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南朝文坛诗风变化的理性思考

作者:樊 荣




  沈约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宗,不仅因为他一身兼具吴兴望族的不同特征,而且在于他顺从士庶汇流的文风,在批评观点上能与时代同步。据《颜氏家训·文章篇》引:“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梁时文风由“流转圆美”到“为文当从三易”的发展融合,体现了士族文人创作风格的微妙变化。 在创作上,“邢子才常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深以此服之。’”由繁到简、由难趋易是审美情趣变化的一个客观规律,这个变化本身即反映了文化的相对下移和时代的进步。
  文体之变而屡奇,在文坛上会有可能受到褒扬,但假如在字句上故弄玄虚,求奇求异,则会受到非议。据《陈书》卷三十四《庾持传》记载:“持善字书,每属词,好为奇字,文士亦以此讥之。”《文心雕龙·练字篇》曰:“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 那么,梁陈诗苑中哪种风格最受士庶文人青睐呢?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中所推崇的“言尚易了,文憎过易,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之作,即为当时创作手法“兼工”之辞。梁时文坛领袖沈约的“三易说”,可以说是使诗“流转圆美”,趋向平易的一种具体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对声律论在文坛上为寒庶文人造成诸多限制的补偿,也是声律论随着梁代士族地位衰降局势的变化而对寒庶阶层的一种妥协。
  这种“圆美流转”和“言尚易了”审美情趣的融合,在美学观念上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然而,所谓“流转圆美”并不是要使诗人“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那样的狂妄,“言尚易了”,也不是要寒庶文人们像陆机、陆云那样的“有伤直致之奇”和鲍照那样“颇伤清雅之调”的“险俗”,而是要求“斟酌乎质文之间,而畑括乎雅俗之际”方为较为理想的文风,正是上述“清艳”、“清拔”、“流转圆美”和“言尚易了”审美情趣的变化,才在皇权的褒扬和士庶文人潜意识的积极努力下促使了宫体诗派的问世;也正是他们相互之间的互相制约和推波助澜,才在当时审美观念和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学风貌。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 樊荣,河南淇县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①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论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
  ②[唐]李德裕:《李卫公文集》外集卷三:《文章论》第1779页。
  ③⑨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诗品》(1478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页,第193页,第196页。
  ④⑩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文心雕龙》(1478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第25页。
  ⑤[唐]李延寿:《南史》 ,中华书局,1999年7月版,第970页。
  ⑥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17-118页。
  ⑦颜之推:《颜氏家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11页。
  ⑧ 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诗品》(1478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