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超越生死的永恒境界
作者:万雪梅
三
假如说《觉醒》仅仅是一个关于爱德娜因爱情失败而消亡的悲剧故事的话,那么这样的故事也实在太多,比如,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甚至《红楼梦》里的宝黛故事。然而这些出自男性手笔下的女主人公的死,无一例外地被打上了厚重的社会烙印,她们至死都没有体悟到自然之道。是书中人物的错,还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比如,包法利夫人的服毒,安娜的卧轨,以及黛玉的抑郁。唯有凯特•肖邦笔下的爱德娜,从一开始,就鲜活在蓝天、白云之下,大地、岛屿之上,与大海水乳交融……她与丈夫——蓬迪里埃先生生活的世界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她是自然的女儿,而蓬迪里埃先生,整日忙于经商赚钱,偶有闲暇,也是在旅馆打台球、玩槌球,或到俱乐部去消磨时光,深夜才回来。爱德娜拒绝与他一起进城;宁愿独自漫步,也不愿像以前那样每周二接待宾客。她本能地固守着她心中的那一分自然的领地,活得真切而逍遥。
正如“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18}一样,西方人研究生态伦理也不能绕过东方。比如,若要探究深层生态学的思想来源,海德格尔算是源泉之一。“海德格尔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提出批评。他指出西方哲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它为统治自然的技术决定论思想铺平了道路。他提出人类应该‘诗意般的居住’在大地球上,其本质在于爱护和营造一个空间,使存在物完全展现,成为它自己。{19}殊不知,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海德格尔之思与中国天道、东方的禅早已有过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无怪乎深层生态学还在东方传统中找到了它的理论依据。“他们十分推崇中国的佛教、道教。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明确地表达了一种整体论思想。”{20}此外,东方传统中的崇尚自然与尊重生命在西方的少数人传统(minority tradition)中也能找到。“在美国,这运动被惠特曼、库伯和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梭罗、麦尔维尔以及缪尔所继承。他们的思想对深层生态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1}然而,我们发现这串名单中似乎少了一个人——这便是凯特•肖邦。她《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是用生命来回答了生态女性主义者所认为的“女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22}。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凯特•肖邦的这部小说《觉醒》还是一部哲学与美学上的成功之作,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可与老庄、海德格尔的哲学进行直接对话,而又对时下人们关注较多的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提供深刻的启示。总之,东西方的哲思在此交汇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而又归于自然的永恒世界。
在美国一八九九年的大事年表上(文化读本),《觉醒》的出版是六件大事当中的一个。虽然肖邦本人活得并不长——倾注了她太多心血的《觉醒》,出版后却引起轩然大波,她受到敌意、并被排除在当地的文学圈子之外,生存空间缩小,郁郁寡欢,五十三岁时,她突患脑溢血结束了生命。尽管如此,从一八八九到一八九九年,凯特•肖邦毕竟还给我们留下了两部长篇小说,一百多部短篇小说,以及一些散文、诗歌、剧本、儿童文学和文学评论等。“一切皆逝,唯余词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为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开了先河,她“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实非偶然。由于《觉醒》中意蕴的超前与自然,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对肖邦本人形体生与死的矛盾与冲突也是一种永恒的解构与超越。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一次又一次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她那超越前人、有着自己深刻独特的思想以及诗一般优美语言的代表作《觉醒》时,凯特•肖邦也因此更加光彩夺目。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万雪梅,硕士,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科学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① 朱刚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刘海平、王守仁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6页。
② 孔子:《论语》,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③④⑤⑦⑧{11}{13}{14}{15} 凯特•肖邦:《觉醒》,文忠强、贾淑勤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⑥{16}{17} 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⑨⑩{12} 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 叶舒宪:《再论20世纪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
{19}{20}{21} 雷毅:《深层生态学:一种激进的环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2期。
{22} 吴小英:《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北京:《青年研究》,1996年第12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