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追寻自我的心灵航程

作者:杨 瑜 朱 洁




  关键词:《达洛卫夫人》 人格分裂 自我超越 自省
  摘要: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洛卫夫人》中,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叙述话语探索和描述出女性的精神和内心,从而展现了女主人公从人格分裂到自我超越的心灵航程。本文以《达洛卫夫人》为分析文本,揭示了处于人格分裂状态的达洛卫夫人是如何实现自我超越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既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又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她在探索和实践意识流小说艺术的同时,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叙述话语探索和描绘女性的精神和内心,从而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生命和女性价值的理解。
  《达洛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成熟之作,小说中那飘忽不定的人物思绪,稍纵即逝的思想碎片以及人物内心深处的重要瞬间都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伍尔夫在大胆尝试意识流各种技巧的同时,多侧面地展示了达洛卫夫人的人格分裂与自我超越。
  
  一、自我追忆中的人格分裂
  
  《达洛卫夫人》将三十年间几个人物的生活整合在短短的十五个小时里,让不同的人物在各自的命运中自动呈现出他们对人生的思索。
  小说以达洛卫夫人一天的活动来展示女主人公漫长的人生经历。六月清晨的空气沁人心脾。当达洛卫夫人推开那扇落地窗时,也推开了她那扇心灵之窗。于是,她想起过去和彼得间的点点滴滴,甚至一字不漏地回忆起她与彼得之间的对话。随后,达洛卫夫人为了举行晚会而去买鲜花,一路上她的心灵接受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碎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铭刻在心头的印象”①,她的意识在过去与现在这条时间长河中不断闪现,那些被压抑、被忽略的欲望,过去的种种情景全部进入到了她的意识当中。当她在伦敦街上漫步,早晨空气的清新使她不断回想起故居布尔顿庄园。“她看着过往的出租车,内心总有远离此地,独自去海边的感觉。”这股飘来转去的意识流,往返于女主人公过去的经历和现实的感受之间。忆起往事,大病初愈的达洛卫夫人心中充满欢欣喜悦之情,回忆中的生活节奏是轻松愉快的,过去的时光中有彼得·沃尔什对她的倾心爱慕,有她与萨利·赛顿之间触动心灵的情谊,还有那自由自在的幸福时光。而现实中的达洛卫夫人却面临着种种痛苦和无奈。她虽身为贵妇人,生活中却缺乏友情、爱情。她内心空虚,无依无靠。于是,记忆成了“生命的根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成为她心灵的慰藉。达洛卫夫人就是希望借助想象和回忆在肆意奔流的思绪中逃避这冷漠的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反差造成了达洛卫夫人人格的冲突。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冲突是生命的基本事实和普遍现象”②,而人格的冲突最终会导致人格的分裂与崩溃。人格的分裂意识具体体现在“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的对立。外在自我是展现在外部世界中并与外部世界相适应的一种生命状态,是非本真的自我;而内在自我是指个体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真实地面对个体灵魂的本真状态的自我③。达洛卫夫人就是生活在两个自我相互对立而导致的挣扎中:一方面,由于世俗桎梏牢不可破,外在自我使她不愿放弃贵妇人的生活方式,并以极大的虚荣心来迎合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内在自我又使达洛卫夫人在内心深处渴望真正的感情,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心灵。
  两个自我的对立与矛盾乃是达洛卫夫人人格分裂的具体体现。小说中,伍尔夫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达洛卫夫人的矛盾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人格分裂。当达洛卫夫人与彼得重逢时,她感到“心潮起伏”,然而表面上她却摆出一副贵夫人的优雅姿态,冷静而又矜持地同彼得寒暄。而彼得离开时,她又无法控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激动地喊到:“彼得!彼得! ……记住我的宴会!别忘了今晚我家的宴会!”为了追求“生活的意义”,她决定举行宴会,而当她意识到宴会的空虚与无聊时,心中又倍感忧虑。她独自躲入斗室,往昔岁月在沉思中被唤醒,而后,她对自己的生活反复进行质疑和思考。达洛卫夫人的外在自我不断地抑制本真的自我,压抑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她时时刻刻都在忍受着自我的分裂。
  
