寂寞的源头,是它使萧红情结的孕生成为可能。
萧红情结在呼兰河萧红寂寞的童年中找到了它的根,又凭着对萧红生命方方面面的影响反馈到《呼兰河传》中来。这该是《呼兰河传》之所以历久不衰、萧红短暂生命历程之所以吸引人的一方面原因吧。
萧红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她的骨灰于一九五七年从香港浅水湾迁葬到广州银河公墓,与家乡依然隔着千山万水,她始终只能魂归故土。
作者简介:金毓敏,广东潮州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现任教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学。
①②(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第127页。
③(美)迈·凯梅·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禹春云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155页。
④文中《呼兰河传》原文均引自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小说精品·萧红卷》。
参考文献:
[1]萧红:《呼兰河传》,见《中国现代小说精品·萧红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2][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十卷。
[4]萧军编注:《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见《萧红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6]丁言昭:《萧红传》。
[7][美]迈·凯梅·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禹春云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