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谈《西游记》中的顿悟与渐修
作者:杨 齐 杨 剑
二、《西游记》中的顿悟与修心
相对于传统禅学(即如来禅)的祖师禅,为慧能所创,该禅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教外别传为标志,宗密称之为“教外禅”;二是在修行方法上立直指心源,顿悟成佛。
在佛家中的菩提与明镜的公案里,六祖在碓房踏碓并不知道何事发生,后来听见有人诵神秀的偈子,即开悟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凭此偈,六祖便获得五祖的衣法。在修持实践上,慧能强调“以定惠为本”,在方立天先生看来,定就是惠,惠就是定,突出智慧在修持中的决定作用③。正如王维在《六祖禅师碑铭》中所提出的“本觉超越三世”,这里所说的本觉,即是众生先天所具有的本性(般若智慧),要超越三世,则只需一念相应,就会实现顿悟。要成佛完全可以抛开生禅、念佛、守心一系列禅修方法,只剩一念空转,即开悟的过程。
慧能在其《坛经》中所说的顿悟法门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人性本清,佛性本清,只是由于人受环境影响,失去清净。在慧能看来,如果不能达到摈弃外物、摈弃心中六贼、以心观物、心外无理,就不具备顿悟的基础。这些思想又恰好和明代所流行的“心学”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默契。
修心的心学思想和慧能的顿悟思想结合,掺入到西游记的佛学思想之中,也就使得《西游记》的顿悟思想更加具有其时代性。《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较之于前人所研讨的“顿悟”思想,增加了心学的内容。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徒四人一起观月,唐僧吟完《古风》之后,孙悟空对唐僧凡心未解,尘心未消而不以为然,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随后又做偈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其实悟空作偈的意义便在于说明一个佛性无处不在的道理,观月即是见佛性。月的每一次圆缺其实都是心灵的一次超越,佛性的一次升华。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师徒三众行至乌斯国遇到乌巢禅师之时,唐僧被传《多心经》,后来第八十五回唐僧辞别钦法国国王,路遇一山,有凶气现,唐僧惊惶不安,悟空就念了四句颂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对此回应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悟空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烛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几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也远矣。”在这里,悟空所言已经得到南宗禅的精要之处,悟空的“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即表明,“修自己的心是第一位的,佛就在自己的心中”。禅宗的“顿悟见性”思想,主要不是指历尽诸多困苦,经过苦修证理之后的恍然大悟,而是指人们当下每一念清净之心,都可顿悟。
《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与心性本清净是分不开的,《西游记》中的顿悟思想主要表现在“修心”的问题上,南宗禅认为渐修是可遗弃的。渐修者苦修自身,到头来若心不清净,也只是空作一场。在南宗禅看来,若要见佛,渐修可弃,只需“明心”!《西游记》中是否就不需要渐修了?这当然和《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有违背之处。笔者认为《西游记》中的渐修与顿悟的关系则是,顿悟是渐修的最终目的,渐修则是使求经人心性变得澄明,直至达到清净的程度也就是形成了慧根,要能达到顿悟,必先要有顿悟的基础即“佛心”——慧根。这里的慧根,我们可以从《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见到悟空的慧根,孙悟空想向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以手持戒尺,在悟空的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关上中门。悟空于半夜入祖师门,终得真传,师父能给悟空深夜传教,全在悟空的顿悟。
按照南宗禅的要领,达到心性清净,也就是成佛了。唐僧师徒四众没有一个是心性澄明的,因而他们需要渐修,但是这四众不时也有顿悟之语道出,这恰好也是四人的佛性显现。
(二) 念念回首,即是灵山。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五百年,又在西去途中经历重重磨难,从其本质上看,几乎是讲了个人能否成佛,就在于是否觉悟和能否反观自心,师徒取经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的修心过程,只要心境达到不被尘世所困扰,达到“明心见性”,随时可以成佛。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唐僧与行者路遇六贼,分别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欲劫财杀人,却被悟空赶上尽情打死。这就是佛门所倡的“一心制六贼”。又第十五回,悟空要观世音变成妖精的样子而将计就计,当悟空调侃菩萨时,观世音说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这短短数语,阐释的却是佛经中的“明心见性”的顿悟道理。又如第二十四回孙悟空回答唐僧几时方到灵山的疑虑时,说:“你自小时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慧能强调,成佛的关键不在于行住坐卧本身,而在于自身心性是否开悟;性悟则无住而禅,坐卧皆禅;性迷则坐卧皆非禅,用这种观点来看待《西游记》中的“回首处即是灵山”,要达到这种境界的顿悟的基本要求便是心性开悟,如何开悟?根本条件则是——心性清净,了无一物。
三、结语
楼宇烈先生在《杨度的佛学新论》中曾这样提及杨度的观点:杨度认为达到“灭我”的境界的方法可以一分为二,即“修悟并重”,因此“虽有顿悟,终须渐修”,由此不难得知,“渐修”仍是一条成佛的必经途径。⑤“渐修”与“顿悟”从哲学上看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的前提便是心性本清。吴承恩把王氏“心学”思想引入其中,作为连接“渐修”到“顿悟”的桥梁,使得小说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探讨性。
《西游记》首先是宣扬佛教禅宗成佛思想的,必然涉及到南北二宗的修行方法,因而顿悟与渐修的思想或在诗句、或在人物对话中显现。细细读之,小说的禅学意味浓郁丰厚。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杨齐,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学习与研究;杨剑,湖北来凤中学教师。
①陈文新、乐云:《〈西游记〉彻悟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87页。
②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第218页—227页。
③方立天:《慧能的性净顿悟说》,《正法研究》创刊号。
④赖永海:《顿悟渐修与鱼兔筌蹄》,《南京大学学报》。
⑤楼宇烈:《杨度的“新佛教新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贵州人民出版社。
[2]陈文新、阎东平:《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4]陈文新、乐云:《〈西游记〉彻悟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
[5]余世谦:《〈西游记〉作者对我说》,上海人民出版社。
[6]方立天:《慧能的性净顿悟说》,《正法研究》创刊号。
[7]楼宇烈:《杨度的“新佛教新论”》,《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8]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禅》1991年1—4期。
[9]李安纲:《“性命主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山西大学学报》。
[10]杨俊:《〈西游记〉与“心学新论” 》,《河东学刊》,1998年第1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