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唐宋词作中的“载体”美学分析

作者:吴延生




  
  3.提升意境
  词的意境,是词的思想艺术特质和特性的体现, 是词的美学的基本范畴。词境以直觉为基础,它是物与心,客观与主观统一的形象思维过程的产物。因此,词境的产生不能离开词家的想象和灵感;而词家想象和艺术创造作用又是在虚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因为虚,能包含万物;静,能专一思虑;在形象思维中有效地进行艺术感受和艺术概括,进行心物同一的艺术境界的创造。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一江春水”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愁情,使愁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其次写出了胸中之愁如江水之深且多;再次,从时间上写出了愁之永恒,犹如江水东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滔滔不绝,永无止息。此外,“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开阔画面,与其所负载的愁情,构成开阔而绵远的意境,有着吸引人心的深长余韵。无语东流的江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而创构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④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严仁《鹧鸪天》“载将离恨过潇湘”有异曲同工之妙。“载”字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化为可视、可感、可触的具有重量感的形象实体,把愁多比作小船都无法载动。哀愁何能用船载?但它好就好在这个“载”字上,它使全句活了起来。词人写愁不是用“愁如海”、“如春水”、“向东流”、“梅子黄时雨”等自然景物作比喻,而是另创一格,形象地说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是用静止的比喻,而是如此流走灵动。以小舟载不动作比,就和那些只从大处比的词决然不同,更富有新鲜感。人们读之,立刻就会感受到其哀愁沉甸甸的分量。这样浓重的“愁”,是词人根据自己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的种种灾难的特殊感受,使郁结在心底的挚浓的愁恨喷薄欲出,借助自己匠心独运的高超艺术技巧,便创造出新的境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她再也不是把“愁”放在船上一味地载来载去,而是变精神为物质,并赋予它以重量了。这是创造,更是创新,产生了非凡的艺术魅力。这只小船已经被词人典型化了,它所负载的“愁”也就具有了典型意义,从而创造出一种悲深婉笃的境界和凄苦隽永的韵味。所以,“词境的构成或融情于景,或因情造景,或情景相融,种种不同的情与景,心与物,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形式,而最终还是表现作者的情志。因为任何的景物一旦进入作者的意识领域,已经不是纯自然的东西了”⑤。
  唐宋词作的情感物化问题,虽然不是“焦点”,但它带来的艺术美学效果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载体”又是复杂的,在艺术表现上,启人联想、渲染情绪、提升意境等方面又不是能够截然割裂开来,在某一首词里,它们往往综合起来发挥美学效应。研究它,对于读者全方面审视唐宋词创作是有益的。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吴延生,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文学教学与研究。
  
  ①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②杨海明:《唐宋词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⑤丘世友:《词论史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6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