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沈从文心目中的徐志摩及其诗文

作者:刘海军

心、朱佩弦与废名的作品却有着相似之处——“对于‘人间’有个柔和的笑影”。这里,沈从文在整体直观的简单类比和综合中,直接把捉到这五位作家的主要审美风格,同时通过感受、印象式的横向比较,凸现了徐志摩诗文“流动美”的艺术风格。
  通过茅盾、沈从文在大致同一时期对徐志摩诗文评价的异同,我们可以进一步准确地把握沈从文的批评个性。在《徐志摩论》中,茅盾用阶级分析的思想方法评估着徐志摩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他在评论的开头剖析了《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的思想倾向性,从而推断“志摩的作品是中国布尔乔亚心境最忠实的反映”。茅盾进一步论述徐志摩由于思想态度的转变而引起的诗歌风格的变化,甚至诗情的枯竭,从而证实他上述的推断。茅盾在文中指出,徐志摩作品的发展变化反映着他对英美式资产阶级民主由信仰到失望。最后,茅盾还预言式地宣布:“百年来的布尔乔亚文学已经发展到最后一阶段,除了光滑的外形和神秘缥缈的内容而外,不能再开出新的花来了!这悲哀不是志摩一个人的!”显然,茅盾在这里通过对徐志摩作品思想内容的理性剖析来论证其阶级立场,说明“布尔乔亚文学”必然会死亡。茅盾因过分关注着徐志摩的阶级立场与作品的思想倾向,而多少忽略了他的创作个性和审美特质。
  与茅盾强调文学的时代性、现实性、阶级性不同,沈从文更重视文学的审美性。在《论徐志摩的诗》中,沈从文竭力进入徐志摩诗的创作情境来感受其艺术氛围,以其敏锐的感悟力品评徐诗的艺术风格。他艺术直觉所捕捉到的审美印象是:“作者在散文方面,给读者保留的印象,是华丽与奢侈的眩目。在诗歌,则加上了韵的和谐与完整。”沈从文主要从诗的语言、韵律、节奏等形式方面鉴赏着徐志摩的诗。他着重从艺术形式方面挖掘徐志摩诗文的审美特质,阐释文学的本质因素和创作规律,这显然不同于茅盾侧重从徐志摩诗文的思想内容与政治倾向来对他的阶级立场进行政治性评判。沈从文在《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这篇鉴赏性评论中引用了徐志摩的大量富有性情的诗文,以便让读者充分体会到徐志摩散文与诗处理文字、表达情感的风格。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表现了他自然自由的审美情感与妩媚的自然景物交融时的独特情趣,沈从文称它能给读者留下“柔美印象”。徐志摩的散文是他真性情的表达与真感情的表现,像诗一样是从他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自由、自然地抒情。沈从文赞赏徐志摩在散文中表现出的抒情天性与自然诗人的感情,这精当揭示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表达特色。
  在鉴赏徐志摩诗文时,沈从文常以其切身创作体验来感受、体验文本的情境,多采用直觉感悟和整体把握的阅读方式,精当地直陈徐志摩诗文的审美特质。他的批评是一种寻美的感悟式批评,重视作家的审美个性,探讨艺术美的形式与艺术技巧,研究美学趣味,看重艺术本体的美学规律。从而,沈从文文学批评在当今文学批评过分注重科学性、技术性,而忽视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语境下,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刘海军,湖南浏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读季栋梁《家》
  美人眠于花下
  英雄死在路上
  一把钥匙
  能打开一个房子
  却不一定能打开
  一个家
  我们总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家的人没有房子
  有房子的人
  却无家可归
  应该说,这首诗人木三分,一下子都读懂了。但它蕴含的意义却远远不止于此。第一段“美人眠于花下/英雄死在路上”,仿佛是有家与无家终结。但它更包含了由于“英雄难过美人关”而造成的种种人间镜子不圆月亮总缺的家的悲情与悲剧。第二段“一把钥匙/能打开一个房子/却不一定能打开/一个家”,却是对“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的反讽,恩爱夫妻,从一而终,白头到老,却往往栽在前面所讲的“花下”与“路上”。所以第三段端出来的“有家的人没有房子”和“有房子的人却无家可归”便水到渠成,虽然触目惊心,却达到了难能的阅读之处与情理之中的诗意效果,处理得真好。
  无独有偶,李以亮有一首《无题》,也是写家的:“给你房子的人/给你一把钥匙/给你钥匙的人/给你一把锁”。不妨对比起来欣赏,真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马明林也有一首《家》(大意):“家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当你读懂它的时候/你正在远方流泪”,也有类似的妙处。
  (杨 然)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