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旧传统的挽歌
作者:陈惠良 杨毅华
叙事文学中有两种不同的叙事顺序,一种是故事顺序,即故事中事件按时间先后编排的逻辑顺序,另一种是讲述顺序,指的是叙事者讲故事时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这篇小说打破了原来的时间顺序,对故事本身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故事本身的发展进程应该是:先是爱米丽父亲的去世;爱米丽拒绝埋葬父亲遗体;艾米丽给学生上瓷器彩绘课;她拒绝交税;她认识监工荷默;她和荷默双双驱车外出;到药店买鼠药;她房屋里向外散发着臭味;最后爱米丽去世真相大白。但作者则把这个故事进行重新排序,先是提到爱米丽的死,又提到她如何拒绝付税,然后又提及她家散发出来的臭味,她和荷默之间的恋爱,爱米丽买鼠药,最后又回到了故事开头,爱米丽的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件与情节之间的区别。所谓情节,就是对生活中的事件的重新编排,而不是对生活事件的简单罗列。作者通过对事件的重新排列来展现出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因果关系。所谓形式本身就是意义,并且创造意义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情节安排还可以制造出一种悬念。通过某种手段引导读者产生一种不确定和好奇引发的对故事结局的期待。作者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把读者的兴趣推向故事的高潮,走向一个令人震惊的结局。所以,制造悬念是作者安排故事情节次序的重要着眼点。故事一开始,提到爱米丽死了,“全镇的人都去送葬:……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往观看,因为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一下子把读者的兴趣吸引住了,爱米丽是何许人也,居然引得全镇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倾巢出动,前来观望。故事第二段她家周围弥漫着一股难以忍受的臭味,这也引起读者的好奇,这臭味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三段中又提到爱米丽去买老鼠药,引得镇上人议论纷纷。在设置悬念的同时,福克纳也采用了一些一般侦探小说中惯用的手段:误导法。既叙述者对故事情节的原因故意做出一些错误的猜测。当镇上人纷纷抱怨爱米丽家的臭味时,读者自然要问这臭味来自何方。作者故意说可能是她家死耗子散发出来的臭味。当爱米丽购买耗子药时,大家都说爱米丽可能要自杀。当荷默离开小镇时,大家都以为他是准备回去做迎接新娘的准备了。作者就是这样一方面引导读者的兴趣,一方面又时不时地误导读者,读者在一个谜团接着一个谜团的牵引下走向故事的终点,却见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爱米丽毒死了荷默并与他的遗体同枕了几十年。再回头想想发生在她家的种种往事,才恍然大悟,作者早已为这个结局埋下了伏笔与线索,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美国批评家悉德尼·芬克尔斯坦认为:“福克纳思想的主导精神,乃是一种以神话式的国家为根据的有毒的国家主义,而这种国家从来没有存在过,这就是内战时期的南方同盟。”并且指出:“他是第一个把主要文学才华用于精心制作这种神话的作家。他不是从历史上加以表现,而主要是通过旧日南方的蓄奴显贵留下来的当今后代的心灵和思想加以表现。”这些人就是这个美国南方国家主义神话中的“英雄”,就是福克纳作品中的“好人”。他以最大的热情对待他们,以最富于人性化的眼光注视他们,无论在描写他们的堕落时(如《喧嚣与骚动》中的康普生一家),还是使他们成为他自己的代言人时(如《八月之光》《坟墓的闯入者》)。福克纳与杰弗生镇上的人们一样对像爱米丽这样的人物怀着深深的同情甚至有些羡慕的心情,而所有这一切都与他通过他的约克纳帕塌法系列作品来建立南方国家主义神话的欲念是一脉相承的。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陈惠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杨毅华,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批评理论。
参考文献:
[1]《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见《福克纳短篇小说集》,杨岂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关于叙述角度的分类和论述,参看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270页。
[3]鲍昌:《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悉德尼·芬克尔斯坦:《人性化和异化之间的冲突》,见《福克纳评论集》,张禹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