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古希腊文学中的受难原型

作者:高伟光




  
  三、俄狄浦斯原型
  
  智慧型英雄的受难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社会成熟时期智慧型英雄的代表,他是忒拜国伟大、英明的君主,“无所不晓的人”“最高贵的人”,他拥有最高权力和可以与天神相媲美的智慧,然而他却在毫无犯罪动机、毫无过错的情况下犯下了人类社会最大的罪行,这种罪行是人的智慧所无法认定的。从他的行为来看,他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为忒拜人谋求幸福,但是,当俄狄浦斯勇往直前,力排众议,一直走到这条自己闯出的道路尽头时,他才发现,他自始至终都是被自己所玩弄,俄狄浦斯就像是被无端的厄运降临在他身上一样,使他无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自由意志去战胜或摆脱它。这位具有天神般智慧和高贵的君王却犯下了人间最不可饶恕的罪行,他在神的眼里成了一个最为卑贱、为人类所不容的人。他由此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为的是此后不再看见自己所造成的罪恶。直到此时,俄狄浦斯才真正认识到命运的巨大威力。当命运的这种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呈现出来时,俄狄浦斯由智慧所开创的自由意志也走到了终点。诗人以歌队长的独白总结道:“忒拜本邦的居民啊,请看,这就是俄狄浦斯,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谜语,成为最伟大的人;哪一位公民不曾带着羡慕的目光注视他的好运?他现在却落到可怕的灾难的波浪中了!因此,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俄狄浦斯命运的悲剧性就在于无论人具有多么高超的智慧,他都无法与神秘莫测的命运相对抗,智慧虽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天然禀赋,但在强大而神秘莫测的命运面前,人类的智慧又显得那么的软弱渺小。
  索福克勒斯虽然认识到这种神秘命运的存在,但他只有关于命运的朦胧意识,而缺乏对命运的明确的理性观念。但是,诗人在对俄狄浦斯命运的玩味中,却启发了古希腊人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俄狄浦斯通过对罪行的自我认定,以忏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不可知命运的尊敬,从而获得了神的重新肯定。“然而,这位深刻的诗人告诉我们,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是不可能犯有罪恶的,虽然他的行为破坏了所有的法律、所有的自然秩序,也就是整个伦理规范。但是,所有这些行为,将创造意义更为丰富的结果,而这结果就是从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从人类精神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尼采所说的新世界就是古希腊人的智慧所不能企及的信仰世界,因为智慧所及的范围是有限的现象世界,在智慧所不能及的范围之外,只能依靠信仰才能达成,俄狄浦斯的忏悔揭示了智慧型英雄受难的新形式。在这种受难形式中,英雄行动的意义在更高一个层面上被否定了,因为英雄的智慧无法确证这本体的世界的存在,他只能顺从这本体世界中发出的命运安排,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英雄的受难并不是肉体的或个体的受难,而是精神性或普遍性的受难。通过俄狄浦斯的忏悔式受难,英雄在现实行动中的罪行被最高神?宽恕,并在神界重新获得肯定和赞美。这是古希腊诗人对智慧型英雄受难历程的探索而得出的最后结论,这个结论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以注重信仰为主体的新世界的诞生。
  
  古希腊人是一个爱智慧的民族,他们的哲学研究就是运用智慧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进行的探索。古希腊诗人同样也秉承了这个民族的风尚,他们对智慧型英雄受难的思考和领悟贯穿了整个古希腊文学,因而它是古希腊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原型意象。荣格曾经指出:“原型是领悟的典型范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①虽然这种思考和领悟带有古希腊人那种特有的童年时期所表现的精神气质,但从他们对真理所表现的执着中,却可以看到他们天真的思想中蕴含着凝重。古希腊社会缺少东方民族那种唯灵主义气质,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现实性和世俗性的关怀,用人类智慧本身来认识和诠释自然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奥秘,虽然他们的探索无法达到本体世界,但他们从现象界的各种表现中却领悟到了古希腊思想中存在的本体性缺陷,而古希腊诗人对智慧型英雄的领悟正是这种本体性缺陷的外在表征,诗人们反复咏唱着智慧型英雄的受难,并通过这种受难而产生的震撼和净化作用引发人们对古希腊民族的这种本体性缺陷的反思。诗人们对智慧型英雄受难问题的深沉思考,使得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为古希腊的人本主义与基督教的唯灵主义融合搭起了一座精神上的桥梁,为两种异质文化在罗马社会末期的交融提供了精神基础。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督教世界能够比较顺利地与希腊、罗马社会实现融合,跟古希腊诗人对智慧型英雄受难的深沉思索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高伟光,文学博士,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①参见冯川等编译《心理学与文学》一书的“译者前言”,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
  [3]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载《外国剧选》(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