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思亲情最浓
作者:赵小华
逢此佳节,倍加思亲。离家远游,如果恰好碰上各种重大节日,周围欢声笑语、和睦温馨的氛围给人带来特殊的时间感受,更反衬出游子的孤身一人、形单影只。重阳、中秋、寒食、冬至、除夕等节日最易勾起游子的怀亲之情。杜甫慨叹“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摧”(《九日》),王建追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韦应物“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孟云卿尽抒“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寒食》)之情;白居易则换个角度、婉转思家:“想着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尤其是一岁将尽之际犹离家去亲、漂泊在外,难免使人起岁月蹉跎之叹。如韦庄《岁除对王秀才对》:“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方干《除夜》:“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古人十分重视伦理亲情,特别是除夕夜要求合家团圆,共迎新春,同享亲人共聚之天伦之乐。《荆楚岁时记》云:“岁暮家家具肴蔌,谓宿岁储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④家人团聚是除夕欢乐的前提,是伦理亲情的重要表现。因此,除夕之夜、团圆之时,因谋生或薄宦之需而离乡客居的诗人们表现的思乡怀亲、孤独悲切之情就格外强烈。如白居易“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除夜寄弟妹》)、骆宾王“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西京守岁》)、丁仙芝“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京中守岁》)、罗隐“只此留残岁,那堪忆故人”(《除夜寄张达》)等,共同表达了离家万里的孤独、欲归未能归的惆怅和时光荏苒催人老的恐慌。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高适作《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同作于除夕之夜、客居旅馆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两首诗中的“寒灯”意象,不仅表达了相同的客观环境——寒气浓重,烛火微弱;更传达了共同的心理体验——独栖驿站的孤苦无依、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百代以下依然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远离故土,失去亲情庇护的游子,生命是何等的寂寞。
综上所述,在从容不迫、循环不已的时间流淌中,唐代诗人通过观照自然、思念亲人、感悟时间来实现对个体生命存在状况的体验,在真挚感人的亲情诗中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无比忧伤,从时间的角度表达了爱惜生命、珍重亲情、向往家庭温暖的生命主题。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赵小华(1976- ),四川宜宾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
① 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②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③ 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以下引用同此版本,只注明题目).
③宗懔.荆楚岁时记[A].刘坤,赵宗乙.梦粱录:外四种[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