  二、自我分裂的生存状态
  
  达洛卫夫人的人格分裂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生命中的重要抉择
  小说中克拉丽莎·达洛卫反复回顾生命中那个重要的转折点——年轻时对婚姻的抉择,从而揭示出她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克拉丽莎生性活泼,精力充沛,情感细腻,热爱生活。热情洋溢的彼得是她年轻时的恋人,他浪漫而富有激情,真挚地爱着克拉丽莎。他俩在一块无拘无束,“总是不必交谈便能息息相通”。从感情上说,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克拉丽莎。但是,两人的爱好却截然相反。克拉丽莎对大自然的美十分敏感,而彼得感兴趣的却是“世界的动态:瓦格纳的音乐、波普的诗、永恒的人性,以及克拉丽莎本人的缺陷”。而且,生活中彼得不谙世故,放荡不羁,个性太强,过于清高,所以两人总避免不了争吵。彼得曾经尖刻地批评克拉丽莎“胆怯而又严厉,傲慢而又拘泥”,甚至说“她的灵魂死了”。这样,理智告诉克拉丽莎,他们两人的结合不会幸福。最终克拉丽莎嫁给了理查德·达洛卫。理查德虽然天性单纯,沉默寡言,却相当务实,给人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克拉丽莎希望保持人格的独立,她认为“在同一所屋子里朝夕相处,夫妻之间必须有点儿自由,有一点自主权”。达洛卫满足了克拉丽莎的要求,绝不会随意侵扰她的内心世界。如果嫁给了彼得,那就意味着“非得把每件事都摊开来”,这样,她将永远无法拥有那种独处的权利,更无法体验夫妻之间那种保持距离的含义。克拉丽莎理性地选择了达洛卫,从而选择了贵妇人的生活方式,也就顺理成章地过上了舒适而富足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她的虚荣心。问题在于,达洛卫夫人是否因生活的安逸稳定而心满意足,无所遗憾呢?当然不是。
  马斯洛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这些需要从根本的生存需要开始,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阶梯式的金字塔状,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级、最难满足的需要④。彼得和达洛卫分别填补了克拉丽莎生命中的某一部分。彼得是她人生的一种需要——激情的需要。但是,这一需要却与克拉丽莎“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冲突。彼得由于过于看重情感双方的合二为一,让克拉丽莎感到心灵受到极大的束缚。克拉丽莎放弃彼得,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心灵的自由,是为了保持“内在自我”。达洛卫满足了克拉丽莎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也给她完整地留下了自己的空间。但是,他却缺乏激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无法在克拉丽莎面前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所以婚后克拉丽莎仍然感觉自己像个隐退的修女。没有激情的生活也是不完美的。然而,诚如伍尔夫所感受到的,“我们的灵魂,或者说,我们内在的生命,常常跟我们的外在生活格格不入”⑤。人在面临着人生的种种抉择时总会犹豫不决,情感丰富而又敏感的克拉丽莎理所当然会对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痛苦地承受着剧烈的情感冲突。
  内心尖锐的情感矛盾和冲突造成克拉丽莎的人格分裂:一方面她认为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在生活中感到陶醉;而另一方面,在她的内心深处潜藏着某种不满,而她却不愿意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潜意识中回避内心尖锐的质问,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欺骗。正因为如此,在表面平静的面纱下,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波澜都会在她心中涌起阵阵情感的波涛。当她听到彼得已经结婚的消息时,她感到“利箭钻心”。彼得的来访更是让她感到心潮澎湃,认为彼得 “令人万分神往”,并且还“俯身向前,拿起他的手,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吻了他——确实感到他的脸贴着她的面颊,她硬压下胸中的热情,那翩翩飞舞的银光闪闪的羽衣,犹如热带阵风中飘荡的蒲苇……”这一举动正是克拉丽莎本真自我的反抗与冲击。尽管两人被时空相隔多年,达洛卫夫人仍旧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而她此时的身份却不允许她丢开一切跟他走,实际上她也不愿意跟他走,所以作为达洛卫夫人的外在自我与克拉丽莎的内在自我只能在矛盾中挣扎。
  

[2]