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在对称中追求平等
作者:陈涵平 吴奕锜
翰的爱是因为“我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出生长大,然后彼此相遇,他让我看到自己身上具备了一个完美女人的一切潜能”。那么彼得对沈小娟的爱当然也是因为“处在中国蜜月情结里的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与心中景仰已久的劳工妇女形象完全重合的女人,这个女人使他对使命一词有了多重理解”。既然彼得失爱时回到加州寻求安慰,那么蕙宁找爱时也要回到温州重获传统文化的滋补。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显示着对平衡与对等的构建。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指出,《交错的彼岸》的主旨,就在于通过叙事的对称性来展现一种追求平等的文化取向。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现实生活中,中国还没有与西方在许多方面取得事实上的平等地位,但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已提出了“寻找自我地位”“追求平等对话”的强烈要求,这一要求促发了中国知识分子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的高度觉醒。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清醒地意识到,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出现的海外华文作品,如《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所展示的西方化或者说“他者化”的文化选择,不可能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具备自己独特而明确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融入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并顺利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目标。对此有论者这样概括:“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迅速‘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中国’的民族身份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知识分子话语、新兴市民阶层的不约而同的共谋性举动。”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国知识界的进一步渗透,也使知识分子在其“解构一元话语”和“东方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下,更自觉地审视自身现实的文化地位,重视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重视多元文化共生的景观,重视在世界舞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文化独立意识的自觉,使许多知识分子呼吁中国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应突出“中华性”,要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在西方的牵引下被动地展开,而是要跨出“他者化”时代,摆脱一味地“效法”而进入积极地“创新”,从而主动参入新的世界史规律的形成。这一关乎现代化方向的文化吁请必然促使知识分子在全球性视野中重新审察和思考文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诸如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发现东方与重建自我、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等等。这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在遭遇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理论家的探索,同样需要文学性的表现。因此,作为典型的承载着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北美新华文文学也就必然成为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命运的形象表征。而出现于九十年代末期的《交错的彼岸》,毫无疑问是这一觉醒的产物。张翎以新移民的身份,通过文学的方式,在艺术想象中实现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交往上的平等与交融。尽管她的想象充满着乌托邦的性质,但这种想象行为本身却体现出北美新华文作家在超越了前期一味西化的文化姿态后而产生的精神新质。这种新质在张翎的作品里主要体现为对现实文化身份的想象性建构,体现为在“交错的彼岸”这一横向的空间之维上追求自我与他者的平等。毫无疑问,这种吁求可以看作是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化进程的一种独特清音。
(责任编辑:吕晓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6BZW06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05J-03)
作者简介:陈涵平,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吴奕锜,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外华文文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读南子《无月中秋》
他坐在冰泥城的阴影下
天空
被建筑物割切成
几何形的不安
云 囤积居奇地
酝酿了整个天空
星子呢
星子是逃避考试的学子
月亮呢
月织不出一片光绵
他仅能如此默默地坐着
远远游动的灯光
绘出多少历历的童年
然后 是扑扑飞来的蛾影
是寥寥落落的蛙唱
是无月的中秋
无月的中秋
月份牌上的中秋
都市的中秋
人工化的中秋
月色 是一种奢侈的望想
在生活的压力下
我们仅是一纸苍白的剪贴
对于汉语诗人来说,中秋月是一种自然的享受。而对现代都市来说,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中秋哟!在现代都市,享受中秋显得早已过时。对此,诗人是敏感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早已被生硬的高层建筑物所取代。“苍白的剪贴”便是渺小的个人在都市中的地位。诗人无力反抗这种“生活的压力”,他只有幻想,“仅能如此默默地坐着”,用回忆弥补“无月的中秋”,以其字词的重复和音调的复沓,反映都市秋夜的单调、枯燥和生硬。这是一种高超的技巧,但又无技巧之痕迹,天然得之。“在水泥城的阴影下”,月亮的失落真是现代汉诗的不幸。让我们呼唤东方灵感的眼睛,重返华语的天空吧!
(杨 然)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