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从《诗经》看周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章可敦




  
  二、从“比兴”描写看周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有的自然事物与人类社会和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处,可以“以彼物比此物也”。这一类的比喻在《诗经》中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小雅·天保》写道:“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把抽象的福寿比喻为可以感知的山川,有如当今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如《大雅·常武》中用“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来形容王师军旅,生动地表现出它的声威气势。这一类比喻,着眼于自然界事物的外部形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还有一些比喻,着重把握自然界事物内部特征与人类生活现象的相通之处。比如,“螽斯”有生子繁多的特点,诗人便用它来比喻子孙众多;“蜉蝣”朝生暮死,诗人便用它来比喻溺于安乐而忘远虑的人。《诗经》中还有通篇以自然事物来比喻人的。如较典型的有《魏风·硕鼠》, 以老鼠的贪婪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豳风·鸱鸮》全篇以一只失子毁巢的母鸟来比喻处境危殆的人。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小雅·鹤鸣》,这首诗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来说明“诚之不可蒁也”;以“鱼潜在渊,或在于渚”来说明“理之无定在也”;以“乐彼之国,爰有树檀,其下维砊”来说明“爱当知其恶也”;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来说明“憎当知其善也”。诗人一连用四件具体的自然界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人生哲理,说明他敏锐地观察到自然之理与人生之理有一定相似之处,人和自然的关系竟如此的密切。
  “比”往往着眼于表现自然界事物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相似的属性,往往是表象的、具体的和可感知的,而“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兴”,则着眼于表现自然界中事物与人们的精神上、感情上、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深层次联系,二者有层次上的不同。唐代皎然说:“取象及比,取义曰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朱熹也说:“但比义虽切而却浅;兴意虽阔而味长。”在《经诗》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是作为“兴”起某种感情的特定对象而出现的。如“砊兮砊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郑风·砊兮》),风吹落叶,飘然盘旋,给人以飘飘欲飞的感受,正好与载歌载舞的欢乐气氛相应;“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邶风·燕燕》),在空中上下飞翔的燕子,牵动起人们依依惜别之情;“之子于归,远送于野”(《郑风·燕燕》),生长在坡地水畔的蒲草荷花,引起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不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陈风·泽陂》);“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召南·殷其雷》),从山那边隐约传来的雷声,使诗人想起从役在外的人。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由某种自然景物而触发起某种情绪并引出与这种情绪相关的事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然景物不仅仅是“兴”起一种情绪,而且还具有某种象征、暗示意义。比如《邶风·北风》中写道:“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风狂雪猛的景象不仅给人一种悲愁之感,而且还暗示着国家危乱将至,所以诗人说:“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召唤相好之人去而避之。《小雅·四月》中所写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也有着象征祸乱日进、时局动荡的意义。如《小雅·采薇》末章以“杨柳依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用“雨雪霏霏”来表现今日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这是以情景的和谐协调来渲染情感。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比简捷的感情呼应更为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象征之意”。然而,在许多时候和场合,“比”和“兴”实际上是很难分辨的,因而在过去常是比兴并称的。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虽然是兴起欢快之情,但又何尝不是以鲜艳的桃花来比喻那位容光焕发的新娘呢?
  还有一种相反相成的比兴手法,而《豳风·七月》第二章则是用“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样的明丽之景来与采桑女“殆及公子同归”的悲伤形成对照,以情与景的对立来加强情感,达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三、从始祖创业看周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大自然的处于和谐,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的变化,主要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正如孔子的天命观,经历了回避天命、畏天命、知天命三个过程,而最后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这是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的发展过程。同样,《诗经》的诸多诗歌中,也反映了这一过程。从宇宙层面上来说,《诗经》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徐复观指出: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11)。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在《诗经》的大部分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描写劳动、抒写婚姻爱情,还是表现宴饮飨乐的诗歌,大都洋溢着一种和谐融洽、自然亲和的气氛。如《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时,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等等,都是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幅自然隽永、情景交融的美丽图画。而描述周民族创业的史诗,证明周人主动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绵》是一首周人赞美其祖先古公亶父开国功业的诗歌。周人自公刘定居于豳,又传九世至古公亶父。因受戎狄的逼迫,古公亶父便率领周人到岐山之南的周原。定居于这土地肥沃的周原之后,在古公亶父领导下,整顿了制度和组织,营建了宫室房舍,由穴居进化到室居,由原始社会逐步过渡到奴隶社会尤其是“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敛土盛土,其声仍仍,填土倒土,其声轰轰,捣土夯土,其声登登,削高拍平,其声乒乒,百堵高墙,一齐筑成,丈二大鼓,难胜其声)。这种劳动之艰辛,声势之浩大,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征服。全诗叙写劳动场面相当具体生动。
  《生民》是周人歌颂其始祖后稷的长篇叙事诗。第四章说后稷从幼年时期就热爱农艺并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五、六两章赞颂后稷从事创造性的农艺劳动,立下了丰功伟绩。他培养了许多优良品种,增加了谷物的生产与繁殖。
  《公刘》是周人歌颂公刘开国殊勋的长篇叙事诗,它描述了公刘带领族人自邰迁豳的过程。尤其是后几章,写公刘到各处审察地利,选择吉地,始建城邑房舍及定居后整训军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大雅·旱麓》:
  
  瞻彼旱麓,榛蓈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禄禄攸降。
  
  意思是君子贤良,和乐近人,乐易和平,以求天禄。君子贤良,和乐近人,大福大禄,自天降临。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已意识到主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史诗都讲述了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乍看起来,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种矛盾与斗争,但这是表象的,通过这表面上的矛盾与斗争,达到实质上的和谐。这是更高层次的和谐,也是真正的和谐。这种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由对立、崇拜、征服,最后走向和谐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章可敦(1948- ),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级学报。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 顾宝田,洪泽湖.尚书译注·虞书·尧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③ 杨天宇.礼记译注祭法第二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④⑩ 袁梅.诗经译注[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⑤⑥⑨ 朱熹.诗经集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⑦ 蒋立甫.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⑧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北京:三联书店,1973.
  (1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