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从“言志”说看中国诗学的产生
作者:黄 萍
三、由“述而不作”到“作诗言志”
——中国诗学的产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论语•为政》)孔子论诗,多与政治教化有关,如: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孔子论《诗》是对长期以来赋《诗》言志传统的总结和发展,把《诗》纳入儒家话语体系中,以儒家之意解《诗》用《诗》,以《诗》证儒家仁义礼教之说。孔子论《诗》着眼于文献《诗》,把《诗》与志结合起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话语:“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孔子诗论》“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左传》纪年与孔子有重合之处,孔子生活的年代比《左传》作者略早,《左传》中多引孔子话语,《左传》“诗以言志”受到孔子的影响而提出也有可能。不管谁影响谁,或者没有受到影响,“诗言志”观念在此时代已经产生了。
孔子“述而不作”,确立了儒家对待古人的态度,规范了《诗》的接受观。文献《诗》的经典地位得到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诗》中潜隐的创作意识,却从反面推进了诗歌创作理论形成及创作实践产生。孔子论《诗》,诗与志的关系得到明确,但二者出现了背向分离,《诗》指文献《诗》,而志却是儒家之志,言志重在言儒家之志,而非《诗》本志。孔子对志的内涵作出规范,在“诗言志”诗学命题的独立历程上走了一大步。
孟子论《诗》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孟子•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提出说《诗》要深入文中,把握全诗之意,求读者之志与作者之志重合。孟子强调从作者生活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诗人的创作,以合其志。李春青归纳其实质为:“说诗者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来对诗歌文本进行意义的重构,其结果就是所谓‘志’——未必真的符合诗人作诗的本意。可知,孟子的说诗原则是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⑥孟子求合《诗》之志,从接受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对诗的接受做了合乎言儒家之志的规定,是孔子论诗的发展。
其后的荀子对“诗言志”作了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提出《诗》是圣人之道,完全把《诗》纳入儒家政教礼仪体系中,规范了志的内涵,“诗言志”成为先秦诗学的核心;二是明确文体诗的创作意识,“天下不治,请陈诡诗”(《荀子•赋》),并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实践,作诗言志。《荀子•儒效》: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荀子此语说明,“文献《诗》向文体诗转化,荀子对《诗》的论述,确认了《诗》是‘言志’的文体,从而开始了文体诗‘言志’的创作”⑦。荀子规范了“诗言志”的表现领域,规范了志的内涵为圣人之道,这种规范从文献《诗》延伸到文体诗,突破了“述而不作”的传统观念,形成创作理论,诗歌创作实践也就开始了。
荀子完成了从文献《诗》到文体诗的发展,完成了从赋《诗》言志到作诗言志的转化,完成了从对《诗》的接受到创作诗歌的发展历程。荀子完成了“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的独立历程。荀子在接受理论和创作理论等方面对先秦诗学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标志着中国诗学的正式产生。
四、结 论
“志”在先秦不包括情的因素,志的内涵不断被儒家规范,“诗言志”观念逐渐被纳入儒家诗学体系中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诗学的产生历程。《诗》的创作意识表明了“诗言志”最初观念的萌芽,其后,赋诗言志明确意识到了《诗》中的“诗言志”观念,孔子、孟子都以《诗》言儒家之志,在规范“志”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诗言志”观念,荀子集先秦诗学之大成,对先秦诗学作了总结归纳和提升。从《诗》创作到荀子作“诡”诗言志,“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最终独立,并经历代诗人诗论家的阐释,成为中国诗学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与缘情说共同构建起中国诗学体系。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黄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① 朱自清.诗言志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第4页。
② 杨乃乔.比较诗学与他者视野[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46页。
③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6页。
④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⑤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⑥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⑦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