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洛丽塔》的后现代色彩

作者:张 萍




  
  四、关于自述者
  
  作品中的叙述人有时会用到“非第一人称”的口吻——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譬如第一部第三章,“阿娜贝尔,跟作者一样,也是个混血儿”。 混血儿本身就具有身份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这里“作者”是指自白书的作者亨伯特,即第一人称“我”,可小说不用“我”而用“作者",故意将第一人称陌生化。本来是第一人称“我”在向读者倾诉,突然这种倾诉的氛围被打破,好像在说另一个人。类似这样异己的手法在文中比比皆是,它没有从头到尾都用“我”来叙述,而不时地讲“亨伯特"如何如何。比如“亨伯特在强烈的白炽灯光照射下大汗淋漓,低声哀号,在同样是大汗淋漓的警察的蹂躏下,已经准备更进一步的‘陈述’”。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化,使读者分不清是亨伯特自己在自述还是多了个自述的声音,增添了小说的模糊性色彩。
  
  五、关于奎尔蒂
  
  奎尔蒂是对洛丽塔命运影响很大的人物,所以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他是洛丽塔误入歧途,并使亨伯特犯下谋杀罪的关键人物。但作者开始对他的描述非常少。他像幽灵一样跟踪着亨伯特和洛丽塔,操纵着他们的命运。一开始,只是通过一些潜台词来暗示这个神秘人物的存在,或是描述一些恐怖场景,如闪电的一刹那出现的一个黑色的身影,或是通过一些简短的对话来交待。总之奎尔蒂一开始没有露面。小说似乎故意在卖关子,越是主要人物越不费笔墨,但又让人觉得这一人物非同小可,作者刻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当亨伯特和洛丽塔开始汽车旅行的时候,一辆敞篷车像幽灵一样跟着他们。中间偶尔露过一次脸,但一改往常神秘的场景,而是像一个平常的问路人一样与洛丽塔在车门口交谈。之后又神秘地尾随其后。尽管亨伯特处处小心,最后在医院他的洛丽塔还是让这个神秘人物带走了。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奎尔蒂才真正出现。磁性自信的声音,高大的形象使人认为他是一个临阵不乱、宠辱不惊的人。恰恰相反,当他面对亨伯特的枪口时,开始还能从容沉着,到后来就吓得失态了,荒唐得像个令人捧腹的小丑。他坐到钢琴边弹起了钢琴来镇静自己,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他逃跑的姿势也描写得滑稽可笑。
  
  ……他的手指胡乱在空中抓挠,屁股飞快地抬起,嗖地逃进了琴房。紧接着我们就在门里门外又踹又拽,气喘吁吁;琴房门上有钥匙,这被我忽略了。不过这次我还是胜了,反复无常的克莱尔突然挪动了一下,就坐在钢琴前,很粗暴地弹了几个强有力的和弦,琴声轰鸣,歇斯底里,他的下巴颤抖着,伸开的手指紧张地往键上狠砸,鼻孔里发出一种声带的喷气声,这在我们搏斗中还没有出现过。他仍然唱着那些让人不堪忍受的高调子,一边试图用脚打开钢琴近旁的一个像水手用的箱子,但没成功。我的第二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肘部,他从椅子上抬起身,越抬越高,像又老又病,头发灰白的尼金斯基,像老费斯弗尔,像我过去的一些噩梦……
  
  作者用较少的笔墨对如此重要人物的描写方法也与现代主义小说不同。 现代主义小说中,作者一般会用大量的篇幅从正面或侧面对关键人物进行描写。后现代写法让人猜疑之后,又给出令人惊讶的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正是后现代不确定性、随意性、反常性特点的体现。
  
  结语
  
  后现代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却是一九五四年完成此稿的。出版之初还遭到大多数人的批驳,冷淡,认为它是一部伤风败俗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小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派文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它们正悄悄隐退于历史的背面,代之而起的是以反文化、反美学和反文学著称的“后现代”小说。它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试图对先前的文学传统和价值观念进行消解。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也许正是这种新的世界观对人们重新认识《洛丽塔》有很大影响,使这部作品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二十世纪的巨著。
  
  作者简介:张萍,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①唐建清:《国外后现代文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2。
  ②于晓丹:《〈洛丽塔〉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北京:《外国文学》,1995.1。
  ③张薇:《〈洛丽塔〉的叙事奥秘》,南京:《当代外国文学》,2004.1。
  ④[美]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著:《洛丽塔》,于晓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312页,2003.2 。
  ⑤崔少元:《后现代主义与欧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