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仁爱·儒雅·固执

作者:韦爱萍 高立民




  孔子是一个讲究生活情趣的人,在衣食问题上从不马马虎虎。《乡党》篇中记载:孔子对衣服的颜色、样式、场合都非常讲究。他也不排除人生对美味的享受,但从不过度地受用食物。《乡党》篇中记载:孔子在饮食上也有很高的标准,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食物的颜色变了、气味变了、烹调不当、不时新的东西、肉切得不方正、佐料放得不适当,皆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倡导一种健康、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孔子在家时,他衣着整齐,神态和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论语》也记录了他的常人之为,对于弟子,孔子说了,“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主动给我一点见面礼的,我没有不教诲的,表明他一切按照礼行事。和弟子们谈理想时,子路谈及治军,冉有谈及政务,公西华谈及司仪,曾皙谈到春游,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吾与点也”,表明他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自己过一种放达、悠闲、自由的生活。同样一次谈理想时,孔子表明自己只想做到三点,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就心满意足了。
  
  (三)严厉中不失坦诚
  孔子做人非常坦诚、谦虚。他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表现孔子“师表常尊”的为师准则,坦坦荡荡地表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而这一个真实,也是孔子常常在学生面前表露的,不刻意伪装,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教育学生,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和君王相处也如此。卫灵公问孔子布列阵势之事,孔子回答说:“关于礼仪祭奠等方面的事,我曾经听说过,至于行军打仗方面的事,那是没有学过啊!”第二天他就走了。《论语》为我们表现了孔子具有宽广的胸怀,不光对其他人,就是对自己的弟子,孔子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缺点,非常谦虚。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与弟子在一起,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同弟子相处时,一方面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对弟子们的过错,丝毫不迁就,严肃批评。如《论语》中记录一件事,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马上严厉地批评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孔子用比喻句,将宰予比为朽木、粪土之墙,而且还得出结论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这样的批评相信对于宰予是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也督促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一定要勤奋努力,不可懒惰。还有对于弟子因人分配财物,使社会财富不能帮助那些急需帮助之人,孔子也是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请求粮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对于不接受自己应该得到财物的弟子,孔子采用温文尔雅的劝说。如原思为孔子做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不肯要,孔子说:“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另一方面,孔子运用欣赏教育的方法激励弟子。今天,我们谈及对教育对象的态度时,都用“欣赏”这个词,人们常常说“欣赏自己的孩子”、“欣赏自己的学生”,殊不知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很好地用了这个方法来激励、影响弟子。有时用语言,有时用行为。《论语》中,孔子对颜回、子路、公冶长、南容、子贡、子夏都有过欣赏的语言。如: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当然,在所有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的还是颜回。《论语》有很多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之言。如:“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等等。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后,孔子有一次和鲁哀公谈话,哀公问及弟子谁最好学,孔子非常惋惜地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当然,孔子是非常尊敬老人的,《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在乡邻面前,孔子温良恭俭让,《乡党》记载:孔子在本乡之地,显得温和恭敬,就像不会说话一样。孔子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千古名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论语》中,孔门弟子并没有像他们的老师那样“为尊者讳”,而是非常真实地将孔子性格中的弱点记录下来,诸如他的迂腐、诡辩、不善变通等,让我们感知到圣人并非完美无瑕,而是白璧微瑕。《论语》从以下几个侧面记录了孔子性格中不合时宜之处。
  
  (一) 迂腐、诡辩
  孔子的迂腐在《论语》中主要表现在君臣关系、礼、孝三个方面。他固守自己的伦理观丝毫不做变通,有时辩论理屈时,采用诡辩手法,又不能瞒天过海,让人哭笑不得。
  1.君臣问题上:孔子君臣观的主要观点是臣对君无条件的服从。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孔子否定了叶公所谓“直道而行的人”,他的结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令人啼笑皆非。孔子因提倡“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因而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伦理观。为了维护自己落后的伦理观,孔子不惜采用诡辩的手法,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对其伦理观的坚持,同时也表现其性格过于迂腐、不善变通。
  2.礼的问题上,孔子固守周王室礼仪,不愿做任何变更。《子罕》记载孔子说过,大臣见君主,先在堂下拜,上堂后再拜,这是礼制。现在仅仅在上堂后拜,这是傲慢无理,即使违反大众,我也坚持原来的拜法。但孔子有时坚持“为尊者讳”的原则,如鲁昭公娶同姓女子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孔子一贯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难免自相矛盾。事后,他还自嘲一样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说明他自己也明白偏袒鲁昭公是个过错。
  3.孝的问题上:孔子坚持认为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无违”,《论语》中四次提到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